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机推广用农药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6  189



1.本实用新型属于农药过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机推广用农药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2.农药是指农业上用于防治病虫害及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剂,广义的定义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控制、影响植物和有害生物代谢、生长、发育、繁殖过程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产物及应用生物技术产生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狭义上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为保障、促进植物和农作物的成长,农药分为液体,固体和气体三种形态,而液体农药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过滤。


技术实现要素:

3.现如今对液体农药的过滤方式,大多是依靠压力或重力让液体流经过滤装置,而过滤装置的使用寿命基本都靠操作者的经验,使得不能精确判断出过滤装置需要更换的时间,如果过滤装置已经达到使用寿命,而没有经验的操作者仍旧将农药灌入其中,使农药无法过滤流出,这时再更换过滤装置就要将农药抽出,费时费力,造成损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农机推广用农药过滤装置 ,通过在过滤装置的出液口加装流量计,再将流量计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使得农药从出液管流出时,流量计会检测农药每秒的流出量,并将该流量以模拟信号的方式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模拟信号计算出过滤网到出液管通孔的通过量,从而得出过滤网使用状况,并通过数字屏直观显示出来,便于使用者知道何时对其检修。
4.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机推广用农药过滤装置,包括进液总管和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为圆柱结构,所述过滤装置顶部设置有两个进液管,所述两个进液管均与进液总管连接,左侧所述进液管的底部与右侧进液管的底部均设置有止回阀门,所述过滤装置内设置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上方穿过过滤装置顶部并转向右侧,所述出液管与水泵连接,所述水泵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出液管外壁与过滤装置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出液管上固定设置有上支座,所述出液管外侧包裹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为圆柱结构,所述上支座底部与过滤网顶部贴合,所述过滤装置底部设置有检修盖,所述检修盖顶部贴合出液管底部,所述检修盖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支座,所述下支座顶部与过滤网顶部贴合,所述出液管顶部转向右侧的管壁上设置有流量计,所述流量计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5.其中,所述止回阀门右侧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与进液管的管壁固定连接,所述止回阀门右侧下方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顶部与止回阀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底部与进液管的管壁固定连接;农药从进药管进入过滤装置内时,农药会冲开止回阀门,止回阀门随即旋转并压缩第二弹簧,当农药都进入过滤装置内后,在失去农药冲击力的止回阀门会被第二弹簧推回原位,从而避免过滤装置内的农药回流进液管。
6.其中,所述控制器上设有数字屏;由于流量计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使得农药从出液
管流出时,流量计会检测农药每秒的流出量,并将该流量以模拟信号的方式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模拟信号计算出过滤网到出液管通孔的通过量,从而得出过滤网使用状况,并通过数字屏直观显示出来,便于使用者知道何时对其检修。
7.其中,所述上支座与下支座均为圆形结构,所述上支座与下支座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块;上支座与下支座共同对过滤网进行固定,避免过滤网上下晃动,设置限位块可以避免过滤网前后晃动。
8.其中,所述上支座上开设有两个通道;农药顶开止回阀门进入过滤装置内后,从通道进入过滤网。
9.其中,所述出液管的管壁上布满通孔;农药经过滤网过滤掉杂质后,从出液管的管壁四周的通孔流入出液管内。
10.其中,所述检修盖顶部外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过滤装置底部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检修盖的外螺纹与过滤装置底部的内螺纹契合;检修盖的外螺纹与过滤装置底部的内螺纹契合,使得检修盖与过滤装置底部旋上连接,便于对其拆装。
