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撒灰装置,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业保持快速发展,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在施工现场撒灰做标记和划线是确定结构位置的重要方式,也是工程施工的一种必要施工方式。而现阶段撒灰主要有人工和手推车两种方式。手推车撒灰方式只适用于地面较为平坦的施工区域,人工撒灰方式费时费力,且极易附着在施工人员的身体上,极不卫生。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撒灰装置,包括储灰箱,所述储灰箱前端接近底部位置开设有出灰口,后端设置有推手,所述储灰箱左右两侧设置有侧加固板,所述储灰箱顶端开有加灰口,加灰口上设有箱盖,所述储灰箱顶端设有上加固板,所述上加固板上设置有提手,所述储灰箱底端设有倾斜滑道和轮子,所述倾斜滑道由后端向前端朝下倾斜,到达出灰口,所述储灰箱底端设置有多个支腿。
5.进一步的,所述储灰箱由长方体部分、变高等腰梯形部分和半圆桶形部分固定组成,所述长方体部分顶部后端封闭,所述变高等腰梯形部分左右两侧倾斜,向下口径逐渐缩小,其后端向前端朝下倾斜。
6.进一步的,所述储灰箱设置有控灰装置,所述控灰装置包括旋钮、线绳、变向轮和控灰阀,所述旋钮固定在上加固板上,所述控灰阀挡住出灰口,所述变向轮固定在储灰箱前端边缘,所述线绳缠绕在旋钮中,跨过变向轮,连接控灰阀。
7.进一步的,所述推手包括伸缩节、紧固旋钮和推把,所述伸缩节包括左右两个,其下端分别与侧加固板固定,两个伸缩节上端之间通过推把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箱盖通过铰链与储灰箱连接,所述箱盖远离铰链的一端设置有提钮。
9.进一步的,所述支腿包括接近中间的支腿和接近后端的支腿,所述接近中间的支腿之间设置有一横杆,所述轮子设置于横杆。
10.进一步的,所述储灰箱为铝合金板,所述侧加固板和上加固板为铝合金方管。
11.进一步的,所述储灰箱左右宽度为13-20 cm,前后宽度为25-35 cm,储灰箱顶端到出灰口的高度为20-35 cm。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传统的撒灰方式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便携式撒灰装置,可以适用各种施工现场撒灰问题,具有如下优点:1)制作所需要的材料常见,加工方便,操作方法简单,不增加工人工作负担;2)能显著提高撒灰的效率和观感质量;3)通用性强,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4)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绿色环保,可供周转循环使用,具
有肩高的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储灰箱,1-1—长方体部分,1-2—变高等腰梯形部分,2—推手,2-1—伸缩杆,2-2—紧固旋钮,2-3—推把,3—提手,4—旋钮,5—提钮,6—加灰口,7—线绳,8—铰链,9—控灰阀,10—出灰口,11—轮子,12—支腿,13—侧加固板,14—横杆,15—倾斜滑道,16—箱盖,17—上加固板,18—变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15.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1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撒灰装置,储灰箱1的前端接近底部开设出灰口10,后端设置有推手2,储灰箱左右两侧设置有侧加固板13,顶端开有加灰口6,加灰口6上设有箱盖16,储灰箱顶端设有上加固板17,上加固板17上设置有提手3,储灰箱底端设有倾斜滑道15和轮子11,倾斜滑道15由后端向前端朝下倾斜,到达出灰口10,储灰箱1底端设置有多个支腿12。
17.储灰箱由长方体部分1-1(30*15*10cm)、变高等腰梯形部分1-2(上边20cm、下边5cm、高由10cm渐变为5cm)和半圆桶形部分15(直径50mm)焊接组成,箱体为0.5mm厚铝合金铝板,长方体部分2-1顶部后端封闭,变高等腰梯形部分2-2左右两侧倾斜,向下口径逐渐缩小,其后端向前端朝下倾斜。
18.储灰箱设置控灰装置,包括旋钮4、线绳7、变向轮18和控灰阀9,旋钮4固定在上加固板17上,控灰阀9挡住出灰口10,变向轮18固定在储灰箱1前端边缘,线绳7缠绕在旋钮4中,跨过变向轮18,连接控灰阀9。
19.推手包括伸缩节2-1、紧固旋钮2-2和推把2-3,伸缩节2-1包括左右两个,其下端分别与侧加固板13固定,两个伸缩节2-1上端之间通过推把2-3连接。
