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秸秆打包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6  191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包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秸秆打包机。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的立式秸秆打包机的上料加料方式是通过料斗上的光电开关来实现的,即输送机开始上料,物料达到设定的高度后,光电开关动作、便会输出一个运行的信号从而停止包料的输送,但这种依靠物料高度和大小来控制包料的系统,包块质量和尺寸稳定性差、往往存在较大的偏差,即当物料的种类、物料的大小,以及物料的干湿程度等因素不同时,都会对包块的成型造成很大的影响,质量一致性差,影响了产品质量现有技术中的可称重的打包机,机构复杂,拆装不方便,增加了操作者的使用维护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新型秸秆打包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拆装方便,通过在秸秆打包机上增加称重装置,能够稳定地控制每个包块的重量,保证包块的质量和成型形状和尺寸的稳定性,保持打包机打包后的包块美观,外型尺寸统一,方便仓储及运输,比重大、密度高、体积小,结实整齐,缩减秸秆废品所占用的空间,降低了仓储费用及运输成本。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新型秸秆打包机,包括机架、料仓、压缩结构、出包结构,所述料仓、上料机构、压缩结构、出包结构分别安装在机架上,料仓靠近机架的中间位置安装,上料机构、压缩结构在机架的一端安装,在料仓下部设有称重装置,称重装置与机架连接,压缩结构结构包括油缸二、压缩压板,油缸二的活塞杆与压缩压板连接;出包结构包括油缸三、出包压板,油缸三的活塞杆与出包压板连接,油缸二、油缸三的缸筒内侧连接在机架上。
6.所述称重装置包括移动式称重平板、称重平板支架,称重平板支架与机架连接,称重平板支撑在称重平板支架上并沿着称重平板支架水平前后方向移动,在称重平板支架的四角位置分别安装四个压力传感器,压力称重传感器与下部的压力传感器底座连接,并通过压力传感器底座分别固定在秸秆打包机的机架上,称重传感器与电控箱电信号连接,称重平板与动力机构连接实现称重平板对料仓底部的封闭和打开。
7.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水平移动油缸一,所述油缸一的缸筒与机架连接,油缸一的活塞杆端部连接有将料仓下部的仓料输送到打包位置的推料车;称重平板与推料车连接。
8.所述推料车的上部连接有水平连接架,水平连接架上通过焊接设有称重板挡片,所述称重平板底部通过焊接设有称重板挡块,所述称重板挡片与称重板挡块连接。
9.所述称重板挡块采用截面为方形或者矩形的槽钢,所述称重板挡片凸出于连接块,称重板挡片伸入槽钢的中间槽中与中间槽配合,实现称重板挡片与称重板挡块的连接。
10.所述称重平板两侧设支撑座,在支撑座上设有移动轮,在称重平板支架两侧设有导轨,所述移动轮与导轨配合、支撑在导轨上,所述移动轮设有四只,四只移动轮分别安装
在称重平板的前后位置的两侧。
11.在机架上设有对称重平板的水平移动位置限位的前限位结构和后限位结构,前限位结构包括前限位开关,后限位结构包括后限位开关,在称重平板上对应位置分别设有与前限位开关位置对应的前限位挡块,与后限位开关位置对应的后限位挡块,通过前限位挡块与前限位开关配合,后限位挡块与后限位开关的配合,实现称重平板在完全密封挡住料仓底部、完全打开料仓底部两个极限位置的停止。
12.油缸二的缸筒内侧通过水平支撑架水平连接在机架上,在靠近油缸二的机架上设有油缸二的活塞杆伸出上下位置限位机构,油缸二的上下位置限位机构包括上限位开关、下限位开关、限位开关固定块二,在压缩结构结构的压板上连接有油缸二限位杆,水平支撑架上设有供油缸二限位杆穿过的孔,油缸二限位杆上分别设有与上限位开关、下限位开关配合的上挡块、下挡块;水平支撑架从机架的上部凹进设定的高度安装在机架内侧空间,水平支撑架下部的机架空间为油缸二的活塞杆缩回时的收纳空间,活塞杆下部的机架内侧空间为包块打包成形空间。
13.油缸三的缸筒内侧通过支撑架水平连接在机架上,在靠近油缸三的机架上设有油缸三的活塞杆伸出前后位置限位机构,前后位置限位机构包括前限位开关、后限位开关、限位开关固定块一,在出包结构的压板上连接有油缸三限位杆,支撑架上设有供油缸三限位杆穿过的孔,油缸三限位杆上分别设有与前限位开关、后限位开关配合的前挡块、后挡块;支撑架凸出于机架外侧空间安装,支撑架本身的内侧空间为油缸三的活塞杆缩回的收纳空间,机架内侧包块打包成形空间。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秸秆打包机上增加称重装置,能够稳定地控制每个包块的重量,保证包块的质量和成型形状和尺寸的稳定性,包块成型准确,保持打包机打包后的包块美观,外型尺寸统一,方便仓储及运输,比重大、密度高、体积小,结实整齐,缩减秸秆废品所占用的空间,降低了仓储费用及运输成本。通过压缩结构、出包结构与上料机称重装置配合集成在机架上,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少,便于拆装和维护,降低操作者劳动强度。
