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调整工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6  196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装配工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翼子板安装的组合调整工具。


背景技术:

2.机动车安装工艺过程中,在车身工厂调整线需要对白车身的覆盖件装配尺寸进行调整。其中翼子板与前门的平顺度调整过程需要多次重复性调整,才能保证交付的白车身装配精度满足相关工艺要求,现有技术需要使用至少两种工具交叉操作调整,费事费力,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调整工具,高效对翼子板进行调整安装。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组合调整工具包括第一功能件和第二功能件,所述第一功能件包括中空的主体部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一端的套筒部,所述第二功能件包括功能杆部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功能杆部的两端的梅花部以及手柄部,其中,所述主体部套接在所述功能杆部上,并所述梅花部能够由所述套筒部所在的一端露出。
5.上述的组合调整工具的一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接在所述功能杆部上并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和所述手柄部之间。
6.上述的组合调整工具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件为塔型弹簧。
7.上述的组合调整工具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部的相异于所述套筒部的一端的外侧设置手抓杆。
8.上述的组合调整工具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手抓杆为相对所述主体部对称设置的共轴的两个。
9.上述的组合调整工具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手抓杆的轴线与所述手柄部的轴线平行。
10.上述的组合调整工具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功能杆部包括螺纹槽,所述梅花部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槽内。
11.上述的组合调整工具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螺纹槽内设置磁铁件。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组合调整工具有效节省了交叉更换工具的时间,工位调较用时效率能够提升30%以上。
13.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调整工具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15.图2为图1的主视图;
16.图3为图1的俯视图;
17.图4为图1的左视图。
18.其中,附图标记
19.100:第一功能件
20.200:第二功能件
21.110:主体部
22.120:套筒部
23.130:手抓杆
24.210:功能杆部
25.211:螺纹槽
26.220:梅花部
27.230:手柄部
28.300: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30.如图1至图4所示,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调整工具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图2至图4分别为图1的主视图、俯视图以及左视图。本实用新型的组合调整工具包括第一功能件100和第二功能件200,第一功能件100套接在第二功能件200上而形成多功能的组合工具。具体来说,第一功能件100包括主体部110和套筒部120,主体部110呈中空状,套筒部120设置于主体部110的一端,其中,套筒部120为实现功能的功能部位,例如套筒部120为用于组合调整安装的t10套筒。第二功能件200包括功能杆部210、梅花部220以及手柄部230,功能杆部210呈较长的杆状,梅花部220以及手柄部230分别连接在功能杆部210的两端,其中,梅花部220为实现功能的功能部位,例如梅花部220为用于组合调整安装的e5内置梅花头,手柄部230的设置便于使用者操持使用,例如可采用工程塑料制成,具有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形状。
31.其中,结合图1和图4,第一功能件100的主体部210套接在第二功能件200的功能杆部210上,并第二功能件200的梅花部220能够由第一功能件100的套筒部120所在的一端露出,即使用者可以使用第一功能件100的套筒部120的功能,也可以将第二功能件200的梅花部220第一功能件100的主体部210中露出而使用其梅花部220的功能。
32.结合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组合调整工具还包括弹性件300,弹性件300套接在功能杆部210上并设置于第一功能件100的主体部110和第二功能件200的手柄部230之间。在弹性件300未形变的情况下,第二功能件200的梅花部220内缩位于第一功能件100的主体部110内部,使用者可以使用第一功能件100的套筒部120的功能。在弹性件300压缩形变的情况下,第二功能件200的梅花部220由第一功能件100的主体部110内部伸出,突出于套筒部120之外,使用者可以使用第二功能件200的梅花部220的功能。本实用新型将套筒和梅花刀的功能集成于一体,并可以随时更换。
33.上述的弹性件300为塔型弹簧,体积小、载荷大。弹性件300的一端或两端可以与手柄部230或主体部110固定连接,便于携带以及使用,固定例如采用焊接、粘接、卡固等方式,本实用新型不以为限。
34.第一功能件100的主体部110的相异于套筒部120的一端的外侧设置利于操作的手抓杆130。手抓杆130例如为相对主体部110对称设置且共轴的两个。使用者通过手抓杆130便于旋转使用套筒的功能,同时,使用者手握手柄部230并抓拉手抓杆130以压缩弹性件300时,可以使用第二功能件200的梅花部220的功能。其中,手抓杆130的轴线例如可与手柄部230的轴线平行。
35.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功能件200的功能杆部210的连接有梅花部220的端部包括螺纹槽211,梅花部220螺纹连接于螺纹槽211内,根据需要可对梅花部220的型号大小进行更换。进一步地,螺纹槽211内设置磁铁件240,提高连接的可靠性。
36.本实用新型将套筒与内置梅花头工具有效结合在一起,实现两种工具的合并。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奔驰系列车型在装焊生产阶段,覆盖件装配过程,主要用在翼子板的位置调整过程中,特别是对于翼子板y向值的调整安装在工作效率方面具有突出作用。
37.使用方法为:当检查到翼子板与车门间隙平顺度超差时,使用组合调整工具的套筒功能松开紧固翼子板的螺母,使得翼子板处于不受控状态。然后捏紧组合调整工具的手柄部230以及手抓杆130,使得置于套筒中的梅花头伸出来,以调节双头支撑螺栓高度,放松手柄部230,内置梅花头收回,使用套筒紧固固定翼子板的螺母。如平顺度让不满足工艺要求需要,重复以上调整过程。
38.本实用新型的组合调整工具的优势在于不用多次更换工具,始终单手进行调节操作,调整过程轻松快捷省时省力,快捷方便,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39.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组合调整工具,包括第一功能件和第二功能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件包括中空的主体部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一端的套筒部,所述第二功能件包括功能杆部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功能杆部的两端的梅花部以及手柄部,其中,所述主体部套接在所述功能杆部上,并所述梅花部能够由所述套筒部所在的一端露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调整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接在所述功能杆部上并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和所述手柄部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调整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塔型弹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调整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相异于所述套筒部的一端的外侧设置手抓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调整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抓杆为相对所述主体部对称设置且共轴的两个。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调整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抓杆的轴线与所述手柄部的轴线平行。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调整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杆部包括螺纹槽,所述梅花部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槽内。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调整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槽内设置磁铁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组合调整工具,其包括第一功能件和第二功能件,所述第一功能件包括中空的主体部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一端的套筒部,所述第二功能件包括功能杆部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功能杆部的两端的梅花部以及手柄部,其中,所述主体部套接在所述功能杆部上,并所述梅花部能够由所述套筒部所在的一端露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调整工具有效节省了交叉更换工具的时间,工位调较用时效率能够提升30%以上。以上。以上。


技术研发人员:赵洪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02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