1.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行业浑浊水处理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含泥量计量装置。
背景技术:
2.冶金行业中,对浊循环水进行无害化处理时,常常会产生大量的污泥,这些污泥也需要进行相应地无害化处理。
3.现有技术中,浊环水处理设备及污泥处理设备多采用承压、密闭式设计,以避免其中的浊环水和污泥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但密闭式设计也限制了对浊环水、污泥的采样及测量作业。
4.而工厂冶金污泥处理时,特别是在对其浓缩污泥进行研究时,需要参考单次排泥量、污泥含固率等数据信息才能更好地判断其处理效果,如何能够精确提取这些数据对于专业技术人员调试设备、设备结构改进等具有重要意义。
5.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根据多年从事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经验,经过反复实验设计出一种含泥量计量装置,以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含泥量计量装置,能够方便、快速地获取污水处理设备的污泥量。
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含泥量计量装置,用于测量由污水处理设备的排泥管排出的污泥量,其中,所述含泥量计量装置包括:
8.流量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排泥管上;
9.储泥器,其内部中空形成能容纳污泥的容泥腔,所述容泥腔的顶端开设有排气口,所述容泥腔的底端开设有进泥口;
10.输泥管,其一端与所述排泥管相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进泥口相连接。
11.如上所述的含泥量计量装置,其中,所述容泥腔内设有能够控制所述排气口启闭的控制阀门。
12.如上所述的含泥量计量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阀门为浮球阀门。
13.如上所述的含泥量计量装置,其中,所述浮球阀门包括阀体、浮球本体和导向杆,所述阀体呈筒状并穿设与所述排气口内,所述阀体的外壁与所述排气口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阀体内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阀腔,所述浮球设于所述阀体的下方并能封闭所述阀腔,所述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浮球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向上贯穿所述阀腔。
14.如上所述的含泥量计量装置,其中,所述储泥器上安装有用于检测所述容泥腔内污泥液位高度的液位计。
15.如上所述的含泥量计量装置,其中,所述流量传感器包括流量仪和计时器。
16.如上所述的含泥量计量装置,其中,所述流量传感器还包括信息处理元件,所述信息处理元件分别与所述流量仪和所述计时器电连接。
17.如上所述的含泥量计量装置,其中,所述输泥管上安装有防止所述储泥器内的污泥回流的止回阀。
18.如上所述的含泥量计量装置,其中,所述输泥管连接于所述流量传感器的下游位置。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
20.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含泥量计量装置,利用流量传感器测量由排泥管排出的污泥流量,并利用储泥器提取排泥管排出的部分污泥,通过检测储泥器中所提取的污泥便可获得污泥的含固率,结合排泥量和含固率可以计算出污水处理设备内污泥量,以利于专业技术人员对污水处理设备进行调试和改进。
附图说明
21.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实用新型。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含泥量计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说明:
24.100、含泥量计量装置;
ꢀꢀꢀꢀꢀꢀꢀꢀ
10、流量传感器;
25.20、储泥器;
ꢀꢀꢀꢀꢀꢀꢀꢀꢀꢀꢀꢀꢀꢀꢀꢀꢀ
21、容泥腔;
26.22、排气口;
ꢀꢀꢀꢀꢀꢀꢀꢀꢀꢀꢀꢀꢀꢀꢀꢀꢀ
23、进泥口;
27.30、输泥管;
ꢀꢀꢀꢀꢀꢀꢀꢀꢀꢀꢀꢀꢀꢀꢀꢀꢀ
40、控制阀门;
28.41、浮球本体;
ꢀꢀꢀꢀꢀꢀꢀꢀꢀꢀꢀꢀꢀꢀꢀ
42、导向杆;
29.50、液位计;
ꢀꢀꢀꢀꢀꢀꢀꢀꢀꢀꢀꢀꢀꢀꢀꢀꢀ
60、止回阀;
30.200、排泥管。
具体实施方式
31.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细节。但是,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3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存在居中元件。
