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低泄流水对下游冲击力的水利工程护坡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6  172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降低泄流水对下游冲击力的水利工程护坡装置。


背景技术:

2.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
3.现有的护坡装置在进行使用时,不仅不能降低泄流水对下游的冲击力,而且当出现干旱季节时,无法对坡面种植的植物进行灌溉,很容易导致植物枯死,从而导致坡面的水土流失比较严重,降低了护坡装置防护效果。
4.因此,发明一种可降低泄流水对下游冲击力的水利工程护坡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降低泄流水对下游冲击力的水利工程护坡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护坡装置防护效果较差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降低泄流水对下游冲击力的水利工程护坡装置,包括坡体,所述坡体的坡面设置有土壤层,所述土壤层的一侧设置有植被层,所述土壤层的底部设置有阶梯部,且阶梯部的顶部安装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的顶部开设有开口,且开口的内部安装有挡尘网,所述坡体的内部开设有蓄水腔,所述蓄水箱的底部安装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蓄水腔连通,所述坡体的顶部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口安装有条形管,所述条形管的一侧安装有多个喷头,所述水泵的进水口安装有水管,所述水管的一端与蓄水腔连通,所述蓄水腔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贯穿坡体、并延伸至坡体的外部,且第二连接管位于坡体外部的一端安装有进水罩,所述进水罩的一侧安装有拦截机构。
7.优选的,所述蓄水腔的顶部安装有多个分流管,多个所述分流管的一端均贯穿土壤层、并延伸至植被层的一侧,且多个分流管位于植被层的一端均安装有拦截网。
8.优选的,所述拦截机构包括开设在进水罩两侧内壁的空腔和安装在两个空腔内部的两个气压缸,两个所述气压缸的伸长端均安装有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的一侧均安装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均贯穿空腔、并延伸至空腔的外部,且两个连接杆位于空腔外部的一端共同安装有过滤网。
9.优选的,多个所述分流管与第一连接管上均安装有阀门。
10.优选的,所述蓄水箱的一侧安装有加固层,且加固层的一侧与坡体的坡面固接。
11.优选的,所述坡体的底部安装有防护网,且防护网位于加固层的一侧。
1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3.1、当坡顶有水流时,水流会通过多个分流管流入到蓄水腔的内部,而且通过设有的拦截网可以避免杂质和泥土进入到分流管中,造成分流管的堵塞,流入到蓄水腔内部的水会通过第二连接管和进水罩流入到河道中,从而可以将水进行第一次分流,经过第一次分流之后的水流会沿着坡面流入到蓄水箱的内部,流入到蓄水箱内部的水会通过第一连接管流入到蓄水腔的内部,然后再通过第二连接管和进水罩流入到河道中,这样经过两次分流,充分减少了上游的水量,从而降低了泄水流对下游的冲击力。
