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装配辅助装置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汽车转向器组装锁紧机构。
背景技术:
2.转向器的作用是把来自转向盘的转向力矩和转向角进行适当的变换,再输出给转向拉杆机构,从而使汽车转向,所以转向器本质上就是减速传动装置。转向器有多种类型,如齿轮齿条式、循环球式、蜗杆曲柄直销式,动力转向器等。
3.现有的汽车转向器的横拉杆组装锁紧机构存在有不足之处,其一为在对汽车转向器横拉杆进行组装或者维修时,需要对横拉杆进行固定,目前一般都是通过螺丝刀锁入螺丝至工作台上以对横拉杆的位置进行固定,拆卸时则需要再将通过螺丝刀将螺丝卸出,十分的费时费力;其二为横拉杆的型号多种多样,目前横拉杆组装锁紧机构难以兼容多种型号的横拉杆,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转向器组装锁紧机构。
5.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汽车转向器组装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锁紧机构包括有工作台、夹持组件和控制组件;
7.所述工作台用于放置待组装的转向器和横拉杆;
8.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有两移动座,两所述移动座连接在所述工作台上对应的两侧滑动,且两所述移动座滑动至将转向器的横拉杆夹持固定;
9.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有连杆、连接件和驱动缸,所述夹持组件中对应的两所述移动座的底部均枢接有所述连杆,两所述连杆远离所述移动座的一端均枢接至所述连接件,所述驱动缸固定在所述工作台内驱动所述连接件竖直上下的移动。
10.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工作台上在放置转向器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夹持组件,且两所述夹持组件均连接所述连杆和所述连接件;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两所述夹持组件下的所述连接件,所述驱动缸驱动所述传动杆竖直上下的移动,带动两所述连接件竖直上下的移动。
11.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工作台内部的两端均固定有导向柱,所述传动杆的两端均固定有导向套,两所述导向套分别适配嵌套在两所述导向柱外滑动。
12.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驱动缸为电动推杆,该电动推杆的伸缩杆的上端和所述传动杆固定连接。
13.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工作台在放置所述转向器的两端均设有贯穿的让位孔,所述连杆穿过所述让位孔和所述连接件、所述移动座连接;工作台在所述让位孔的两侧均固定有滑轨,所述移动座的底部两侧均固定有滑块,两所述滑块分别和所述让位孔两侧的
所述滑轨适配滑动连接。
14.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移动座内还连接有上下滑动的夹持件,所述夹持件朝向所述工作台中间的一面为弧形的表面,两所述移动座通过两所述夹持件的弧形表面转向器的横拉杆夹持固定。
15.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移动座上设有螺纹孔,该螺纹孔适配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自上而下的穿入所述螺纹孔后,调节螺栓的端部轴向固定的连接在所述夹持件上转动。
16.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调节螺栓的端部嵌套有限位套,且调节螺栓在所述限位套的底部连接外卡簧,所述外卡簧限制所述限位套无法向所述调节螺栓下移动;所述夹持件上端的端面设有内凹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套嵌入该限位槽内,且所述限位槽的内侧环面在所述限位套上装配有内卡簧,所述内卡簧限制所述限位套无法向所述限位槽外移动。
17.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在通过本实用新型组装转向器时,可将横拉杆放置在工作台一端的两所述移动座之间,再通过控制所述驱动缸带动所述连接件向下移动,带动其两侧的所述连杆上端向所述工作台的中间摆动,从而两所述移动座向横拉杆移动,以实现两所述移动座上的所述夹持件将横拉杆夹持固定。此过程中两所述移动座的间距是可以控制的,因此使本实用新型可兼容多种不同型号的横拉杆,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18.另外,在完成组装后,还可通过控制所述驱动缸带动所述连接件向上移动,当所述连接件向上移动时,可带动其两侧的所述连杆向工作台外的两侧外摆动,从而带动两所述移动座向外移动,即可将横拉杆释放,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便于横拉杆的固定和拆卸,十分方便,有利于提高转向器组装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9.图1为转向器和横拉杆放置在工作台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1.图3为夹持件连接在移动座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调节螺栓和夹持件连接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仰视视角的工作台一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两夹持件将横拉杆夹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两夹持件将横拉杆松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27.如附图1和2所示,一种汽车转向器组装锁紧机构包括有工作台1、夹持组件和控制组件。其中,所述工作台1用于放置待组装的转向器31和横拉杆32,且转向器31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上之后,转向器31两侧的横拉杆32分别位于工作台1的两端。工作台两端均配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横拉杆32的所述夹持组件2。
