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简易静配装置。
背景技术:
2.静脉注射是把血液、药液、营养液等液体物质直接注射到经脉中的方法,俗称输液。医用输液有时需要在静脉注射的液体物质中加入一些固体粉末成分,比如抗生素等。目前,在注射液中加入抗生素的方法是,将抗生素粉末放到小玻璃瓶中,先用一定量的液体将其溶解,形成抗生素溶液后,再将该溶液添加到注射液中。这种操作方式繁琐,需用加药针管在无菌情况下操作,并且需要重复多次才能完成。
3.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存在有一种粉液双室输液软袋,它包括无菌透明塑料构成的袋体,袋体的一端带有药液出口嘴,所述的袋体中间部位有一易开式热封区,该易开式热封区将袋体分隔成两个独立的腔室,分别装有注射用药液和药粉,在临床使用前,医护人员只需对液腔室施加一定压力使热封区的弱焊缝破开连通两个腔室,便可使药液与药粉混合溶解供临床使用,具有配药时间短、污染率低、操作快捷方便等优点。
4.但是现有的双室输液袋为保证弱焊缝在使用前的有效开启,连接强度难以保证,而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袋内极易产生压力,从而使上述双室袋的弱焊缝被提前开启,药物稳定性无法得到保证。
5.如何解决上述难题,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药简便、污染率低、能够有效避免药物提前混合的简易静配装置。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简易静配装置,包括装有药液的输液袋,所述输液袋下端为输液口,所述输液袋上端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下端套设有胶塞且该连接头上端套接有装有药粉的粉剂瓶,所述粉剂瓶下端开口且该端与连接头滑动配合。
9.进一步地,所述粉剂瓶包括用于装药粉的瓶体、瓶颈、呈喇叭状自上而下逐渐扩张的瓶口,所述瓶体、瓶颈、瓶口依次连通,其中,所述瓶体下端与连接头上端相抵,所述瓶颈、瓶口均套于连接头内,所述瓶口底面与胶塞顶面贴合。
10.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头包括连接头管体,所述连接头管体内部开设有与瓶口形状相适配的呈喇叭状的限位腔,所述限位腔的上下端分别设有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其中,所述第一通孔与瓶颈滑动配合,所述第二通孔与胶塞过盈配合,以及,所述连接头管体上端设置有易撕环,所述易撕环上端与瓶体下端的外壁相抵。
11.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腔内壁设置有密封橡胶层。
12.进一步地,所述粉剂瓶上端设置有挂绳。
13.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1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头,输液袋通过连接头与粉剂瓶连接,在未使用时,胶塞堵在连接头内,将输液袋与粉剂瓶两者的内部空间隔开,从而将输液袋内的药液与粉剂瓶内的药粉隔开,并且,在使用时,施加外力推动粉剂瓶往输液袋方向滑动,能够克服摩擦力将胶塞推开直至胶塞落入输液袋内,从而使输液袋与粉剂瓶通过连接头连通,粉剂瓶内的药粉落入输液袋内与药液混合供输液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配药简便、污染率低、能够有效避免药物在使用前混合。
15.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头的剖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粉剂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考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简易静配装置,包括装有药液的输液袋1,所述输液袋1下端为输液口,用于连接输液器;所述输液袋1上端设置有连接头2,所述连接头2下端套设有胶塞4且该连接头2上端套接有装有药粉的粉剂瓶3,所述粉剂瓶3下端开口且该端与连接头2滑动配合。未使用时,胶塞4通过摩擦力堵在连接头2内,将输液袋1与粉剂瓶3两者的内部空间隔开,从而将输液袋1内的药液与粉剂瓶3内的药粉隔开;在使用时,施加外力推动粉剂瓶3往输液袋1方向滑动,胶塞4被推开并落入输液袋1内,从而使输液袋1与粉剂瓶3连通,粉剂瓶3内的药粉落入输液袋1内与药液混合。
2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粉剂瓶3包括用于装药粉的瓶体31、瓶颈32、呈喇叭状自上而下逐渐扩张的瓶口33,所述瓶体31、瓶颈32、瓶口33依次连通,所述瓶体31的外径大于瓶颈32的外径且该瓶体31的外径大于连接头2的内径;其中,所述瓶体31下端与连接头2上端相抵,所述瓶颈32、瓶口33均套于连接头2内,所述瓶口33底面与胶塞4顶面贴合,所述胶塞4的顶面封住瓶口33,防止瓶体31内的药粉泄露,上述胶塞4的底面堵住输液袋1,防止输液袋1内的药液渗漏。
2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接头2包括连接头管体21,所述连接头管体21内部开设有与瓶口33形状相适配的呈喇叭状的限位腔22,能够限制瓶口33向上滑出连接头2而导致粉剂瓶3与输液袋1分离;所述限位腔22的上下端分别设有第一通孔23与第二通孔24,其中,所述
第一通孔23与瓶颈32滑动配合,所述第二通孔24与胶塞4过盈配合,以及,所述连接头管体21上端设置有易撕环25,所述易撕环25上端与瓶体31下端的外壁相抵,从而限制粉剂瓶3的自由度,进一步避免未使用时粉剂瓶3下滑而推开胶塞4,导致药物提前混合。所述易撕环25的外壁设置有供手指捏住便于用力的凸起,易撕环25的外径小于瓶体31的外径,易撕环25的宽度与第一通孔23的长度之和等于瓶颈32的长度,在使用时,撕掉易撕环25,从而使粉剂瓶3能够沿连接头2轴向下滑推开胶塞4使药物混合。
2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限位腔22内壁设置有密封橡胶层,从而能够有效避免外界空气进入粉剂瓶3内污染药物。
2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粉剂瓶3上端设置有挂绳5,在使用时便于悬挂在输液架上。
26.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撕掉易撕环25,然后施加外力推动粉剂瓶3往输液袋1方向下滑,直至瓶体31下端外壁与连接头管体21上端相抵,此时胶塞4脱离第二通孔24并落入输液袋1内,从而使输液袋1与粉剂瓶3连通,粉剂瓶3内的药粉经连接头2落入输液袋1内与药液混合。因此,本实用新型配药简便、污染率低、能够有效避免药物提前混合。
27.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