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锈配重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6  180



1.本实用新型涉及配重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防锈配重轮的改进。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变快,工作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许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为了改善自身健康状态,人们越来越重视健身运动,由于运动时间和场所限制,人们常常选择跑步机、力量器械、运动单车等简单运动器材在家中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在各项有氧运动当中,力量器械、运动单车等因为运动方式简单倍受人们的喜欢,力量器械有哑铃、杠铃等,其主要组件为配重轮,哑铃、杠铃通过选择不同重量规格的配重轮来实现不同重量配比,运动单车也可通过选择不同重量配重轮实现不同运动强度的需求。
3.现有的配重轮的较多采用电镀的方式对整体进行防锈,但是成本较高,划伤表面后同样会生锈,且较外观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提供一种新型防锈配重轮,它通过在铝包边的左右两端设有弧形过渡结构,使得铝包边的两端下压紧扣后消除铝包边与配重轮之间存在高度差,从而使得防锈膜能够完全贴合铝包边与配重轮的连接处形成保护,避免配重轮生锈,同时更为美观。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括配重轮1、铝包边2、防锈膜3,所述配重轮1的外圈设有铝包边2,配重轮1的两侧设有防锈膜3,配重轮1的外圈中间设有定位卡环11,铝包边2的中间底部设有定位卡槽21,定位卡槽21的左右两边均设有弯折槽22,铝包边2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弧面过渡结构23。
6.所述配重轮1的两侧均设有锁紧卡环12。锁紧卡环12用于配合锁紧卡槽24配合使用。
7.所述铝包边2的底面两端均设有锁紧卡槽24。锁紧卡槽24用于与锁紧卡环12卡合固定。
8.所述弧面过渡结构23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
°‑
50
°

9.所述防锈膜3的厚度为0.1-0.3mm。
1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铝包边2对配重轮1的外圈进行包裹保护,通过定位卡环11配合定位卡槽21,使得铝包边2能够定位进行包裹,避免包裹时出现错位情况,导致包裹准确,然后将铝包边2的两端下压,通过弯折槽22使得铝包边2的两端能够与配重轮1贴合,然后通过锁紧卡环12配合锁紧卡槽24使得铝包边2的两端能够与配重轮1连接固定,避免铝包边2与配重轮1连接不牢固产生缝隙,导致防锈效果降低,然后通过弧面过渡结构23使得铝包边2与配重轮1的连接处消除高度差,从而使得防锈膜3能够完全贴合覆盖铝包边2与配重轮1的连接处进行保护,避免配重轮生锈,提高使用寿命。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通过在铝包边的左右两端设有
弧形过渡结构,使得铝包边的两端下压紧扣后消除铝包边与配重轮之间存在高度差,从而使得防锈膜能够完全贴合铝包边与配重轮的连接处形成保护,避免配重轮生锈,防锈膜还能印制各种图案更为美观。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铝包边2的展开图。
16.附图标记说明:配重轮1、定位卡环11、锁紧卡环12、铝包边2、定位卡槽21、弯折槽22、弧面过渡结构23、锁紧卡槽24、防锈膜3。
具体实施方式
17.参看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配重轮1、铝包边2、防锈膜3,所述配重轮1的外圈设有铝包边2,铝包边2用于保护配重轮1的外圈,配重轮1的两侧设有防锈膜3,防锈膜3用于保护配重轮1侧边防锈,同时防锈膜3还可印制不同图案提升了配重轮的整体美观度,配重轮1的外圈中间设有定位卡环11,定位卡环11起到定位导向安装作用,提高安装效率,铝包边2的中间底部设有定位卡槽21,定位卡槽21的左右两边均设有弯折槽22,铝包边2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弧面过渡结构23。
18.所述配重轮1的两侧均设有锁紧卡环12。锁紧卡环12用于配合锁紧卡槽24配合使用。
19.所述铝包边2的底面两端均设有锁紧卡槽24。锁紧卡槽24用于与锁紧卡环12卡合固定。
20.所述弧面过渡结构23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
°‑
50
°
。根据配重轮尺寸调节弧面过度范围可以更好的适用不同型号的配重轮。
21.所述防锈膜3的厚度为0.1-0.3mm。
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铝包边2对配重轮1的外圈进行包裹保护,通过定位卡环11配合定位卡槽21,使得铝包边2能够定位进行包裹,避免包裹时出现错位情况,导致包裹准确,然后将铝包边2的两端下压,通过弯折槽22使得铝包边2的两端能够与配重轮1贴合,然后通过锁紧卡环12配合锁紧卡槽24使得铝包边2的两端能够与配重轮1连接固定,避免铝包边2与配重轮1连接不牢固产生缝隙,导致防锈效果降低,然后通过弧面过渡结构23使得铝包边2与配重轮1的连接处消除高度差,从而使得防锈膜3能够完全贴合覆盖铝包边2与配重轮1的连接处进行保护,避免配重轮生锈,防锈膜还能使用各种图案更为美观。
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通过在铝包边的左右两端设有弧形过渡结构,使得铝包边的两端下压紧扣后消除铝包边与配重轮之间存在高度差,从而使得防锈膜能够完全贴合铝包边与配重轮的连接处形成保护,避免配重轮生锈,防锈膜还
能印制各种图案更为美观。
24.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防锈配重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配重轮(1)、铝包边(2)、防锈膜(3),所述配重轮(1)的外圈设有铝包边(2),配重轮(1)的两侧设有防锈膜(3),配重轮(1)的外圈中间设有定位卡环(11),铝包边(2)的中间底部设有定位卡槽(21),定位卡槽(21)的左右两边均设有弯折槽(22),铝包边(2)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弧面过渡结构(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防锈配重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轮(1)的两侧均设有锁紧卡环(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防锈配重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包边(2)的底面两端均设有锁紧卡槽(2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防锈配重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过渡结构(23)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
°‑
50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防锈配重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锈膜(3)的厚度为0.1-0.3mm。

技术总结
一种新型防锈配重轮,它涉及配重轮技术领域。它包括配重轮、铝包边、防锈膜,所述配重轮的外圈设有铝包边,配重轮的两侧设有防锈膜,配重轮的外圈中间设有定位卡环,铝包边的中间底部设有定位卡槽,定位卡槽的左右两边均设有弯折槽,铝包边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弧面过渡结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通过在铝包边的左右两端设有弧形过渡结构,使得铝包边的两端下压紧扣后消除铝包边与配重轮之间存在高度差,从而使得防锈膜能够完全贴合铝包边与配重轮的连接处形成保护,避免配重轮生锈,防锈膜还能印制各种图案更为美观。观。观。


技术研发人员:卢汉燊 涂勇章 魏俊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龙岩市三阳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11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