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海洋水文的仪器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6  178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水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海洋水文的仪器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海洋水文观测是为了解海洋水文要素分布状况和变化规律进行的观测,一般包括:水深、水位、海流、波浪、水温、盐度、风速、风向等观测,观测方式有大面观测、连续观测、断面观测等。在进行水位、风速、风向观测时,需进行连续观测,在调查海区布设观测点,进行一昼夜以上的连续观测。
3.海洋观测仪器是观察和测量海洋现象的基本工具。通常指采样、测量、观察、分析和数据处理等设备。海洋观测仪器主要是为了满足海洋学研究的需要而设计的。通常,观测人员需要对损坏或完成观测任务的海洋观测仪器进行回收处理。常采用起吊装置将仪器整体吊起后再放置到回收船体上,但在放置过程中仪器不易控制放置落点常需要人工进行落点控制,回收方式不够便捷,仪器回收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海洋水文的仪器回收装置。本实用新型用于回收海洋水文的观测仪器,使得观测仪器回收便捷,提高了仪器回收的效率。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用于海洋水文的仪器回收装置,包括回收船体,其特征在于:在回收船体的尾部开设半封闭型升降槽,升降槽内滑动连接有升降板,回收船体的尾部在升降槽的下方连接有底架,底架内设置与升降板相连接的升降驱动装置,回收船体尾部的船体甲板层上设置仪器牵引机构,仪器牵引机构的牵引方向为升降板所在的方向。
7.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槽两侧的槽壁上开设滑槽,升降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滑槽相匹配的滑块。
8.进一步的:所述底架通过连接杆与回收船体的尾部相连接,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底架上的驱动气缸,驱动气缸伸缩轴的端部设有推板,推板顶部与升降板底部相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底架内设有驱动槽,驱动气缸设置在驱动槽内。
10.进一步的:所述仪器牵引机构包括缠线架,缠线架设置在回收船体尾部的船体甲板层上,缠线架的端部与电机相连接,缠线架上设有绕线;所述升降槽顶部与船体甲板层连接的位置开设轮槽,轮槽设置在升降槽面向外部空间的这一槽面上,轮槽内固定有线轮,绕线的部分线身绕设于线轮上。
11.进一步的:所述缠线架具有缠绕筒和支架,缠绕筒通过支架固定在船体甲板层上,缠绕筒的筒身上缠绕所述绕线,缠绕筒的端部与所述电机相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板上表面呈下凹的弧形面设置。
13.进一步的:所述滑块的形状为t型,由横板和竖板连接构成,所述滑槽的横截面为与滑块相匹配的t型设置。
14.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槽在回收船体的尾部由上至下贯通设置。
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在回收船体尾部的船体甲板层上设置仪器牵引机构,在回收船体尾部设置升降板,将仪器通过仪器牵引机构拉至升降板上后,驱动气缸驱动升降板上升至船体甲板层,对仪器进行回收,具有观测仪器回收便捷,提高仪器回收效率的优点。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回收船体的整体结构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升降板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11-回收船体;12-电机;13-绕线;14-缠线架;15-线轮;16-连接杆;17-伸缩轴;18-底架;19-升降板;20-滑槽;21-滑块;22-推板;23-驱动槽;24-驱动气缸;25-升降槽;27-轮槽;28-船体甲板层;29-缠绕筒;30-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24.如图1至4所示,一种用于海洋水文的仪器回收装置,在回收船体11的尾部开设半封闭型升降槽25,升降槽25内滑动连接有升降板19,回收船体11的尾部在升降槽25的下方连接有底架18,底架18内设置与升降板19相连接的升降驱动装置,回收船体11尾部的船体甲板层28上设置仪器牵引机构,仪器牵引机构的牵引方向为升降板19所在的方向。所述升降槽25在回收船体11的尾部由上至下贯通设置。
25.所述升降槽25两侧的槽壁上开设滑槽20,升降板19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滑槽20相匹配的滑块21。
26.所述滑块21的形状为t型,由横板和竖板连接构成,所述滑槽20的横截面为与滑块21相匹配的t型设置。所述滑块21和滑槽20呈t型设置,滑槽20能够对滑块21进行限位,使升降板19只能在升降板19内上下运动,而不能与升降板19相分离。
27.所述底架18通过连接杆16与回收船体11的尾部相连接,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底架18上的驱动气缸24,驱动气缸24伸缩轴17的端部设有推板22,推板22顶部与升降板19底部相连接。底架18的两端均设有连接杆16。
28.所述底架18内设有驱动槽23,驱动气缸24设置在驱动槽23内。
29.所述仪器牵引机构包括缠线架14,缠线架14设置在回收船体11尾部的船体甲板层28上,缠线架14的端部与电机12相连接,缠线架14上设有绕线13;所述升降槽25顶部与船体甲板层28连接的位置开设轮槽27,轮槽27设置在升降槽25面向外部空间的这一槽面上,轮槽27内固定有线轮15,绕线13的部分线身绕设于线轮15上。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绕线13的一端与缠线架1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仪器主体连接;所述线轮15和轮槽27处于升降架的中部位置处,线轮15用于保持绕线13的方向,使仪器主体最终能够被牵引至升降板19上。
30.所述缠线架14具有缠绕筒29和支架30,缠绕筒29通过支架30固定在船体甲板层28上,缠绕筒29的筒身上缠绕所述绕线13,缠绕筒29的端部与所述电机12相连接。
31.所述升降板19上表面呈下凹的弧形面设置。
32.本实用新型在回收仪器时,先将绕线13一端固定于仪器主体上,再启动电机12,电机12转动带动缠绕筒29转动,进行绕线13的收线工作;仪器主体被绕线13牵引向回收船体11移动,当仪器被拉至升降板19上后,启动驱动气缸24,驱动气缸24驱动伸缩轴17向上伸长,伸缩轴17经推板22推动升降板19向上移动,升降板19带动仪器一并向上移动至回收船体11的船体甲板层28上,进行仪器回收。
33.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及附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制造或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海洋水文的仪器回收装置,并且能够产生本实用新型所记载的积极效果。
3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