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科教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收放式培训桌。
背景技术:
2.目前大多数学校都为学生打造了会议室、阅览室、报告厅等用于科教的教学场所,在这些教学场所中培训桌经常出现。
3.参照图1,一般的培训桌包括桌面板1、设置在桌面板1下方的桌屉板2以及用于支撑桌面板1的桌腿3,桌屉板2悬空设置且与桌面板1底部之间留有间隙,桌屉板2主要用来承载学生书包等物件,桌屉板2和桌面板1与桌腿3之间均固定连接,多个培训桌整齐摆放在教学场所内。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当要清空教学场所的中间区域进行使用时,需将多个培训桌移动至角落墙壁处,培训桌的占用空间大,导致教学场所中间区域的使用空间不够。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扩大教学场所中间区域的使用空间,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收放式培训桌。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收放式培训桌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可收放式培训桌,包括桌面板、桌屉板和桌腿,桌屉板位于桌面板下方,所述桌面板与桌腿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桌面板收放状态的收放部,收放部与桌腿固定连接,收放部与桌面板转动连接,收放部还位于桌屉板和桌腿之间用于调节桌屉板的收放状态,收放部与桌屉板转动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收放部与桌面板和桌屉板均转动连接,实现了桌面板及桌屉板收放状态的可调节性,也实现了培训桌的可收放功能;在需要清空教学场所中间区域时,先将多个培训桌依次收起,然后移至角落墙壁处,进而缩减了培训桌的占用面积,达到扩大了教学场所中间区域的使用空间的效果。
9.可选的,所述桌面板和桌屉板之间设置有联动杆,联动杆两端分别与桌面板和桌屉板固定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联动杆两端分别与桌面板和桌屉板固定连接,实现了桌面板和桌屉板之间的联动,节省了对桌面板和桌屉板分别调节的步骤,提高了将培训桌收起的效率。
11.可选的,所述收放部与桌面板之间设置有卡杆,卡杆一端与桌面板转动连接,在桌面板位于收起和放展开的两种状态下时,卡杆远离桌面板的一端均与收放部卡接配合。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卡杆与桌面板转动连接,实现了卡杆位置角度的可调节性,并通过卡杆与收放部的卡接来实现对桌面板处于收放位置的锁定,提高了桌面板处于收放状态时的稳定性。
13.可选的,所述收放部上设置有收限位柱和放限位柱,收限位柱和放限位柱均与收
放部固定连接,当桌面板处于收起状态时,收限位柱与卡杆卡接配合,当桌面板处于放展状态时,放限位柱与卡杆卡接配合。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限位柱和放限位柱的设置,实现了卡杆分别在两个状态时与收放部的卡接,提高了卡杆与收放部卡接的便捷性;同时收限位柱和放限位柱对卡接位置进行精准定位。
15.可选的,所述卡杆固定连接有按杆,按杆靠近卡杆一端与桌面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为按压受力端。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按杆与卡杆固定连接,按杆带动卡杆同步运动,又由于按杆与桌面板转动连接,利用对按杆的按压受力端施力带动卡杆发生转动,实现了卡杆与收放部之间发生的相对移动,同时提高了调节卡杆转动的便捷性。
17.可选的,所述收放部朝向桌屉板一侧固定设置有承载台,当桌面板处于放展状态时,桌面板底部与承载台上表面抵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桌面板底部与承载台上表面抵接,承载台对处于放状态的桌面板提供支撑,进一步提高了桌面板处于放状态时与收放部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19.可选的,所述承载台上表面与桌面板底部之间设置有防撞棉,防撞棉与桌面板底部固定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防撞棉设置在承载台上表面和桌面板底部之间,防撞棉缓解了桌面板与承载台之间的撞击力,对桌面板进行保护,延长了桌面板的使用寿命。
21.可选的,所述桌腿靠近桌面板转动轴线一侧设置有前挡板,前挡板与桌腿固定连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前挡板来遮挡桌屉板,提高培训桌的私密性,同时也对桌屉板上放置的书包等物品进行阻挡,减小书包等物品从桌屉板上掉落的概率。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收放部的设置,实现了桌面板及桌屉板收放状态的可调节性,也实现了培训桌的可收放功能;在需要清空教学场所中间区域时,先将多个培训桌依次收起,然后移至角落墙壁处,进而缩减了培训桌的占用面积,达到扩大了教学场所中间区域的使用空间的效果;
25.2.通过卡杆的设置,利用卡杆与收放部的卡接来实现对桌面板处于收放位置的锁定,提高了桌面板处于收放状态时的稳定性;
26.3.通过承载台的设置,对处于放状态的桌面板提供支撑,进一步提高了桌面板处于放状态时与收放部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背景技术中无收放功能培训桌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收放式培训桌处于放展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放展状态培训桌收放部的爆炸示意图;
