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地用现浇板板厚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6  198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建筑工地用现浇板板厚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建筑工地楼层现浇板浇筑过程中,需要准确地控制现浇板厚度,而传统的现浇板板厚控制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1)木模板上钉子法,即在模板上间隔若干距离钉上钉子,使其顶部高度同板厚;(2)用砼块量高法,即事先制作砼块,使其高度与板厚相同,放置在模板上,浇筑板厚与其同高,600mm放置一个;(3)拉线测量法,即在墙柱钢筋高于500mm的地方用红油漆进行标记,在浇筑过程中两个人分别在相邻墙柱标记部位拉紧线绳,用卷尺从线绳向下测量500mm来控制板厚。但以上三种方法都存在不足,木模板上钉子法仅适用于木模板,在钢模板上就不适用;砼块量高法因砼块需要事先制作、高度同板厚且布置过多,极易在与现浇混凝土结合时产生裂缝,导致楼板存在渗水等隐患;拉升测量法需要至少两个人操作,且在墙柱间距过大或墙柱较少的情况下无法进行准确的测量来控制板厚。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工地用现浇板板厚控制装置,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4.一种建筑工地用现浇板板厚控制装置,包括握把、竖杆、横杆、量测头,所述竖杆呈竖直状态,所述握把设置在竖杆的顶端,所述横杆设置在竖杆的底端,呈水平状态,所述量测头设置在横杆下方,呈竖直状态,所述量测头从与横杆连接处向下端口径缩小,其高度与现浇板的厚度相同。
5.进一步的,所述竖杆顶部固定于握把中心,底部固定于横杆中心,所述量测头与竖杆处于同一轴线上。
6.进一步的,所述握把为φ20空心钢管,壁厚为4mm,长度为150mm,所述竖杆为φ12圆钢,所述横杆为φ12圆钢,长度为100mm,所述量测头为φ12圆钢。
7.进一步的,所述竖杆顶部焊接于握把中心,底部焊接于横杆中心。
8.进一步的,所述测量头刻有刻度,刻度从下到上变大。
9.进一步的,所述横杆和量测头焊接固定,竖杆的底部设置成空心管,并设有内螺纹,横杆的上方焊接有螺纹杆,螺纹杆和竖杆螺纹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握把的外部套设有塑胶保护层,塑胶保护层设置有用于手指穿过的的防滑脱插手带,塑胶保护层表面分布防滑凸点。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的制作所需要的材料较为常见,并且结构简单,因此加工十分方便,可以有效地减少工人的工作量;
13.2)本实用新型可根据不同板厚需求任意进行加工,并且经济耐用;
14.3)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方法灵活简单,并且使用过程安全,控制效果可靠;
15.4)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强,通用性较为广泛,适合推广应用;
16.5)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构思巧妙,绿色环保,可以周转循环使用,能够产生较高的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加工构造图,
18.图2是现浇板厚度小于设计要求状态图,
19.图3是现浇板厚度等于设计要求状态图,
20.图4是现浇板厚度大于设计要求状态图,
21.图中:1—握把,2—竖杆,3—横杆,4—量测头。
具体实施方式
22.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23.本实用新型从上到下依次为握把1、竖杆2、横杆3、量测头4,竖杆2的一端焊接在握把1的中心位置,另一端焊接在横杆3的中心位置,量测头4焊接在横杆3的中心位置,工作状态中,握把1和横杆3呈水平状态,竖杆2和量测头4呈竖直状态。
24.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时握把1的外部可套设有塑胶保护层,塑胶保护层可配合手的特点,设置有用于手指穿过的的防滑脱插手带,以及在塑胶保护层上分布防滑凸点。
25.测量头4刻有刻度,刻度从下到上变大,方便在浇筑高度还不到要求时,能直接读出已经浇筑的高度,便于计算需要的砼的量。
26.本实用新型横杆3和量测头4通常焊接固定,因为测量环境为现浇筑的砼,横杆3和量测头4表面难免粘附有砼,但是,横杆3以上的部分通常比较干净,竖杆2和横杆3的连接方式为在竖杆2的底部设置成空心管,并设有内螺纹,横杆3的上方焊接有螺纹杆,螺纹杆和竖杆2螺纹连接,此连接方式,有利于竖杆2更换横杆3和量测头4,当测量浇筑砼的厚度不同时,直接螺纹拧下横杆3和量测头4,更换上合适高度的量测头4即可。
27.实施例:
28.握把1选用φ20空心钢管,壁厚为4mm左右,长度为150mm左右,竖杆2、横杆3、量测头4均采用φ12圆钢,其中竖杆2的长度为700mm左右,横杆3的长度为100mm左右。
29.如图1所示的装置,单手握住握把1部分,将量测头4垂直向下插入到模板上的现浇砼中,继续浇筑,若横杆3高于现浇混凝土面,如图2所示,则表示板厚达不到设计要求,若横杆低于混凝土面而被淹没,如图4所示,则表示此处混凝土过多,板厚超出设计要求,若横杆恰好贴合混凝土面,如图3所示,则表示此处板厚刚好达到设计要求。
30.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工地用现浇板板厚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握把(1)、竖杆(2)、横杆(3)、量测头(4),所述竖杆(2)呈竖直状态,所述握把(1)设置在竖杆(2)的顶端,所述横杆(3)设置在竖杆(2)的底端,呈水平状态,所述量测头(4)设置在横杆(3)下方,呈竖直状态,所述量测头(4)从与横杆(3)连接处向下端口径缩小,其高度与现浇板的厚度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板板厚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2)顶部固定于握把(1)中心,底部固定于横杆(3)中心,所述量测头(4)与竖杆(2)处于同一轴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板板厚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1)为φ20空心钢管,壁厚为4mm,长度为150mm,所述竖杆(2)为φ12圆钢,长度为700mm,所述横杆(3)为φ12圆钢,长度为100mm,所述量测头(4)为φ12圆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现浇板板厚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2)顶部焊接于握把(1)中心,底部焊接于横杆(3)中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板板厚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头(4)刻有刻度,刻度从下到上变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板板厚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3)和量测头(4)焊接固定,竖杆(2)的底部设置成空心管,并设有内螺纹,横杆(3)的上方焊接有螺纹杆,螺纹杆和竖杆(2)螺纹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板板厚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1)的外部套设有塑胶保护层,塑胶保护层设置有用于手指穿过的的防滑脱插手带,塑胶保护层表面分布防滑凸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工地用现浇板板厚控制装置,包括握把、竖杆、横杆、量测头,所述竖杆呈竖直状态,所述握把设置在竖杆的顶端,所述横杆设置在竖杆的底端,呈水平状态,所述量测头设置在横杆下方,呈竖直状态,所述量测头从与横杆连接处向下端口径缩小,其高度与现浇板的厚度相同,工作过程中量测头垂直插入现浇板,通过对比与横杆的位置关系来控制现浇板厚度。本实用新型的制作所用材料较为常见,结构简单,因此加工十分方便,可以有效减少工人的工作量,可根据不同板厚需求任意加工,并且经济耐用,操作方法灵活简单,使用过程安全,控制效果可靠,通用性较为广泛,适合推广应用,设计原理构思巧妙,绿色环保,可以周转循环使用。可以周转循环使用。可以周转循环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董文辉 陆剑峰 段凤亮 田华 郑奎智 孙泽昌 李超 吴贞赞 马伟 梁凯路 孙羽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09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