11.其中,所述检修盖上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可以避免农药从检修盖与过滤装置底部的契合处流出。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止回阀门可以避免农药回流进液管,第二弹簧可以将被农药冲开止回阀门回位,将进液总管分为两道进液管且同时进入过滤装置内,从而增加农药在单个时间内流入过滤装置的流量,水泵可以增加农药流速,增加效率,上支座与下支座共同对过滤网进行固定,避免过滤网上下晃动,设置限位块可以避免过滤网前后晃动,当农药灌入过滤装置,并冲击过滤网时,第二弹簧可以对其进行缓冲,在出液管的管壁上布满通孔,可以在保障出液管结构稳固的同时增加农药进入出液管的流量,流量计可以检测农药流量,并将该流量以模拟信号的方式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模拟信号计算出过滤网到出液管通孔的通过量,从而得出过滤网使用状况,并通过数字屏直观显示出来,便于使用者知道何时对其检修,检修盖的外螺纹与过滤装置底部的内螺纹契合,使得检修盖与过滤装置底部旋上连接,便于对其拆装。
13.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装置的前视内部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装置的前视剖面图;
17.图4为图3中a的放大图;
18.图5为图3中b的放大图。
19.图中:1、进液总管;2、过滤装置;3、进液管;4、止回阀门;5、出液管;6、水泵;7、控制器;8、上支座;9、过滤网;10、检修盖;11、第一弹簧;12、下支座;13、流量计;14、转轴;15、第二弹簧;16、数字屏;17、限位块;18、通道;19、通孔;20、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20.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农机推广用农药过滤装置,
包括进液总管1和过滤装置2,所述过滤装置2为圆柱结构,所述过滤装置2顶部设置有两个进液管3,所述两个进液管3均与进液总管1连接,左侧所述进液管3的底部与右侧进液管3的底部均设置有止回阀门4,所述过滤装置2内设置有出液管5,所述出液管5上方穿过过滤装置2顶部并转向右侧,所述出液管5与水泵6连接,所述水泵6上设置有控制器7,所述出液管5外壁与过滤装置2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出液管5上固定设置有上支座8,所述出液管5外侧包裹有过滤网9,所述过滤网9为圆柱结构,所述上支座8底部与过滤网9顶部贴合,所述过滤装置2底部设置有检修盖10,所述检修盖10顶部贴合出液管5底部,所述检修盖10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11,所述第一弹簧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支座12,所述下支座12顶部与过滤网9顶部贴合,所述出液管5顶部转向右侧的管壁上设置有流量计13,所述流量计13与控制器7电性连接。
21.所述止回阀门4右侧固定连接有转轴14,所述转轴14与进液管3的管壁固定连接,所述止回阀门4右侧下方设置有第二弹簧15,所述第二弹簧15顶部与止回阀门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5底部与进液管3的管壁固定连接;农药从进药管3进入过滤装置2内时,农药会冲开止回阀门4,止回阀门4随即旋转并压缩第二弹簧15,当农药都进入过滤装置2内后,在失去农药冲击力的止回阀门4会被第二弹簧15推回原位,从而避免过滤装置2内的农药回流进液管3。
22.所述控制器7上设有数字屏16;由于流量计13与控制器7电性连接,使得农药从出液管5流出时,流量计13会检测农药每秒的流出量,并将该流量以模拟信号的方式发送给控制器7,控制器7根据模拟信号计算出过滤网9到出液管5通孔19的通过量,从而得出过滤网9使用状况,并通过数字屏16直观显示出来,便于使用者知道何时对其检修。
23.所述上支座8与下支座12均为圆形结构,所述上支座8与下支座12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块17;上支座8与下支座12共同对过滤网9进行固定,避免过滤网9上下晃动,设置限位块17可以避免过滤网9前后晃动。
24.所述上支座8上开设有两个通道18;农药顶开止回阀门4进入过滤装置2内后,从通道18进入过滤网9。
25.所述出液管5的管壁上布满通孔19;农药经过滤网9过滤掉杂质后,从出液管5的管壁四周的通孔19流入出液管5内。
26.所述检修盖10顶部外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过滤装置2底部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检修盖10的外螺纹与过滤装置2底部的内螺纹契合;检修盖10的外螺纹与过滤装置2底部的内螺纹契合,使得检修盖10与过滤装置2底部旋上连接,便于对其拆装。
27.所述检修盖10上设置有密封圈20;密封圈20可以避免农药从检修盖10与过滤装置2底部的契合处流出。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启动水泵6,接着灌入农药,使农药从进液总管1分开流入左右两道进液管3,并从进药管3进入过滤装置2内,这时农药会冲开止回阀门4,止回阀门4随即旋转并压缩第二弹簧15,农药继续向下流经上支座8的通道18后冲入过滤网9中,过滤网9会过滤掉农药中的杂质,由于水泵6的运转,使得出液管5的空气被抽出,过滤网9中的农药随即从通孔19进入出液管5中,并从出液管5上方向右流入水泵6并从水泵6流出,当农药全部流入过滤装置2,并从出液管5流出时,失去农药冲击力的止回阀门4会被第二弹簧15推回原位,在农药从出液管5上方向右侧流出时,出液管5顶部右侧管壁上
的流量计13会检测农药每秒的流出量,并将该流量以模拟信号的方式发送给控制器7,控制器7根据模拟信号计算出过滤网9到出液管5通孔19的通过量,从而得出过滤网9使用状况,并在数字屏16上显示其数据,当若数字屏16显示的数据说明过滤网9需要更换时,将检修盖10从过滤装置2底部旋出,检修盖10会将第二弹簧15与下支座12一并带出,使得过滤网9会从过滤装置2内掉落,然后将干净的过滤网9放置在下支座12上,通过检修盖10将过滤网9推入过滤装置2内,并且过滤网9顶部贴合上支座8,最后旋动检修盖10使其与过滤装置2底部紧密贴合,从而完成对过滤网9的更换作业。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