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硬岩tbm用顶棚支护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硬岩tbm掘进机的顶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硬岩 tbm用顶棚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2.硬岩tbm掘进机是应用于矿山硬岩掘进的全断面硬岩掘进机,硬岩tbm顶棚支护装置一般位于硬岩tbm掘进机主驱动及锚杆钻机上方,一方面给打锚杆支护的施工人员提供安全的避护空间,另一方面顶棚上设置的间隙,方便工作人员对洞壁情况进行观察预判和对突发状况及时进行支护调整,此外,方便施工过程中因震动松动而产生的小碎石掉落,而对于掉落的大型岩石,处理方法一般为:一是施工人员进行人工破碎,二是通过可伸缩式顶棚的敞开状态让大型岩石滑落至皮带机。目前使用的结构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掉落的小碎石并不能有效的被收集至皮带机;二是大岩石的直接掉落会对施工人员的安全产生威胁,三是大岩石的直接掉落对驱动装置、前梁、皮带机产生较大冲击,影响硬岩tbm掘进机刀盘前进的稳定性与整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硬岩tbm用顶棚支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硬岩tbm用顶棚支护装置,包括指形前护盾、弧形顶棚主架、指形后护盾、顶升油缸、油缸上盖板、油缸连接座、l形底板、喇叭形顶护盾、左上护盾轴底座、销轴、左上护盾、右上护盾轴底座、右上护盾和溜渣板,所述弧形顶棚主架在圆周方向设有矩形孔洞,若干个所述指形前护盾通过螺栓安装在顶棚主架前侧,若干个所述指形后护盾通过螺栓安装在顶棚主架后侧,所述指形前护盾、弧形顶棚主架和指形后护盾相互配合形成顶棚,所述顶升油缸竖直置于弧形顶棚主架内侧,所述弧形顶棚主架上设置有活塞杆安装孔,所述顶升油缸上的活塞杆穿过弧形顶棚主架的活塞杆安装孔,所述油缸上盖板通过螺栓对顶升油缸的活塞杆进行限位,所述顶升油缸的缸体置于油缸连接座内,且通过螺栓将顶升油缸的缸体和油缸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油缸连接座竖直焊接在l形底板上,所述喇叭形顶护盾与l形底板焊接连接,所述l形底板通过螺栓固定在驱动装置顶部的水平面上,所述左上护盾轴底座通过螺栓固定在驱动装置顶部水平面的左侧,所述左上护盾通过销轴与左上护盾轴底座相配合,所述右上护盾轴底座、右上护盾对称置于驱动装置顶部水平面的右侧;所述溜渣板通过螺栓固定在驱动装置后侧。
5.优选的,所述溜渣板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溜渣板以漏斗状对称放置。
6.优选的,所述喇叭形顶护盾与指形前护盾的间隙形成漏斗状结构。
7.优选的,所述指形前护盾和指形后护盾的端部均设置有多个贯穿式的固定圆孔。
8.优选的,若干个所述指形前护盾之间以及若干个所述指形后护盾之间均形成u形孔,前梁上设置有进渣口。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小碎石从矩形孔洞、u形孔中掉落,喇叭形顶护盾、左上护盾、右上护盾共同形成漏斗状结构,掉落的小碎石,在此漏斗状结构中汇聚收集,小碎石沿溜渣板滑落到前梁的进渣口内,充分利用硬岩tbm掘进机刀盘、驱动装置上方空间,有效收集小碎石,防止堆积在设备上方从而增加设备前进摩擦力,影响前进效率;
10.巷道上方的大岩石掉落时,顶棚可对其起到临时支护作用,防止大岩石的脱落砸伤施工人员;
11.巷道上方的大岩石掉落时,控制顶升油缸活塞杆向上动作,推动顶棚撑紧大岩石,安装在指形后护盾下方的钻机,穿过指形后护盾形成的u形孔对开挖成型洞壁进行二次支护;