33.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含泥量计量装置100,用于测量由污水处理设备的排泥管200排出的污泥量,该含泥量计量装置100包括流量传感器10、储泥器20和输泥管30;流量传感器10安装在排泥管200上,以测量由排泥管200排出的污泥流量,储泥器20其内部中空并形成能容纳污泥的容泥腔21,容泥腔21的顶端开设有排气口22,容泥腔21的底端开设有进泥口23;输泥管30其一端与排泥管200相连接,输泥管30其另一端与进泥口23相连接,经输泥管30排出的污泥经输泥管30进入储泥器20的容泥腔21中。
34.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含泥量计量装置100,利用流量传感器10测量由排泥管200排出的污泥流量,并利用储泥器20提取排泥管200排出的部分污泥,通过检测储泥器20中所提取的污泥便可获得污泥的含固率,结合排泥量和含固率可以计算出污水处理设备内污泥量,以利于专业技术人员对污水处理设备进行调试和改进。
35.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排气口22处设有能够控制排气口22启闭的控制阀门40。当控制阀门40开启时,容泥腔21与外界大气相连通,污泥可以进入容泥腔21中,当控制阀门40关闭使,容泥腔21与外界大气隔断,污泥不能继续进入容泥腔21内,储泥器20对污泥的提取结束。
36.在该实施方式一个可选的例子中,控制阀门40为浮球阀门,在容泥腔21内污泥的液位上升至预定高度后,浮球阀门关闭排气口22,储泥器20对污泥的提取结束。
37.在一个可选的例子中,浮球阀门包括阀体(图中未示出)、浮球本体41和导向杆42,阀体呈筒状并穿设于排气口22内,阀体的外壁与排气口的内壁密封连接,阀体内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阀腔,浮球本体41设于阀体的下方并能封闭阀腔,导向杆42的一端与浮球本体41固定连接,导向杆42的另一端向上贯穿阀腔。浮球本体41在浮力的作用下浮于污泥的叶面位置,随着污泥液位上升,浮球本体41不断上升,最终堵塞阀腔,排气口关闭,污泥提取结束。
38.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储泥器20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容泥腔21内液位高度的液位计50。
39.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流量传感器10包括流量仪和计时器,其中,流量仪用于检测污泥排泥流量,计时器用于检测排泥时间。
40.在该实施方式一个可选的例子中,流量传感器10还包括信息处理元件(图中为示出),信息处理元件分别与流量仪和计时器电连接,信息处理元件通过同步计量污泥排泥流量、排泥时间等信息,最终可计算单次排泥总量。
41.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输泥管30上安装有防止储泥器20内的污泥回流的止回阀60,以避免储泥器20的污泥回流,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42.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输泥管30连接于流量传感器10的下游位置,即污泥先经过流量传感器10的检测,再有部分污泥被储泥器20提取,保证各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43.请参考图1,现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含泥量计量装置100的具体工作过程:
44.流量传感器10安装于污水处理设备的排泥管200上,可在排泥过程中计算排泥时间、排泥流量等数据,输泥管30与储泥器20底部相连,排泥过程中污泥可经输泥管30进入储泥器20;储泥器20内含有浮球阀门和液位计。
45.当污水处理设备到达排泥时间,污泥自排泥管200排出,位于排泥管道的流量传感器同步计量污泥排泥流量、排泥时间等信息,并且污泥经过输泥管30可自流进入储泥器20的容泥腔21中,随着容泥腔21内污泥液位升高,浮球本体41不断上升,最终关闭储泥器20的排气口22,污泥提取结束。在上述过程中,通过流量传感器10同步计量污泥排泥流量、排泥时间等信息,最终可计算单次排泥总量;通过检测储泥器20内污泥含固率,结合排泥总量数据即可计算出污水处理设备(连铸浊环水净化设备)内污泥量。
46.针对上述各实施方式的详细解释,其目的仅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解释,以便于
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这些描述不能以任何理由解释成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特别是,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各个特征也可以相互任意组合,从而组成其他实施方式,除了有明确相反的描述,这些特征应被理解为能够应用于任何一个实施方式中,而并不仅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