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植树造林树木移栽的保水保土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6  197



1.本实用新型涉及树木移植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植树造林树木移栽的保水保土装置。


背景技术:

2.树苗在移栽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给树苗供应养分和水分,通常会在树苗的根部预留一部分土壤(俗称土球),然而现有技术中缺少能够有效对移植树苗的根部土壤进行保护的装置,比较常见的是使用草绳对根部土球进行缠绕,这种方式只能防止土球崩裂,但是在树苗需要长距离运输时,上述方式会导致土球很快失去水分,并且土球也容易崩裂成碎土与树苗的根部分离开。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植树造林树木移栽的保水保土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水保土效果好,操作简单,补水方便的用于植树造林树木移栽的保水保土装置。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植树造林树木移栽的保水保土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固定安装有海绵垫,所述箱体的顶部铰接安装有第一封盖和第二封盖;所述第一封盖和第二封盖的顶部设置有两组固定机构,任意一组所述固定机构均包括第二固定块、插销、插块、插孔、两个穿行口和两个锁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封盖的顶部,所述插销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块上,所述插块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封盖的顶部,所述插孔开设在所述插块上,所述插销贯穿两个所述插孔并与两个所述插孔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穿行口均开设在所述第二固定块上,且两个所述穿行口均与所述插孔相连通,两个所述锁定块均设置在所述插销上,且两个所述锁定块与两个所述穿行口相适配。
6.优选的,所述第一封盖和第二封盖上均开设有半圆口,两个所述半圆口内均固定安装有橡胶垫。
7.优选的,所述第二封盖上开设有注水口,所述第二封盖的底部设置有堵板,所述堵板位于所述注水口的正下方。
8.优选的,所述第二封盖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固定块,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上均转动安装有转动轴,两个所述转动轴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所述堵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转动轴上均套设有扭簧,两个所述扭簧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扭簧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所述堵板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块上开设有圆滑孔,所述插销贯穿所述圆滑孔并与所述圆滑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插销远离所述插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手轮。
10.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防滑凸起,多个所述防滑凸起均匀分布。
11.优选的,所述第一封盖和第二封盖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两个把手。
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植树造林树木移栽的保水保土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植树造林树木移栽的保水保土装置,通过箱体和海绵垫的设置,能够对移植树苗的根部进行保护,通过第一封盖、第二封盖和两组固定机构的设置,能够对箱体进行封盖,使树苗的根部处于一个相对较为密封的环境,从而能够大大减缓水分的蒸发,同时树苗根部的土壤也难以外流,整体的保水保土效果可靠;通过注水口、堵板、第一固定块、转动轴、扭簧等结构的设置,常态下堵板将注水口进行封堵,避免水分和突然外流,当需要向树苗根部进行补水时,无需打开封盖即可让使用者很方便的向箱体内补充水分,整体操作方便简单。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植树造林树木移栽的保水保土装置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图;
15.图2为图1中所示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图2所示的堵板的仰视剖视图;
17.图4为图1所示的第一封盖和第二封盖的俯视图;
18.图5为图4所示的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图5所示的插块的左视图。
20.图中标号:1、箱体;2、海绵垫;3、第一封盖;4、第二封盖;5、注水口;6、堵板;7、第一固定块;8、转动轴;9、扭簧;10、第二固定块;11、插销;12、插块;13、插孔;14、穿行口;15、锁定块;16、手轮。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2.请结合参阅图1-图6,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植树造林树木移栽的保水保土装置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图;图2为图1中所示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堵板的仰视剖视图;图4为图1所示的第一封盖和第二封盖的俯视图;图5为图4所示的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图5所示的插块的左视图,在本实施例中,用于植树造林树木移栽的保水保土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为圆形,所述箱体1内固定安装有海绵垫2,海绵垫2可以存储水分,在树苗需要长距离移栽时,可提前将海绵垫2内浸入一部分水,并且对树苗的根部具有缓冲保护效果,所述箱体1的顶部铰接安装有第一封盖3和第二封盖4,第一封盖3和第二封盖4可以分别向两侧打开,两者均为半圆形,两者上均开设有半圆口,两个半圆口构成一个圆口,树干位于圆口中,两个所述半圆口内均固定安装有橡胶垫,橡胶垫可发生形变,其内弧面能与树干紧密接触,避免树干与圆口之间的间隙过大;为了避免第一封盖3和第二封盖4受力后自动打开,所述第一封盖3和第二封盖4的顶部设置有两组固定机构,任意一组所述固定机构均包括第二固定块10、插销11、插块12、插孔13、两个穿行口14和两个锁定块15,所述第二固定块10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封盖4的顶部,所述插销11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