12.在整机前进过程中,可通过顶升油缸调整顶棚与巷道的间距,减少前进过程中顶棚与巷道间的摩擦力,提高顶棚的使用寿命,增强整机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16.图中:1、指形前护盾;2、弧形顶棚主架;3、指形后护盾;4、顶升油缸; 5、油缸上盖板;6、油缸连接座;7、l形底板;8、喇叭形顶护盾;9、左上护盾轴底座;10、销轴;11、左上护盾;12、右上护盾轴底座;13、右上护盾; 14、溜渣板;15、驱动装置;16、前梁。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硬岩tbm用顶棚支护装置,包括指形前护盾1、弧形顶棚主架2、指形后护盾3、顶升油缸4、油缸上盖板5、油缸连接座6、l形底板7、喇叭形顶护盾8、左上护盾轴底座9、销轴10、左上护盾11、右上护盾轴底座12、右上护盾13和溜渣板14,弧形顶棚主架2在圆周方向设有矩形孔洞,若干个指形前护盾1通过螺栓安装在顶棚主架2前侧,若干个指形后护盾3通过螺栓安装在顶棚主架2后侧,指形前护盾1、弧形顶棚主架2和指形后护盾3相互配合形成顶棚,顶升油缸4竖直置于弧形顶棚主架2内侧,弧形顶棚主架2上设置有活塞杆安装孔,顶升油缸4上的活塞杆穿过弧形顶棚主架2的活塞杆安装孔,油缸上盖板5通过螺栓对顶升油缸4的活塞杆进行限位,顶升油缸4的缸体置于油缸连接座6内,且通过螺栓将顶升油缸4的缸体和油缸连接座6固定连接,油缸连接座6竖直焊接在l 形底板7上,喇叭形顶护盾8与l形底板7焊接连接,l形底板7通过螺栓固定在驱动装置15顶部的水平面上,左上护盾轴底座9通过螺栓固定在驱动装置15 顶部水平面的左侧,左上护盾11通过销轴10与左上护盾轴底座9相配合,右上护盾轴底座12、右上护盾13对称置于驱动装置15顶部水平面的右侧;溜渣板14通过螺栓固定在驱动装置15后侧,驱
动装置上设置有前梁16。
19.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溜渣板14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溜渣板14以漏斗状对称放置,为了使碎石汇聚。
20.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喇叭形顶护盾8与指形前护盾1的间隙形成漏斗状结构,掉落的小碎石,在此漏斗状结构中汇聚收集,小碎石沿溜渣板14滑落到前梁16的进渣口内,充分利用硬岩tbm掘进机刀盘、驱动装置15上方空间,有效收集小碎石,防止堆积在设备上方从而增加设备前进摩擦力,影响前进效率。
21.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指形前护盾1和指形后护盾3的端部均设置有多个贯穿式的固定圆孔。为了方便安装。
22.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若干个指形前护盾1之间以及若干个指形后护盾3 之间均形成u形孔,为了方便碎石下落,前梁16上设置有进渣口。
2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若干个指形前护盾1通过螺栓安装在顶棚主架前侧,若干个指形后护盾3安装在顶棚主架后侧,指形前护盾1、弧形顶棚主架2、指形后护盾3配合形成的顶棚,形成庇护空间,确保施工人员在工作中的人身安全;弧形顶棚主架2预留矩形孔洞,若干个指形前护盾1、若干个指形后护盾3之间形成u形孔,小碎石从矩形孔洞、u形孔中掉落,喇叭形顶护盾8、左上护盾11、右上护盾13共同形成漏斗状结构,掉落的小碎石,在此漏斗中汇聚收集,小碎石沿溜渣板14滑落到前梁16的进渣口内,防止堆积在设备上方,增加设备前进摩擦力,影响前进效率;巷道上方的大岩石掉落时,顶棚装置可对其起到临时支护作用,防止大岩石的脱落砸伤施工人员,与此同时,控制顶升油缸4活塞杆向上动作,推动顶棚撑紧大岩石,安装在指形后护盾3 下方的钻机,穿过指形后护盾3形成的“u”形孔对开挖成型洞壁进行二次支护。此外,在整机前进过程中,可通过顶升油缸4调整顶棚与巷道的间距,减少前进过程中顶棚与巷道间的摩擦力,提高顶棚的使用寿命,增加整机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2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