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通径高效率止回阀。
背景技术:
2.止回阀属自动阀类,又称逆止阀、单向阀、回流阀或隔离阀。升降式止回阀与截止阀结构类似,仅缺少带动阀瓣的阀杆。止回阀常用作抽水装置的底阀,可以阻止水的回流。止回阀与截止阀组合使用,可起到安全隔离的作用。阀瓣运动方式分为升降式和旋启式。
3.旋启式止回阀依靠水泵开启后,通过流体压力将阀瓣旋启顶开,阀瓣全开角度为60
°
,达不到全通径输送介质,使流量大大减少,并且输送介质的整个过程中阀瓣都是依靠输送介质的压力处于悬浮状态,由此造成流体阻力很大,水泵频繁供水,电耗高。而升降式止回阀通过流体压力将阀瓣向上顶开,由于阀瓣行程短,造成过流面积小,严重影响流量。且现有的止回阀内部结构、管路通常较为复杂,生产成本高,维护难度大,零件中常包括弹簧、胶套、膜片等易损件,使得阀门需要较频繁的维护,便利性和经济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全通径高效率止回阀,其内部结构简单,生产及维护难度小,利用水压驱动阀瓣,无弹簧、膜片、胶套等易损件,维护周期、使用寿命较长,阀瓣对流体的阻力小,可达到全通径输送介质,流动效率较高,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通径高效率止回阀,包括阀体及位于阀体左右两端的出水口和进水口,出水口和进水口的中轴线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部设置有流体通道,流体通道的横截面积大于出水口和进水口的横截面积,流体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安装块,安装块上横向设置有通孔,通孔内滑动设置有阀瓣,所述阀瓣包括阀杆、设置在阀杆左右两端的驱动板和止回板,阀瓣为横截面呈“h”字形的回转体,阀杆的中轴线与出水口和进水口的中轴线重合,止回板可完全堵塞进水口。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水口和进水口的外端设置有安装法兰,安装法兰上设置有连接孔。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板和止回板为直径大于出水口和进水口直径的圆盘,驱动板接近出水口,止回板接近进水口。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板上设置有流通孔,流通孔的数量为四个,绕驱动板的中轴线等角度阵列。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板接近出水口的端面上转动设置有单向板,单向板的安装转轴位于其顶部,单向板覆盖在流通孔处。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阀杆上沿其轴向设置有导向槽,安装块的通孔内对应设置有导向块。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全通径高效率止回阀,其内部结构
简单,生产及维护难度小,利用水压驱动阀瓣,无弹簧、膜片、胶套等易损件,维护周期长,使用寿命较长,阀瓣对流体的阻力小,可达到全通径输送介质,流动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反向流动状态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向流动状态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阀瓣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阀体、2进水口、3出水口、4流体通道、5阀瓣、51阀杆、52止回板、53驱动板、54流通孔、55单向板、56导向槽、6安装块、7安装法兰、8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全通径高效率止回阀,包括阀体1及位于阀体1左右两端的出水口3和进水口2,出水口3和进水口2的中轴线重合,该阀体1横向安装,出水口3和进水口2的外端设置有安装法兰7,安装法兰7上设置有连接孔8,用于将阀门与管道进行连接,阀体1内部设置有流体通道4,流体通道4的横截面积大于出水口3和进水口2的横截面积,可达到全通径输送介质,流动效率较高,流体通道4的内壁上设置有安装块6,安装块6上横向设置有通孔,通孔内滑动设置有阀瓣5;
18.阀瓣5包括阀杆51、设置在阀杆51左右两端的驱动板53和止回板52,阀瓣5为横截面呈“h”字形的回转体,阀杆51的中轴线与出水口3和进水口2的中轴线重合,驱动板53和止回板52为直径大于出水口3和进水口2直径的圆盘,驱动板53接近出水口3,止回板52接近进水口2,止回板52可完全堵塞进水口2,如图2所示,当流体正向流动时,止回板52被推开,经流体通道4流向出水口3,如图3所示,当流体反向流动时,驱动板53被流体推动,进而驱动止回板52靠近进水口2,最终堵塞进水口2,达到止回目的,由此可见,阀瓣5利用水压驱动,无弹簧、膜片、胶套等易损件,维护周期长,使用寿命较长,阀瓣5对流体的阻力小,可达到全通径输送介质,流动效率较高,驱动板53上设置有流通孔54,流通孔54的数量为四个,绕驱动板53的中轴线等角度阵列,流通孔54用于提高流体通径,驱动板53接近出水口3的端面上转动设置有单向板55,单向板55的安装转轴位于其顶部,单向板55覆盖在流通孔54处,单向板55可被正向流动的流体顶开,流体可经过流通孔54,达到提高流体通径的目的,当流通反向流动时,单向板44会在重力作用下关闭,使得反向流体可最大效率的推动驱动板53,阀杆51上沿其轴向设置有导向槽56,安装块6的通孔内对应设置有导向块,以保证单向板55的安装转轴位于其顶部,进而保证单向板55的使用效果。
1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全通径高效率止回阀,包括阀体(1)及位于阀体(1)左右两端的出水口(3)和进水口(2),出水口(3)和进水口(2)的中轴线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内部设置有流体通道(4),流体通道(4)的横截面积大于出水口(3)和进水口(2)的横截面积,流体通道(4)的内壁上设置有安装块(6),安装块(6)上横向设置有通孔,通孔内滑动设置有阀瓣(5);所述阀瓣(5)包括阀杆(51)、设置在阀杆(51)左右两端的驱动板(53)和止回板(52),阀瓣(5)为横截面呈“h”字形的回转体,阀杆(51)的中轴线与出水口(3)和进水口(2)的中轴线重合,止回板(52)可完全堵塞进水口(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通径高效率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3)和进水口(2)的外端设置有安装法兰(7),安装法兰(7)上设置有连接孔(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通径高效率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53)和止回板(52)为直径大于出水口(3)和进水口(2)直径的圆盘,驱动板(53)接近出水口(3),止回板(52)接近进水口(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通径高效率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53)上设置有流通孔(54),流通孔(54)的数量为四个,绕驱动板(53)的中轴线等角度阵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通径高效率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53)接近出水口(3)的端面上转动设置有单向板(55),单向板(55)的安装转轴位于其顶部,单向板(55)覆盖在流通孔(54)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通径高效率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51)上沿其轴向设置有导向槽(56),安装块(6)的通孔内对应设置有导向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通径高效率止回阀,包括阀体及位于阀体左右两端的出水口和进水口,出水口和进水口的中轴线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部设置有流体通道,流体通道的横截面积大于出水口和进水口的横截面积,流体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安装块,安装块上横向设置有通孔,通孔内滑动设置有阀瓣,所述阀瓣包括阀杆、设置在阀杆左右两端的驱动板和止回板,阀瓣为横截面呈“H”字形的回转体,本全通径高效率止回阀,其内部结构简单,生产及维护难度小,利用水压驱动阀瓣,无弹簧、膜片、胶套等易损件,维护周期长,使用寿命较长,阀瓣对流体的阻力小,可达到全通径输送介质,流动效率较高。流动效率较高。流动效率较高。
技术研发人员:华爱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中南铜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3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