14.2、在气候干旱时,水泵会将河道中的水通过进水罩抽入到蓄水腔的内部,抽入蓄水腔内部的水会通过水管进入到条形管中,进入到条形管中的水会通过多个喷头喷洒出来,这样可以对坡面的植被进行浇水,解决了在干旱季节无法对坡面种植的植物进行灌溉的问题,从而降低了坡面的水土流失,提高了护坡装置防护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坡体;2、土壤层;3、水泵;4、条形管;5、喷头;6、水管;7、蓄水腔;8、分流管;9、蓄水箱;10、第一连接管;11、挡尘网;12、加固层;13、第二连接管;14、进水罩;15、防护网;16、植被层;17、拦截网;18、空腔;19、气压缸;20、限位板;21、连接杆;22、过滤网;23、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可降低泄流水对下游冲击力的水利工程护坡装置,包括坡体1,坡体1的坡面设置有土壤层2,土壤层2的一侧设置有植被层16,土壤层2的底部设置有阶梯部,且阶梯部的顶部安装有蓄水箱9,蓄水箱9的顶部开设有开口,且开口的内部安装有挡尘网11,坡体1的内部开设有蓄水腔7,蓄水箱9的底部安装有第一连接管10,第一连接管10的一端与蓄水腔7连通,坡体1的顶部安装有水泵3,水泵3的出水口安装有条形管4,条形管4的一侧安装有多个喷头5,水泵3的进水口安装有水管6,水管6的一端与蓄水腔7连通,蓄水腔7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连接管13,第二连接管13的一端贯穿坡体1、并延伸至坡体1的外部,且第二连接管13位于坡体1外部的一端安装有进水罩14,进水罩14的一侧安装有拦截机构,当坡顶有水流时,水流会通过多个分流管8流入到蓄水腔7的内部,而且通过设有的拦截网17可以避免杂质和泥土进入到分流管8中,造成分流管8的堵塞,流入到蓄水腔7内部的水会通过第二连接管13和进水罩14流入到河道中,从而可以将水进行第一次分流,经过第一次分流之后的水流会沿着坡面流入到蓄水箱9的内部,流入到蓄水箱9内部的水会通过第一连接管10流入到蓄水腔7的内部,然后再通过第二连接管13和进水罩14流
入到河道中,这样经过两次分流,充分减少了上游的水量,从而降低了泄水流对下游的冲击力。
22.如图1-4所示,蓄水腔7的顶部安装有多个分流管8,多个分流管8的一端均贯穿土壤层2、并延伸至植被层16的一侧,且多个分流管8位于植被层16的一端均安装有拦截网17,拦截机构包括开设在进水罩14两侧内壁的空腔18和安装在两个空腔18内部的两个气压缸19,两个气压缸19的伸长端均安装有限位板20,两个限位板20的一侧均安装有连接杆21,两个连接杆21的一端均贯穿空腔18、并延伸至空腔18的外部,且两个连接杆21位于空腔18外部的一端共同安装有过滤网22,在气候干旱时,气压缸19会带动过滤网22向进水罩14的一侧进行移动,使过滤网22的一侧与进水罩14的一侧进行贴合,这样避免在进行抽水时,将河道中的杂物抽入到进水罩14的内部,导致出现堵塞的现象,多个分流管8与第一连接管10上均安装有阀门23,蓄水箱9的一侧安装有加固层12,且加固层12的一侧与坡体1的坡面固接,坡体1的底部安装有防护网15,且防护网15位于加固层12的一侧。
23.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当坡顶有水流时,水流会经过土壤层2和植被层16,经过土壤层2和植被层16水流会通过多个分流管8流入到蓄水腔7的内部,而且,通过设有的拦截网17可以避免杂质和泥土进入到分流管8中,造成分流管8的堵塞,流入到蓄水腔7内部的水会通过第二连接管13和进水罩14流入到河道中,此时,过滤网22与进水罩14处于一种相分离的状态,这样可以将水进行第一次分流,经过第一次分流之后的水流会沿着坡面流入到蓄水箱9的内部,流入到蓄水箱9内部的水会通过第一连接管10流入到蓄水腔7的内部,然后再通过第二连接管13和进水罩14流入到河道中,这样经过两次分流,充分降低了泄水流对下游的冲击力,在气候干旱时,可以启动水泵3,关闭阀门23,同时,气压缸19会带动过滤网22向进水罩14的一侧进行移动,使过滤网22的一侧与进水罩14的一侧进行贴合,这样避免在进行抽水时,将河道中的杂物抽入到进水罩14的内部,导致出现堵塞的现象,水泵3将河道中的水通过进水罩14抽入到蓄水腔7的内部,抽入蓄水腔7内部的水会通过水管6进入到条形管4中,进入到条形管4中的水会通过多个喷头5喷洒出来,这样可以对坡面的植被进行灌溉,解决了在干旱季节无法对坡面种植的植物进行灌溉,很容易导致植物枯死的问题,同时也降低了坡面的水土流失,提高了护坡装置防护效果。
2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