块10上,所述插块12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封盖3的顶部,所述插孔13开设在所述插块12上,所述插销11贯穿两个所述插孔13并与两个所述插孔13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穿行口14均开设在所述第二固定块10上,且两个所述穿行口14均与所述插孔13相连通,两个所述锁定块15一体成型在所述插销11上,且两个所述锁定块15与两个所述穿行口14相适配,在插入插销11的过程中,通过转动插销11使两个锁定块15分别与两个穿行口14对齐,然后向左推动插销11可使两个锁定块15会分别穿过对应的穿行口14,之后在转动插销11一定的角度,使两个锁定块15与两个穿行口14形成错位,这样能够限制插销11向右进行复位滑动,继而使第一封盖3和第二封盖4无法被打开。
24.为了能够在有需要时向箱体1内的树苗根部进行补水,所述第二封盖4上开设有注水口5,为了避免树苗根部的土以及箱体1内的水汽从注水口5流出,所述第二封盖4的底部设置有堵板6,所述堵板6位于所述注水口5的正下方,在不进行补水时,堵板6的顶部与第二封盖4的顶部相贴合,实现对注水口5的封堵。
25.为了保证堵板6在常态下与第二封盖4忒和,并且在注水的时候能够将堵板6逆时针转动来打开注水口5,所述第二封盖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固定块7,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7上均转动安装有转动轴8,两个所述转动轴8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所述堵板6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转动轴8上均套设有扭簧9,两个所述扭簧9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7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扭簧9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所述堵板6固定连接。
26.所述第二固定块10上开设有圆滑孔,所述插销11贯穿所述圆滑孔并与所述圆滑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插销11远离所述插块1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手轮16,通过手轮16的设置能够使相关操作者更方便转动或推拉插销11。
27.所述箱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防滑凸起,多个所述防滑凸起均匀分布,多个防滑凸起能够进入到土壤中,在放入树苗的过程中,能够避免箱体1轻易发生移动。
28.为了方便操作者将两个封盖打开,所述第一封盖3和第二封盖4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两个把手。
29.本实施例中:
30.初始状态下,第一封盖3和第二封盖4均处于打开状态,方便树苗的根部进入到箱体1中,树苗放置好以后,依次向上转动第一封盖3和第二封盖4,两个半圆口卡在树干的周围,两个半圆口内的橡胶垫可与树干紧密接触,然后依次转动两个两个手轮16,手轮16带动插销11转动,从而能够使插销11上的两个锁定块15与对应的穿行口14对齐,然后向左推动手轮16,插销11会穿过插孔13,这一过程中,两个锁定块15也穿过对应的穿行口14并最终运动到插块12的左侧,然后再转动手轮16约90
°
,参照图6,两个锁定块15分别与两个穿行口14形成错位,从而限制插销11向右做复位滑动,这样,便使得第一封盖3和第二封盖4形成相互限制,两者都无法打开,两个盖板构成一个圆形封盖,使箱体1的内部处于一个相对较为密封的状态,能够很好的避免树苗根部的土壤过快挥发,海绵垫2给树苗根部形成缓冲保护,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树苗根部土球因颠簸而崩裂,即使发生了崩裂,由于箱体1由第一封盖3和第二封盖4进行了封堵,所以碎土也难以向外洒出;
31.在树苗需要长时间的运输时,海绵垫2内可提前浸入一部分水,以便维持树苗更长的水分供需,当水分不足时,相关人员可通过注水口5定时的向箱体1内进行补水,无需打开第一封盖3和第二封盖4,补水时,将水管的前端通过注水口5向下插入,堵板6受到抵触后,
会自动的发生逆时针转动,从而使注水口5打开,堵板6逆时针转动的过程中两个扭簧9会存储一定的扭力,当注水完毕后水管拔出时,在两个扭簧9的扭力下,堵板6会重新复位并与第二封盖4接触,实现对注水口5的重新封堵。
3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植树造林树木移栽的保水保土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植树造林树木移栽的保水保土装置,通过箱体1和海绵垫2的设置,能够对移植树苗的根部进行保护,通过第一封盖3、第二封盖4和两组固定机构的设置,能够对箱体1进行封盖,使树苗的根部处于一个相对较为密封的环境,从而能够大大减缓水分的蒸发,同时树苗根部的土壤也难以外流,整体的保水保土效果可靠;通过注水口5、堵板6、第一固定块7、转动轴8、扭簧9等结构的设置,常态下堵板6将注水口5进行封堵,避免水分和突然外流,当需要向树苗根部进行补水时,无需打开封盖即可让使用者很方便的向箱体1内补充水分,整体操作方便简单。
3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结构和附图主要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描述,在该设计原理的技术上,装置的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等的设置并没有完全描述清楚,而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上述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可清楚获知其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的具体。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