16.2.压力称重传感器与与称重平板支架、及下与下部的压力传感器底座1通过螺栓与螺母可拆卸的结构连接,并通过压力传感器底座分别固定在秸秆打包机的机架上,当压力传感器损坏时方便拆卸和更换压力传感器,能够方便地拆卸和更换压力传感器,降低使用和维护成本以及操作者劳动强度。
17.3.通过油缸一的缸筒与机架连接,油缸一的活塞杆端部连接有将料仓下部的仓料输送到打包位置的推料车,称重平板与推料车连接,以及推料车的上部连接有水平连接架,水平连接架上通过焊接设有称重板挡片,所述称重平板底部通过焊接设有称重板挡块,称重板挡片与称重板挡块连接。通过油缸的活塞杆带动推料车、称重平板的同时水平前后移动,实现称重平板对料仓底部的快速封闭和打开,同时实现将推料车内的仓料输送到油缸二进行压缩打包,工作协调性高,一致性好,提高工作效率。
18.4.通过活塞杆端部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上通过焊接设有称重板挡片,所述称重平板底部通过焊接设有称重板挡块,所述称重板挡片与称重板挡块连接。所述称重板挡块采用截面为方形或者矩形的槽钢,所述称重板挡片凸出于连接块,称重板挡片伸入槽钢的中间槽中与中间槽配合,实现称重板挡片与称重板挡块的可靠连接和移动。能够方便地快
速实现称重平板与活塞杆的安装和拆卸,降低操作者的安装及拆卸的劳动强度,通过工作效率。
19.5.通过在支撑座上设有移动轮,在称重平板支架两侧设有导轨,所述移动轮与导轨配合、支撑在导轨上,四只移动轮分别安装在称重平板的前后位置的两侧。减少移动轮的摩擦力,降低动力消耗,减少相移动面的磨损,降低使用和维护成本。
20.6.通过在机架上设有对称重平板的水平移动位置限位的前限位结构和后限位结构,前限位开关挡块与前限位开关配合,后限位开关挡块与后限位开关的配合,实现称重平板在完全密封挡住料仓底部、完全打开料仓底部两个极限位置的停止,以便快速、干净地下料,以及准确地密封住料仓底部以保证上料的准确度,减少上料误差,提高工作的效率。
21.7.通过在水平支撑架从机架的上部凹进设定的高度安装在机架内侧空间,水平支撑架下部的机架空间为油缸二的活塞杆缩回时的收纳空间,活塞杆下部的机架内侧空间为包块打包成形空间;以及油缸三的支撑架凸出于机架外侧空间安装,支撑架本身的内侧空间为油缸三的活塞杆缩回的收纳空间,机架内侧包块打包成形空间。使得打包机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少,同时整机结构质量轻,也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式打包机整体机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24.图3为图2的俯视图;
25.图4为图2的左视图;
26.图5为图3的e-e剖视图;
27.图6为图2的c-c剖视图;
28.图7为图1的a局部放大图;
29.图8为图5的f局部放大图;
30.图9为图2的b-b剖视图。
31.图中,1、料仓,2、称重平板,2.1、称重平板轮,2.2称重平板轮固定板、3、压力传感器,4、油缸一,5、前限位开关,6、后限位开关,7、油缸二,8、油缸二限位杆,9、下限位开关,10、上限位开关,11、油缸三,12、油缸三限位杆13、后前限位开关,14、前限位开关,15、限位开关固定块一,16、前挡块,17后挡块,18、机架,19、水平支撑架,20、上挡块,21、下挡块,22、限位开关固定块二,23、称重板挡块,24、称重板挡片,25、称重平板支架,26、推料车,5.1、前限位开关挡块,6.1、后限位开关挡块,27、水平连接架。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3.结合图1-图7所示,一种新型秸秆打包机,包括机架14、料仓1、压缩结构、出包结构,所述料仓1、上料机构、压缩结构、出包结构分别安装在机架18上,料仓1靠近机架的中间位置安装,上料机构、压缩结构在机架的一端安装,在料仓下部设有称重装置,称重装置与
机架连接,压缩结构结构包括油缸二7、压缩压板,油缸二7的活塞杆与压缩压板连接;出包结构包括油缸三11、出包压板,油缸三11的活塞杆与出包压板连接。油缸二7、油缸三11的缸筒内侧连接在机架18上。
34.所述称重装置包括移动式称重平板2、称重平板支架25,称重平板支架25与机架18连接,称重平板2支撑在称重平板支架25上并沿着称重平板支架25水平前后方向移动,在称重平板支架25的四角位置分别安装四个压力传感器3,压力称重传感器3与称重平板支架、及下与下部的压力传感器底座3.1通过螺栓与螺母可拆卸的结构连接,当压力传感器损坏时方便拆卸和更换压力传感器,并通过压力传感器底座3.1分别固定在秸秆打包机的机架上,称重传感器3与电控箱电信号连接,称重平板与动力机构连接实现称重平板2对料仓1底部的封闭和打开。
