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分切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分切设备的自动定位刀架装置。
背景技术:
2.分切机是一种将宽幅纸张、云母带或薄膜分切成多条窄幅材料的机械设备,常用于造纸机械、电线电缆云母带及印刷包装机械。分切机主要的运用于:无纺布;云母带、纸张、绝缘材料及各种薄膜材料分切、特别适宜于窄带(无纺布,纸张,绝缘材料、云母带、薄膜等等)的分切。
3.在分切设备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对分切门幅进行调整以达到下游产线的生产需求,在产品需求的品种较多的情况下,重新排刀就变得非常耗费人工,而目前的装置大多过分依赖人工调整,费时费力,效率也很低。为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分切设备的自动定位刀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分切设备的自动定位刀架装置,本技术方案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的装置大多依赖人工调整排刀,费时费力,效率很低的问题。
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用于分切设备的自动定位刀架装置,包括两个固定墙板,左侧所述固定墙板的左侧上方固定连接有底刀架移动电机,左侧所述固定墙板的左侧下方固定连接有气动刀架移动电机,两个所述固定墙板之间下方左侧固定连接有气动方管,两个所述固定墙板之间下方右侧固定连接有底方管,气动方管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动轨道,滑动轨道顶部滑动连接有气动刀承载支架,气动刀承载支架顶部固定连接有气动上刀,气动刀承载支架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气动刀架固定缸,气动刀承载支架底部中间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固定连接有气动刀架压带缸,气动刀承载支架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气动刀板,气动刀架移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气动刀齿轮,气动刀齿轮表面套接有气动刀皮带,气动刀皮带穿过气动刀架压带缸和气动刀板之间的空间,底方管左侧上下方均固定连接有滑动轨道,滑动轨道左侧滑动连接有底刀承载支架,底刀承载支架上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底刀架刹车缸,底刀承载支架左侧转动连接有底刀下刀,底刀下刀中间套接有气胀轴,底刀承载支架右侧中间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固定连接有底刀架压带缸,底刀承载支架右侧中间固定连接有底刀板,底刀架移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底刀齿轮,底刀齿轮表面套接有底刀皮带,底刀皮带穿过底刀架压带缸和底刀板之间的空间。
7.优选的,所述气胀轴的左右两端与固定墙板转动连接,左侧所述固定墙板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底刀轴传动电机,气胀轴的的左端与底刀轴传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气动方管左侧固定连接有气动刀控制盒。
9.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墙板之间上方转动连接有上托辊。
10.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墙板之间下方转动连接有下托辊。
11.优选的,所述底方管右侧固定连接有底刀控制盒。
12.优选的,所述底刀下刀外缘固定连接有切口,底刀承载支架右侧滑动连接有磁栅尺,磁栅尺与滑动轨道固定连接,底刀承载支架内设置有传感器。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分切设备的自动定位刀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通过设置气胀轴、底刀架压带缸、底刀皮带和底刀板,气胀轴放气,底刀架压带缸将底刀皮带挤压在底刀板上,则底刀皮带运动时,会带动底刀承载支架运动,从而可以使得单个底刀承载支架运动到指定位置,多次操作,可以调整多个底刀承载支架之间的间距,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使用人力;
15.2、通过设置气动刀皮带、气动刀架压带缸和气动刀板,气动刀架压带缸将气动刀皮带挤压到气动刀板上,则气动刀板运动时,会带动气动刀承载支架运动,从而可以使得单个气动刀承载支架运动到指定位置,多次操作,可以调整多个气动刀承载支架之间的间距,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使用人力;
16.3、综合上述两点,可以对所有刀具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可以根据下游产线的生产需求,对分切门幅进行调整,在产品需求的品种较多的情况下,仍能高效重新排刀,提升效率,节省时间,降低企业成本。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中标号为:
23.101、底刀架移动电机;102、底刀轴传动电机;103、气动刀架移动电机;104、固定墙板;105、上托辊;106、下托辊;107、滑动轨道;108、气动方管;109、底方管;
24.201、气动上刀;202、气动刀架压带缸;203、气动刀承载支架;204、气动刀架固定缸;205、气动刀控制盒;206、气动刀皮带;207、气动刀齿轮;208、气动刀板;
