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拼装可调式建筑墙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6  168



1.本实用新型涉及搭建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钢结构拼装可调式建筑墙体。


背景技术:

2.墙体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承重或围护、分隔空间,墙体的种类较多,有单一材料和复合材料等,根据使用的环境不同,墙体也有不同,工地等上通常会建设活动房,便于搭建和拆卸,用于临时住所,活动房通过可调式的建筑墙体进行搭建。
3.例如,专利号为cn203429828u公开了拼装墙体,其包括拼装在一起的两两墙体的对应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卡槽,卡槽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连接件由两端的端部和连接两个端部的连接部组成,两个端部分别插在两个墙体对应的卡槽中,基于该专利可以得出:该拼装墙体拼接时不稳定,导致拼接成型的墙体不够牢固,而且装拆不够方便。
4.又如,专利号为cn211037297u公开了一种钢结构拼装可调式建筑墙体,其包括夹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处夹紧块;旋柄通过自带的内六角旋紧头活动连接于夹紧块上方的六角紧固头上,其虽然比现有的拼装式建筑墙体改善了墙体结构,便于拼装;基于该专利可以得出:该钢结构拼装可调式建筑墙体由于采用旋柄与夹板实现两个墙体之间的拼装,但是,旋柄与夹板其结构复杂,而且旋柄与夹板独立于墙体存在,进而造成拼装后的墙体存在凸起块,进而影响整个墙面的平整性,进而为后续的房屋装修或装饰带来影响,进而影响房屋整体的美观度。
5.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钢结构拼装可调式建筑墙体,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7.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8.一种钢结构拼装可调式建筑墙体,包括建筑墙体一,建筑墙体一的一侧垂直设置有建筑辅墙,建筑墙体一另一侧设置有建筑墙体二,建筑墙体一与建筑辅墙之间通过卡接组件一固定连接,建筑墙体一与建筑墙体二之间通过卡接组件二固定连接,卡接组件二与建筑墙体二之间设置有相配合的连接件。
9.进一步的,为了使得在钢板外皮与主墙体与钢板内皮的设置,替代了单一的铁皮屋,保证了墙体的使用稳定性,建筑墙体一与建筑辅墙及建筑墙体二均由钢板外皮、主墙体及钢板内皮构成,且主墙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钢板外皮与钢板内皮。
10.进一步的,为了从而使得主墙体具备良好保温的效果,提高了居住人员的居住的舒适性,主墙体包括从内之外依次设置有的硅酸铝复合保温层一、玻璃棉层及硅酸铝复合保温层二。
11.进一步的,为了使得在卡接块二与卡接块一的配合作用下,保证了建筑墙体一与
建筑辅墙之间的稳定性,提高了居住的安全性,卡接组件一包括设置在建筑墙体一一侧的若干卡接块一,卡接组件一包括设置在建筑辅墙一侧的若干卡接块二,且卡接块一与卡接块二之间互相配合。
12.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卡接块一与卡接块二之间的配合作用下,当风吹时是无法将其分开,而在自己拆卸过程中,只需要纵向拆卸便可以拆卸下来,卡接块一与卡接块二均为梯形结构。
13.进一步的,为了使得通孔一的作用下,可以通过连接件更好的与建筑墙体二配合,卡接组件二包括设置在建筑墙体一另一侧的若干固定块,固定块靠近建筑墙体二的一端设置有凸块一,固定块底部设置有凸块二,固定块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一,建筑墙体二上设置有与固定块、凸块一及凸块二相配合的凹槽。
14.进一步的,为了使得连接件依次贯穿通孔一及通孔二,从而保证了建筑墙体二与建筑墙体一之间的稳定性,建筑墙体二上开设有与通孔一相配合的若干通孔二,且连接件依次贯穿通孔一及通孔二。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6.1、通过卡接组件一的作用下,可以将建筑辅墙与建筑墙体一之间固定起来,从而可以保证建筑墙体一与垂直一侧的建筑辅墙之间的稳定性,从而降低墙体的晃动,从而保证墙体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17.2、通过卡接组件二的作用下,可以将建筑墙体二与建筑墙体一之间组合起来,并通过连接件进行固定,从而在保证稳定性的同时也方便了墙体的拆卸,从而提高了回收利用率。
18.3、通过主墙体的硅酸铝复合保温层一及玻璃棉层作用下,在硅酸铝复合保温材料及玻璃棉材料的作用下,保证了墙体良好保温的效果,提高了居住人员的生活的舒适性。
19.4、通过设置卡接组件一与卡接组件二,从而使得卡接组件一和卡接组件二依附于墙体之中,使得卡接组件一和卡接组件二与墙体形成整体,进而避免拼装后的墙体存在凸起块,进而提高整个墙面的平整性,进而有利于后续的房屋装修或装饰,进而提高房屋整体的美观度。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棉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棉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钢结构拼装可调式建筑墙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22.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钢结构拼装可调式建筑墙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23.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钢结构拼装可调式建筑墙体中卡接组件一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钢结构拼装可调式建筑墙体中卡接组件二的