35.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水平移动油缸一,所述油缸一的缸筒与机架连接,油缸一的活塞杆端部连接有将料仓下部的仓料输送到打包位置的推料车26,称重平板与推料车26连接。通过推料车将料仓下部的仓料输送到打包位置,由油缸的活塞杆带动推料车26、称重平板的水平前后移动,实现称重平板2对料仓1底部的封闭和打开。
36.所述推料车26的上部连接有水平连接架27,水平连接架上通过焊接设有称重板挡片24,所述称重平板2底部通过焊接设有称重板挡块23,所述称重板挡片24与称重板挡块23连接。
37.所述称重板挡块23采用截面为方形或者矩形的槽钢,所述称重板挡片24凸出于连接块,称重板挡片24伸入槽钢的中间槽中与中间槽配合,实现称重板挡片24与称重板挡块23的可靠连接和移动。所述称重平板2两侧设支撑座2.2,在支撑座上设有移动轮2.1,在称重平板支架25两侧设有导轨,所述移动轮与导轨配合、支撑在导轨上。所述移动轮设有四只,四只移动轮分别安装在称重平板2的前后位置的两侧。
38.在机架上设有对称重平板的水平移动位置限位的前限位结构和后限位结构,前限位结构包括前限位开关5,在水平连接架27的下部设有与前限位开关5位置配合的前限位开关挡块5.1,后限位结构包括后限位开关6,后限位开关6与后限位开关挡块6.1配合,后限位开关挡块6.1与推料车26的下部后侧连接。通过前限位开关挡块5.1与前限位开关5配合,后限位开关挡块6.1与后限位开关6的配合,实现称重平板在完全密封挡住料仓底部、完全打开料仓底部两个极限位置的停止,以便快速、干净地下料,以及准确地密封住料仓底部以保证上料的准确度,减少上料误差。
39.油缸二7的缸筒内侧通过水平支撑架19水平连接在机架18上,在靠近油缸二7的机架上设有油缸二的活塞杆伸出上下位置限位机构,油缸二7的上下位置限位机构包括上限位开关10、下限位开关9、限位开关固定块二22,在压缩结构结构的压板上连接有油缸二限位杆8,水平支撑架19上设有供油缸二限位杆8穿过的孔,油缸二限位杆8上分别设有与上限位开关10、下限位开关9配合的上挡块20、下挡块21。水平支撑架19从机架的上部凹进设定的高度安装在机架内侧空间,水平支撑架19下部的机架空间为油缸二7的活塞杆缩回时的收纳空间,活塞杆下部的机架内侧空间为包块打包成形空间。
40.油缸三11的缸筒内侧通过支撑架18水平连接在机架19上,在靠近油缸三11的机架上设有油缸三11的活塞杆伸出前后位置限位机构,前后位置限位机构包括前限位开关14、后限位开关13、限位开关固定块一15,在出包结构的压板上连接有油缸三限位杆12,支撑架
18上设有供油缸三限位杆12穿过的孔,油缸三限位杆上分别设有与前限位开关14、后限位开关13配合的前挡块16、后挡块17。支撑架18凸出于机架外侧空间安装,支撑架18本身的内侧空间为油缸三3的活塞杆缩回的收纳空间,机架内侧包块打包成形空间。
41.料仓1底部装有称重平板,当物料达到已设定好的重量时,压力传感器便会给电控箱输入使油缸一后退的信号,油缸一后退带动称重平板后退,物料就会落到秸秆打包机的挤压室,其中料仓开口的宽度和高度分别与称重平板的宽度和厚度匹配,称重平板与料仓开口之间设有小的间隙,保证称重平板的顺利移动,同时防止称重平板返回时包料从开口处漏出和堵塞开口位置增加移动阻力。
42.在打包机运行的情况下,油缸一4前进带动称重平板2前进,前进到位后,称重平板2挡住料仓1,此时输送机开始上料,当料落入料斗,落到称重平板2上时,四个称重传感器3或者压力传感器便会往电控箱内的仪表输入信号,当物料达到我们已设定的重量值时,输送机便会停止送料,同时,油缸一4的活塞杆和称重平板2后退到油缸一的后限位开关6位置,此时,物料便会落入挤压室内,然后油缸一4的活塞杆和称重平板2前进到油缸一的前限位开关5位置处停止油缸一4的动作,同时给油缸二7一个下降的信号,油缸二7下降到油缸二下限位10停止油缸二7的动作,同时给油缸三11一个出包信号,油缸三11出包到出包前限位14时停止出包,此时一个完整的包块便打包完成,然后油缸三11退回油缸三11的原点,到达限位停止油缸三11后退,同时给油缸二7一个上升的信号,油缸二7上升到油缸二上限位9时停止油缸二7的动作,此时,由于之前输送机已准备好了物料,故可直接进入下一个包块的自动化工作,依次循环工作。
43.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中的“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部件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44.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具体实施例的说明仅用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照本实用新型原理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或者同等替换,这些改进或同等替换也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