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谷物烘干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式谷物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2.在谷物烘干技术领域中,采用不同结构形式的谷物烘干装置来实现谷物的高效烘干是众所周知的。在研究和实现谷物的高效烘干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谷物烘干装置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3.现有的装置都是加热空气对谷物进行烘干,而对谷物进行烘干后的空气余温较高,直接排放会造成浪费。
4.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循环式谷物烘干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循环式谷物烘干装置,其通过对烘干谷物后余温较高的空气进行循环回收利用,避免了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
6.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循环式谷物烘干装置,包括:干燥箱,其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储粮段、干燥段及出粮段;
7.进风模组,其与所述干燥段的一侧端相连通;
8.回风模组,其与所述干燥段的另一侧端相连通;以及
9.控制器,其分别与所述进风模组及所述回风模组电连接;
10.其中,所述进风模组包括:第一风机,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以及第一管道,其首末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风机的输出端及所述干燥段相连通;
11.所述回风模组包括:第二风机,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以及第三管道,其首末两端分别与所述干燥段及所述第二风机的输入端相连通;
12.所述第二风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管道相连通。
13.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14.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15.所述第一管道还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加热器的输入端相连通。
16.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管道上布置有第一开关阀,所述第二管道上布置有第二开关阀,所述第一开关阀与所述第二开关阀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17.优选的是,所述第三管道上布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18.优选的是,所述第二风机的输出端通过第四管道与大气相连通;
19.所述第二风机的输出端还通过第五管道与所述第一管道相连通。
20.优选的是,所述第四管道上布置有第三开关阀,所述第五管道上布置有第四开关阀;
21.所述第三开关阀及所述第四开关阀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22.优选的是,所述干燥段内部设置有烘干板,所述烘干板不少于两个,且每个所述烘干板沿竖直方向依次交错布置。
23.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烘干谷物后余温较高的空气进行循环回收利用,避免了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
24.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其中:
26.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循环式谷物烘干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可对形状和尺寸进行放大,并将在所有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29.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30.在下列描述中,诸如中心、厚度、高度、长度、前部、背部、后部、左边、右边、顶部、底部、上部、下部等用词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特别地,“高度”相当于从顶部到底部的尺寸,“宽度”相当于从左边到右边的尺寸,“深度”相当于从前到后的尺寸,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于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31.涉及附接、联接等的术语(例如,“连接”和“附接”)是指这些结构通过中间结构彼此直接或间接固定或附接的关系、以及可动或刚性附接的关系,除非以其他方式明确地说明。
3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结合图1的示出,可以看出,循环式谷物烘干装置,其包括:干燥箱11,其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储粮段111、干燥段112及出粮段113;进风模组12,其与所述干燥段112的一侧端相连通;回风模组13,其与所述干燥段112的另一侧端相连通;以及控制器,其分别与所述进风模组12及所述回风模组13电连接;
33.其中,所述进风模组12包括:第一风机121,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以及第一管道122,其首末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风机121的输出端及所述干燥段112相连通;
34.所述回风模组13包括:第二风机131,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以及第三管道132,其首末两端分别与所述干燥段112及所述第二风机131的输入端相连通;
35.所述第二风机13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管道122相连通。
36.可理解的是,所述控制器发送控制指令至所述第一风机121,以控制所述第一风机121启动,外界的空气在所述第一风机121的驱动下通过所述第一管道122输送至所述干燥箱11的干燥段111内,以对所述干燥段111内的谷物进行烘干操作;
37.所述控制器发送控制指令至所述第二风机131,以控制所述第二风机131启动,所述干燥箱11的干燥段111内对谷物进行烘干操作后空气在所述第二风机131的驱动下通过所述第三管道132排出,同时,第三管道132内的空气可通过所述第二风机131输送至所述第一管道122内循环利用。
38.进一步,所述第一管道122上设置有加热器123,所述加热器123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加热器123对所述第一管道122内的气流进行加热操作,以提升所述第一管道122内的气流对所述干燥段112内谷物的烘干效率。
39.进一步,所述第一管道122上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24,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24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40.所述第一管道122还通过第二管道125与所述加热器123的输入端相连通。
41.所述第一管道122上布置有第一开关阀1221,所述第二管道125上布置有第二开关阀1251,所述第一开关阀1221与所述第二开关阀1251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42.可理解的是,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24对所述第一管道122内由所述加热器123加热后的气流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
43.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24监测到气流的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24将反馈信号传递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到反馈信号后根据反馈结果发送控制指令至所述第一开关阀1221与所述第二开关阀1251,以控制所述第一开关阀1221开启,所述第二开关阀1251关闭,经所述加热器123加热后的气流通过所述第一管道122进入所述干燥箱11的干燥端112对谷物进行烘干操作;
44.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24监测到气流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24将反馈信号传递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到反馈信号后根据反馈结果发送控制指令至所述第一开关阀1221与所述第二开关阀1251,以控制所述第一开关阀1221关闭,所述第二开关阀1251开启,经所述加热器123加热后的气流通过所述第二管道125回至所述加热器123进行再次加热。
45.进一步,所述第三管道132上布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33,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13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33对所述第三管道132内的气流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
46.进一步,所述第二风机131的输出端通过第四管道134与大气相连通;
47.所述第二风机131的输出端还通过第五管道135与所述第一管道122相连通。
48.所述第四管道134上布置有第三开关阀1341,所述第五管道135上布置有第四开关阀1351;所述第三开关阀1341及所述第四开关阀1351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49.可理解的是,当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33监测到所述第三管道132内的气流高于设定温度时,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33将反馈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到反馈信号后根据反馈结果发送控制指令至所述第三开关阀1341及所述第四开关阀1351,以控制所述第三开关阀1341关闭,所述第四开关阀1351开启,所述第三管道132内气流在所述第二风机131的驱动下通过第五管道135回流至所述第一管道122以再次利用;
50.当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33监测到所述第三管道132内的气流低于设定温度时,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33将反馈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到反馈信号后根据反馈结果发送控制指令至所述第三开关阀1341及所述第四开关阀1351,以控制所述第三开关阀1341开启,所述第四开关阀1351关闭,所述第三管道132内气流在所述第二风机131的驱动下通过第四管道134排放至大气中。
51.进一步,所述干燥段112内部设置有烘干板114,所述烘干板114不少于两个,且每个所述烘干板114沿竖直方向依次交错布置。
52.可理解的是,通过设置多个所述烘干板114,以使得所述干燥段112内的谷物在所述烘干板114上流通,以延长谷物在所述干燥段112内的烘干时间,使得谷物烘干的更彻底。
53.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管道122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分管道1221,每个所述第一分管道1221均与所述干燥段112相连通;
54.所述第三管道132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分管道1321,每个所述第二分管道1321均与所述干燥段112相连通,
55.每个所述第一分管道1221及每个第二分管道1321分别位于相邻两所述烘干板114之间,进而提升谷物的烘干效率。
56.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的。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57.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