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光机的抛光液上料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6  201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抛光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抛光机的抛光液上料盘结构。


背景技术:

2.抛光机在使用的时候通过上料盘和下磨盘的配合从而将待打磨的物件进行抛光和打磨,打抛光和打磨的同时需要滴加抛光液,手动滴加效果比较差而且效率低,现有技术中,在上料盘上开设储液槽,抛光液放置在储液槽内,储液槽底部开设出液孔,抛光液通过出液孔可以进行滴抛光液,使得其滴液的时候效果更好,但是,上料盘通常是转动的,所以储液槽内的抛光液因离心力容易溅出,效果不是很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抛光机的抛光液上料盘结构,可以减少储液槽内的抛光液溅出,使得其在使用的时候效果更好。
4.本实用新型公开涉及一种抛光机的抛光液上料盘结构,包括上料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盘设有若干向上隆起的凸环,凸环由内而外依次同心设置,相邻两个凸环间隔设置形成储液槽,各储液槽内均设有凸筋,储液槽经凸筋分隔成若干储液区,各储液区底部均设有出液孔,且储液区设有将抛光液引流至出液孔的引流面。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凸筋和凸环可以起到阻挡的作用,使得可以减少抛光液溅出上料盘,然后通过引流面可以将储液区内的抛光液引流至出液孔位置,可以便于出液,进一步的减少抛光液溅出。
6.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所述储液槽底部和凸环侧壁上均设有引流面。
7.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凸环侧壁上的引流面可以将抛光液引流至储液区内,再通过储液区底部的引流面将抛光液引流至出液孔内,引流的效果更好,可以进一步的减少抛光液溅出。
8.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除最外侧的凸环和最内侧的凸环外,其余的凸环其顶部横截面呈倒v字形设置。
9.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凸环顶部呈倒v形状设置,可以减少抛光液残留在凸环顶部,而且还可以起到引流的作用,将顶部残留的抛光液引流至储液区内。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上料盘底部还设有抛光盘,抛光盘与上料盘固定设置,且抛光盘上对应出液孔位置设有通孔,出液孔与通孔连通设置。
11.采用上述进一步设置,采用分体式设计,可以便于工艺的加工,而且抛光盘长期使用容易磨损可以及时进行更换,降低更换成本,而且上料盘需要连接的结构比较多更换比较不方便,单独更换一个抛光盘还可以降低其更换的难度。
12.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所述抛光盘上位于出液孔底部设有管体,管体延伸至通孔内。
13.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可以便于出液孔内的抛光液流入通孔内,防止抛光液从
上料盘和抛光盘的衔接处渗出。
14.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所述引流面呈弧形或者倾斜设置。
15.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引流的效果更好。
1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最外侧的凸环其高度高于其余凸环的高度。
17.采用上述进一步设置,可以起到阻挡作用,防止储液区内的抛光液溅出。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抛光盘和通孔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料盘底部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22.图5为图4沿a-a剖面视图;
23.图6为图5局部a放大图;
24.图7为图5局部b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底”、“顶”、“前”、“后”、“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本实用新型公开涉及一种抛光机的抛光液上料盘结构,包括上料盘1,本实用新型实施案例中,所述上料盘1设有若干向上隆起的凸环2,凸环2由内而外依次同心设置,相邻两个凸环2间隔设置形成储液槽3,各储液槽3内均设有凸筋4,储液槽3经凸筋4分隔成若干储液区31,各储液区31底部均设有出液孔32,且储液区31设有将抛光液引流至出液孔32的引流面5,通过凸筋4和凸环2可以起到阻挡的作用,可以减少抛光液溅出上料盘1,然后通过引流面5可以将储液区31内的抛光液引流至出液孔32位置,可以便于出液,进一步的减少抛光液溅出。
28.所述储液槽3底部和凸环2侧壁上均设有引流面5,凸环2侧壁上的引流面5可以将抛光液引流至储液区31内,再通过储液区31底部的引流面5将抛光液引流至出液孔32内,引流的效果更好,可以进一步的减少抛光液溅出。
29.除最外侧的凸环2和最内侧的凸环2外,其余的凸环2其顶部横截面呈倒v字形设置,凸环2顶部呈倒v形状设置,可以减少抛光液残留在凸环2顶部,而且还可以起到引流的作用,将凸环2顶部残留的抛光液引流至储液区31内。
30.所述上料盘1底部还设有抛光盘6,抛光盘6与上料盘1固定设置(抛光盘6和上料盘1可以是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具体安装方式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常识,本文就不做详细具体介绍了),且抛光盘6上对应出液孔32位置设有通孔61,出液孔32与通孔61连通设置,采用分体式设计,可以便于工艺的加工,而且抛光盘6长期使用容易磨损可以及时进行更换,降低更换成本,而且上料盘1需要连接的结构比较多更换比较不方便,单独更换一个抛光盘
6还可以降低其更换的难度。
31.所述抛光盘6上位于出液孔32底部设有管体7,管体7延伸至通孔61内,可以便于出液孔32内的抛光液流入通孔61内,防止抛光液从上料盘1和抛光盘6的衔接处渗出。
32.所述引流面5呈弧形或者倾斜设置,引流的效果更好。
33.所述最外侧的凸环2其高度高于其余凸环的高度,可以起到阻挡作用,防止储液区31内的抛光液溅出。


技术特征:
1.一种抛光机的抛光液上料盘结构,包括上料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盘设有若干向上隆起的凸环,凸环由内而外依次同心设置,相邻两个凸环间隔设置形成储液槽,各储液槽内均设有凸筋,储液槽经凸筋分隔成若干储液区,各储液区底部均设有出液孔,且储液区设有将抛光液引流至出液孔的引流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光机的抛光液上料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槽底部和凸环侧壁上均设有引流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抛光机的抛光液上料盘结构,其特征在于:除最外侧的凸环和最内侧的凸环外,其余的凸环其顶部横截面呈倒v字形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抛光机的抛光液上料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盘底部还设有抛光盘,抛光盘与上料盘固定设置,且抛光盘上对应出液孔位置设有通孔,出液孔与通孔连通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抛光机的抛光液上料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盘上位于出液孔底部设有管体,管体延伸至通孔内。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抛光机的抛光液上料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面呈弧形或者倾斜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抛光机的抛光液上料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外侧的凸环其高度高于其余凸环的高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涉及一种抛光机的抛光液上料盘结构,包括上料盘,所述上料盘的顶部设有若干隆起的凸环,相邻两个凸环间隔设置形成储液槽,各储液槽内均设有凸筋,储液槽经凸筋分隔成若干储液区,各储液区底部均设有出液孔,且储液区设有将抛光液引流至出液孔的引流面,可以减少储液槽内的抛光液溅出,使得其在使用的时候效果更好。使用的时候效果更好。使用的时候效果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肖龙 龚癸州 曹高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永耀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08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