20.箱盖16通过铰链8与储灰箱1连接,箱盖16远离铰链8的一端设置有提钮5。
21.支腿12包括接近中间的支腿和接近后端的支腿,接近中间的支腿之间设置有一横杆14,轮子11设置于横杆14,轮子11直径为15 cm。
22.储灰箱1为0.5mm厚铝合金板,侧加固板13和上加固板17由40*20*2mm铝合金方管焊接组成。
23.使用时,先检查储灰箱1是否完整,箱盖16是否可以正常开闭,控灰阀9是否可以正常升降,推手2的伸缩节2-1是否可以正常调节和固定,轮子11是否可以正常转动。
24.关闭控灰阀9,打开箱盖16,通过加灰口6装入灰体。
25.根据施工现场情况旋转使用方式,在土质干燥的平整场地,选择手推式撒灰方式,调节伸缩节2-1至合适长度,手握推把2-3,旋转旋钮4,打开控灰阀9,推动装置进行撒灰;在淤泥或不平场地,选择手提式撒灰方式,伸缩节2-1调至最短,手提提手3,旋转旋钮4打开控灰阀9,提动装置进行撒灰。
26.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
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灰箱(1),所述储灰箱(1)前端接近底部位置开设有出灰口(10),后端设置有推手(2),所述储灰箱(1)左右两侧设置有侧加固板(13),所述储灰箱(1)顶端开有加灰口(6),加灰口(6)上设有箱盖(16),所述储灰箱(1)顶端设有上加固板(17),所述上加固板(17)上设置有提手(3),所述储灰箱(1)底端设有倾斜滑道(15)和轮子(11),所述倾斜滑道(15)由后端向前端朝下倾斜,到达出灰口(10),所述储灰箱(1)底端设置有多个支腿(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灰箱(1)由长方体部分(1-1)、变高等腰梯形部分(1-2)和半圆桶形部分(15)固定组成,所述长方体部分(1-1)顶部后端封闭,所述变高等腰梯形部分(1-2)左右两侧倾斜,向下口径逐渐缩小,其后端向前端朝下倾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灰箱(1)设置有控灰装置,所述控灰装置包括旋钮(4)、线绳(7)、变向轮(18)和控灰阀(9),所述旋钮(4)固定在上加固板(17)上,所述控灰阀(9)挡住出灰口(10),所述变向轮(18)固定在储灰箱(1)前端边缘,所述线绳(7)缠绕在旋钮(4)中,跨过变向轮(18),连接控灰阀(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手(2)包括伸缩节(2-1)、紧固旋钮(2-2)和推把(2-3),所述伸缩节(2-1)包括左右两个,其下端分别与侧加固板(13)固定,两个伸缩节(2-1)上端之间通过推把(2-3)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16)通过铰链(8)与储灰箱(1)连接,所述箱盖(16)远离铰链(8)的一端设置有提钮(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12)包括接近中间的支腿和接近后端的支腿,所述接近中间的支腿之间设置有一横杆(14),所述轮子(11)设置于横杆(14)。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灰箱(1)为铝合金板,所述侧加固板(13)和上加固板(17)为铝合金方管。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灰箱(1)左右宽度为13-20 cm,前后宽度为25-35 cm,储灰箱(1)顶端到出灰口(10)的高度为20-35 c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撒灰装置,包括储灰箱,所述储灰箱前端接近底部位置开设有出灰口,后端设置有推手,所述储灰箱左右两侧设置有侧加固板,所述储灰箱顶端开有加灰口,加灰口上设有箱盖,所述储灰箱顶端设有上加固板,所述上加固板上设置有提手,所述储灰箱底端设有倾斜滑道和轮子,所述倾斜滑道由后端向前端朝下倾斜,到达出灰口,所述储灰箱底端设置有多个支腿。本实用新型制作所需要的材料常见,操作方法简单,不增加工人工作负担,在便携的前提下,适用于不平整和淤泥地面,能显著提高撒灰的效率和观感质量。高撒灰的效率和观感质量。高撒灰的效率和观感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胡士一 段凤亮 田华 陆剑峰 郑奎智 孙泽昌 李超 吴贞赞 刘祖志 曹晓帆 张益宁 杨发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09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