25.301、气胀轴;302、底刀架刹车缸;303、底刀承载支架;304、底刀架压带缸;305、底刀控制盒;306、磁栅尺;307、底刀齿轮;308、底刀板;309、底刀皮带;310、底刀下刀;311、切口。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27.参照图1-5所示,一种用于分切设备的自动定位刀架装置,包括两个固定墙板104,左侧所述固定墙板104的左侧上方固定连接有底刀架移动电机101,左侧所述固定墙板104
的左侧下方固定连接有气动刀架移动电机103,两个所述固定墙板104之间下方左侧固定连接有气动方管108,两个所述固定墙板104之间下方右侧固定连接有底方管109,气动方管108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动轨道107,滑动轨道107顶部滑动连接有气动刀承载支架203,气动刀承载支架203顶部固定连接有气动上刀201,气动刀承载支架203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气动刀架固定缸204,气动刀承载支架203底部中间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固定连接有气动刀架压带缸202,气动刀承载支架203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气动刀板208,气动刀架移动电机10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气动刀齿轮207,气动刀齿轮207表面套接有气动刀皮带206,气动刀皮带206穿过气动刀架压带缸202和气动刀板208之间的空间;
28.底方管109左侧上下方均固定连接有滑动轨道107,滑动轨道107左侧滑动连接有底刀承载支架303,底刀承载支架303上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底刀架刹车缸302,底刀承载支架303左侧转动连接有底刀下刀310,底刀下刀310中间套接有气胀轴301,底刀承载支架303右侧中间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固定连接有底刀架压带缸304,底刀承载支架303右侧中间固定连接有底刀板308,底刀架移动电机1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底刀齿轮307,底刀齿轮307表面套接有底刀皮带309,底刀皮带309穿过底刀架压带缸304和底刀板308之间的空间;
29.参照图1、图3和图4,整个过程均在外接plc控制系统的作用下进行,在移动气动上刀201时,一次仅移动一个气动上刀201,其余气动上刀201保持不动,首先,气动刀架固定缸204解除挤压滑动轨道107的状态,于是,气动上刀201可以沿着滑动轨道107滑动,气动刀架压带缸202将气动刀皮带206加压在气动刀板208上,气动刀架移动电机103转动,带动气动刀齿轮207转动,进而气动刀皮带206运动,于是,气动上刀201沿滑动轨道107运动,plc控制系统控制气动上刀201移动至所需位置,反复多次操作,即可将所有气动上刀201移动至所需位置;
30.参照图1、图3和图5,整个过程均在外接plc控制系统的作用下进行,在移动底刀下刀310时,一次仅移动一个底刀下刀310,其余底刀下刀310保持不动,首先,底刀架刹车缸302解除挤压滑动轨道107的状态,其次,气胀轴301放气,从而与底刀下刀310产生间隙,于是,底刀承载支架303可以沿着滑动轨道107滑动,plc控制系统控制要移动的底刀承载支架303处的底刀架压带缸304,底刀架压带缸304将底刀皮带309压在底刀板308上,于是,当底刀皮带309移动时,底刀承载支架303也会移动,底刀架移动电机101转动,带动底刀齿轮307转动,进而底刀皮带309运动,于是,底刀承载支架303移动,由于底刀承载支架303内置传感器,plc控制系统可以将底刀承载支架303移动至所需位置,反复多次操作,即可将所有底刀承载支架303移动至所需位置。
31.具体的,气胀轴301的左右两端与固定墙板104转动连接,左侧所述固定墙板104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底刀轴传动电机102,气胀轴301的的左端与底刀轴传动电机10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32.气动方管108左侧固定连接有气动刀控制盒205。
33.两个固定墙板104之间上方转动连接有上托辊105。
34.两个固定墙板104之间下方转动连接有下托辊106。
35.底方管109右侧固定连接有底刀控制盒305。
36.底刀下刀310外缘固定连接有切口311,底刀承载支架303右侧滑动连接有磁栅尺306,磁栅尺306与滑动轨道107固定连接,底刀承载支架303内设置有传感器。
3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通过设置气胀轴301、底刀架压带缸304、底刀皮带309和底刀板308,气胀轴301放气,底刀架压带缸304将底刀皮带309挤压在底刀板308上,则底刀皮带309运动时,会带动底刀承载支架303运动,从而可以使得单个底刀承载支架303运动到指定位置,多次操作,可以调整多个底刀承载支架303之间的间距,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使用人力;通过设置气动刀皮带206、气动刀架压带缸202和气动刀板208,气动刀架压带缸202将气动刀皮带206挤压到气动刀板208上,则气动刀板208运动时,会带动气动刀承载支架203运动,从而可以使得单个气动刀承载支架203运动到指定位置,多次操作,可以调整多个气动刀承载支架203之间的间距,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使用人力;综合上述两点,可以对所有刀具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可以根据下游产线的生产需求,对分切门幅进行调整,在产品需求的品种较多的情况下,仍能高效重新排刀,提升效率,节省时间,降低企业成本。
3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