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收放式培训桌处于收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桌面板;2、桌屉板;21、联动杆;3、桌腿;4、收放部;41、承载台;411、防撞棉;5、锁定装置;51、卡杆;511、卡槽;52、收限位柱;53、放限位柱;6、按杆;61、按压
受力端;7、前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可收放式培训桌。参照图2和图3,一种可收放式培训桌包括桌面板1、水平设于桌面板1下方的桌屉板2及竖直设于桌面板1下方的桌腿3,桌面板1与桌屉之间设置有收放部4,收放部4与桌面板1之间又设置有锁定装置5,桌面板1与桌屉板2固定连接。在需要对培训桌进行收纳时,利用收放部4将放展开的桌面板1转为收起状态,桌面板1带动桌屉板2同步收起,然后利用锁定装置5将桌面板1和桌屉板2的位置锁定。
34.参照图2,桌腿3沿桌面板1的长度方向设置,桌腿3为钢制桌腿3,同时表面采用防锈处理,坚固耐用,桌腿3顶端远离培训桌的学生使用侧,桌腿3底端带静音脚轮,脚轮具备抱锁功能。在培训桌处于放展状态进行使用时,锁住桌腿3底端的静音脚轮发生转动,使培训桌正常使用时稳定性;在将桌面板1和桌屉板2收起后,解锁桌腿3底端的静音脚轮,然后推动桌腿3,使桌腿3带动静音脚轮沿教学场所的地面滑动,方便了对培训桌的移动。
35.参照图2,桌面板1处于放展状态时为水平设置的长方形板,桌面板1采用三聚氰胺板台面,并具有耐腐、防水、放静音、易清洁的特点,桌面板1沿竖直方向向下可覆盖桌腿3;桌屉板2处于放展状态时也为水平设置的长方形板,桌屉板2的面积小于桌面板1面积,桌屉板2位于桌腿3顶端靠近使用侧方向,桌屉板2两端与桌面板1底端之间均设置有联动杆21,两个联动杆21均倾斜设置,联动杆21顶端与桌面板1固定连接,联动杆21底端向远离桌腿3顶端的方向倾斜至与桌面板1端面固定连接。在改变桌面板1收放状态的同时,桌面板1通过联动杆21的联动进而带动桌屉板2同步进行收放。
36.为了防止桌屉板2上的书包等物品从靠近桌腿3顶端的一侧掉落,参照图2,桌腿3远离桌屉板2一侧竖直且固定设置有前挡板7,前挡板7顶端与桌腿3顶端等高,前挡板7,且前挡板7沿水平方向设置的长度大小与桌腿3水平方向的长度大小相同。利用前挡板7对桌屉板2远离使用侧的一侧进行遮挡,防掉落的实用性高,同时保护了隐私。
37.参照图3和图4,收放部4设置有两个,两个收放部4分别固定设置在桌腿3顶部的两端面处,两个收放部4竖直设置设置在桌面板1下方,收放部4与桌面板1和桌屉板2均转动连接,桌面板1和桌屉板2的转动轴线均水平位于两个收放部4之间,且桌面板1和桌屉板2的转动轴线均位于靠近桌腿3顶部的一端。推动桌面板1朝向远离使用侧的方向沿轴线向上转动,桌面板1从水平展开状态转动至倾斜向下的收起状态,同时桌面板1带动桌屉板2同时转动。
38.参照图3和图4,收放部4靠近桌屉板2的侧壁固定设置有承载台41,承载台41的顶部表面水平设置,承载台41顶部表面与处于放展状态下的桌面板1底端抵接,且承载台41与桌面板1抵接处之间设置有防撞棉411,防撞棉411固定粘附在桌面板1底端。转动桌面板1将桌面板1放展开,在处于放展状态的位置处,桌面板1带动防棉与承载台41顶部表面抵接,缓冲了放展时桌面板1与承载台41之间的撞击,同时利用承载台41加强对桌面板1的支撑,使桌面板1的承重能力提升。
39.参照图3和图4,锁定装置5设置有一组,锁定装置5包括卡杆51、收限位柱52和放限位柱53,收限位柱52和放限位柱53均水平固定设置在收放部4上承载台41所在侧,收限位柱
52位于承载台41上方位置,放限位柱53位于承载台41底部位置,卡杆51一端与桌面板1转动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收限位柱52和放限位柱53卡接配合。
40.参照图4,卡杆51为圆弧状杆,卡杆51远离桌面板1一端靠近承载台41的侧壁开设有卡槽511,卡槽511贯穿卡杆51的两侧壁,卡槽511与收限位柱52和放限位柱53均卡接配合;参照图3,当桌面板1处于放展的水平状态时,卡杆51的卡槽511与放限位柱53卡接,此时卡杆51靠近承载台41的曲线侧壁与承载台41侧壁贴合;当桌面板1处于收起的倾斜状态时,卡杆51的卡槽511与收限位柱52卡接,此时卡杆51远离承载台41。
41.参照图4,桌面板1底端还设置有按杆6,按杆6一端与桌面板1底端转动连接且与卡杆51远离卡槽511的一端固定连接,按杆6的另一端为按压受力端61。
42.在需要将桌面板1收起时,先对按杆6的按压受力端61施向上的压力,按杆6发生转动,同时按杆6带动卡杆51转动着远离放限位柱53,在保持对按杆6按压的同时推动桌面板1转动,桌面板1带动卡杆51逐渐眼里放限位柱53,当桌面板1转动至收起位置时,松开对按杆6的按压施力,按杆6转动着恢复原状态,按杆6带动卡杆51转动至与收限位柱52卡接,操作方便省力。
43.同时实现了培训桌的可收放功能,在需要清空教学场所中间区域时,多个培训桌依次收起,缩减了培训桌的占用面积,达到扩大了教学场所中间区域的使用空间的效果。
44.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可收放式培训桌的实施原理为:在需要对培训桌进行收放操作时,对于放展开的培训桌,先向上按压按杆6的按压受力端61,以解除卡杆51与放限位柱53的卡接状态,然后推动桌面板1转动,直到桌面板1带动桌屉板2同步转动至收起状态的位置处时,松开对按杆6的施力,按杆6带动卡杆51与收限位柱52卡接,桌面板1处于收起状态的位置固定,收起操作完成;
45.对于收起的培训桌,也是先向上按压按杆6的按压受力端61,使卡杆51远离收限位柱52,然后向下转动桌面板1,直到桌面板1底端与承载台41顶端抵接,然后松开对按杆6的按压,使杆与放限位柱53的卡接,放展操作完成。
4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