28.如附图3和4所示,所述夹持组件2包括有两移动座21以及两所述移动座21上均设有的夹持件22。所述移动座21为框体结构,移动座21内两侧的侧面均设有凸出的凸起部
212,所述夹持件22两侧的侧面均设有凹陷的凹陷部222,且所述夹持件22两侧的所述凹陷部222分别适配套在两所述凸起部212外,使得所述夹持件22限制在所述移动座21内竖直上下的移动。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座21的底部为安装板211,该安装板211可通过穿装螺丝的方式固定形成移动座21的底部结构,通过此安装板211连接的结构可方便所述夹持件22嵌入至所述移动座21内。
29.参照附图6和7所示,所述工作台1在放置所述转向器31的两端均设有贯穿的让位孔11,且工作台1在所述让位孔11的两侧均固定有滑轨25,所述移动座21的底部两侧均固定有滑块26,两所述滑块26分别和所述让位孔11两侧的所述滑轨25适配滑动连接。通过此所述滑轨25和滑块26连接的结构使得两所述移动座21连接在所述工作台1上对应的两侧滑动,且两所述移动座21滑动至将转向器的横拉杆32夹持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夹持件22朝向所述工作台1中间的一面为弧形的表面,通过该弧形表面的结构可以更稳固地将横拉杆32夹持固定。进一步,所述弧形表面可以是设置在弧形块24上,该弧形块24固定至所述夹持件22,且该弧形块24可以是橡胶材质,使得两所述移动座21通过两所述夹持件22的上的弧形块24将横拉杆32夹持固定后,在将横拉杆32夹持固定的同时,可避免将横拉杆3的表面夹伤。
30.所述移动座21上设有螺纹孔,该螺纹孔可以是固定在移动座21顶部的螺母213构成,且该螺纹孔适配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23,所述调节螺栓23自上而下的穿入所述螺纹孔以及移动座21的顶部后嵌套有限位套27,且调节螺栓23在所述限位套27的底部连接外卡簧271,所述外卡簧271限制所述限位套27无法向所述调节螺栓23下移动。所述夹持件22上端的端面设有内凹的限位槽221,所述限位套27嵌入该限位槽221内,且所述限位槽221的内侧环面在所述限位套27上装配有内卡簧272,所述内卡簧272限制所述限位套27无法向所述限位槽221外移动。以上结构中,通过所述限位套27、所述外卡簧271和所述内卡簧272的连接,可将所述调节螺栓23的端部限制所述夹持件22的限位槽221内,使调节螺栓23轴向固定的连接在所述夹持件22上转动。使用时,当转动所述调节螺栓23时可带动所述夹持件22相对所述移动座21竖直上下的移动,从而达到调节所述夹持件22相对所述工作台1的高度,以便于适配固定多种不同结构的转向器31和横拉杆32,避免两所述夹持件22将横拉杆32固定后,连接两所述横拉杆32的转向器31无法水平的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上。
31.如附图5所示,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有连杆41、连接件42、传动杆43和驱动缸44。所述驱动缸44为电动推杆,其包括有一可伸缩移动的伸缩杆441。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可配置一套控制器(附图未示),该控制器可以是plc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缸44工作,实现所述伸缩杆441的伸缩移动,进一步的,向所述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的控制键可以是放置在工作台1底部的踏板式控制开关。所述夹持组件4中对应的两所述移动座21的底部均枢接有所述连杆41,两所述连杆41远离所述移动座21的一端穿过所述工作台1的所述让位孔11后,均枢接至所述连接件42。
32.继续参照附图5,所述传动杆43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两所述夹持组件2下的所述连接件42,所述驱动缸44的伸缩杆441的上端和所述传动杆43固定连接,使驱动缸44的伸缩杆441移动时可驱动所述传动杆43竖直上下的移动,带动两所述连接件42竖直上下的移动。再参照附图6,当所述连接件42向下移动时,可带动其两侧的所述连杆41上端向所述工作台1的中间摆动,从而带动两所述移动座21向中间移动,因此可形成将横拉杆32夹持的动作。再
参照附图7,当所述连接件42向上移动时,可带动其两侧的所述连杆41向工作台1外的两侧外摆动,从而带动两所述移动座21向外移动,因此可形成将横拉杆32释放的动作。
33.此外,所述传动杆43可以是六棱柱的结构,所述连接件42的中心设有正六边形的连接孔,所述传动杆43适配穿过该连接孔,以此实现传动杆43和连接件42的连接,并且此结构使所述连接件42可相对所述传动杆43水平的移动。当所述夹持组件2将横拉杆32固定后,若需要对横拉杆32相对转向器31的位置进行微调时,推动所述夹持组件2,使所述连杆41所述让位孔11内移动,同时使横拉杆32在所述工作台1上横向的移动。可见此方式可更方便转向器的装配。
34.综上所述,在通过本实用新型组装转向器31时,可将横拉杆32放置在工作台1一端的两所述移动座21之间,再通过控制所述驱动缸44的伸缩杆441下降,即可带动两所述移动座21向横拉杆32移动,从而实现两所述移动座21上的所述夹持件22将横拉杆32夹持固定,待固定后控制所述驱动缸44的伸缩杆441暂停下降,即可完成将横拉杆32夹持固定。此过程中两所述移动座21的间距是可以控制的,因此使本实用新型可兼容多种不同型号的横拉杆,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另外,在完成组装后,还可通过控制所述驱动缸44的伸缩杆441上升,以带动两所述移动座21向所述工作台1外的两侧移动,即可将横拉杆32释放,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便于横拉杆32的固定和拆卸,十分方便,有利于提高转向器31组装的生产效率。
35.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