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钢结构拼装可调式建筑墙体中主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26.图中:
27.1、建筑墙体一;2、建筑辅墙;3、建筑墙体二;301、通孔二;4、卡接组件一;401、卡接块一;402、卡接块二;5、卡接组件二;501、固定块; 502、凸块一;503、凸块二;504、通孔一;505、凹槽;6、连接件;7、钢板外皮;8、主墙体;801、硅酸铝复合保温层一;802、玻璃棉层;803、硅酸铝复合保温层二;9、钢板内皮。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2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结构拼装可调式建筑墙体。
30.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钢结构拼装可调式建筑,包括建筑墙体一1,建筑墙体一1的一侧垂直设置有建筑辅墙2,建筑墙体一1另一侧设置有建筑墙体二3,建筑墙体一1与建筑辅墙2之间通过卡接组件一4固定连接,建筑墙体一1与建筑墙体二3之间通过卡接组件二5固定连接,卡接组件二 5与建筑墙体二3之间设置有相配合的连接件6。
31.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从而通过卡接组件一4的作用下,可以将建筑辅墙2与建筑墙体一1之间固定起来,从而可以保证建筑墙体一1与垂直一侧的建筑辅墙2之间的稳定性,从而降低墙体的晃动,同时在卡接组件二5的作用下,可以将建筑墙体二3与建筑墙体一1之间组合起来,并通过连接件6进行固定,从而在保证稳定性的同时也方便了墙体的拆卸,从而提高了回收利用率。
32.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建筑墙体一1与建筑辅墙2及建筑墙体二 3来说,建筑墙体一1与建筑辅墙2及建筑墙体二3均由钢板外皮7、主墙体8及钢板内皮9构成,且主墙体8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钢板外皮7与钢板内皮9,从而使得在钢板外皮7、主墙体8与钢板内皮9的设置,替代了单一的铁皮屋,保证了墙体的使用稳定性。
33.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主墙体8来说,主墙体8包括从内之外依次设置有的硅酸铝复合保温层一801(采用硅酸铝保温材料,施工时将保温涂料用水调配后批刮在被保温的主墙体8表面,干燥后可形成一种微孔网状具有高强度结构的保温绝热层)、玻璃棉层802(玻璃纤维化并加以热固性树脂为主的环保型配方粘结剂加工而成的制品)及硅酸铝复合保温层二803,从而使得主墙体8具备良好保温的效果,提高了居住人员的居住的舒适性。
34.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卡接组件一4来说,卡接组件一4包括设置在建筑墙体一1一侧的若干卡接块一401,卡接组件一4包括设置在建筑辅墙2一侧的若干卡接块二402,且卡接块一401与卡接块二402之间互相配合,从而使得在卡接块二402与卡接块一401的配合作用下,保证了建筑墙体一1与建筑辅墙2之间的稳定性,提高了居住的安全性。
35.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卡接块一401与卡接块二402来说,卡接块一401与卡接
块二402均为梯形结构,从而保证卡接块一401与卡接块二402之间的配合作用下,当风吹时是无法将其分开,而在自己拆卸过程中,只需要纵向拆卸便可以拆卸下来。
36.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卡接组件二5来说,卡接组件二5包括设置在建筑墙体一1另一侧的若干固定块501,固定块靠近建筑墙体二3的一端设置有凸块一502,固定块501底部设置有凸块二503,固定块501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一504,建筑墙体二3上设置有与固定块501、凸块一 502及凸块二503相配合的凹槽505,从而使得通孔一504的作用下,可以通过连接件6更好的与建筑墙体二3配合。
37.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建筑墙体二3来说,建筑墙体二3上开设有与通孔一504相配合的若干通孔二301,且连接件6依次贯穿通孔一504 及通孔二301,从而使得连接件6依次贯穿通孔一504及通孔二301,从而保证了建筑墙体二3与建筑墙体一1之间的稳定性。
38.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39.在实际应用时,在组装的过程中首先将建筑墙体一1、建筑辅墙2及建筑墙体二3按照内容设计出,然后通过卡接组件一4的卡接块二402与卡接块一401均为梯形结构的配合作用下,保证了建筑墙体一1与建筑辅墙2之间横向的稳定性,同时在固定块501、凸块一502、凸块二503及相配合的凹槽505的配合作用下,通过连接件6便可以将建筑墙体一1与建筑墙体二3之间固定起来,从而保证装置的稳定性,同时在硅酸铝复合保温层一801(采用硅酸铝保温材料,施工时将保温涂料用水调配后批刮在被保温的主墙体8表面,干燥后可形成一种微孔网状具有高强度结构的保温绝热层)、玻璃棉层802(玻璃纤维化并加以热固性树脂为主的环保型配方粘结剂加工而成的制品)及硅酸铝复合保温层二803,从而使得主墙体8具备良好保温的效果,提高了居住人员的居住的舒适性。
40.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卡接组件一4的作用下,可以将建筑辅墙2与建筑墙体一1之间固定起来,从而可以保证建筑墙体一1与垂直一侧的建筑辅墙2之间的稳定性,从而降低墙体的晃动,同时在卡接组件二5的作用下,可以将建筑墙体二3与建筑墙体一1之间组合起来,并通过连接件6进行固定,从而在保证稳定性的同时也方便了墙体的拆卸,从而提高了回收利用率,同时主墙体8的硅酸铝复合保温层一801及玻璃棉层802作用下,保证了墙体良好保温的效果,提高了居住人员的居住的舒适性。
41.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