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诊科医生用心衰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6  19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急诊科医生用心衰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日常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此种障碍症候群集中表现为肺淤血、腔静脉淤,心力衰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通过对心衰患者进行及时治疗,能够保证生命安全。
3.但是,现有的心衰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姿势摆放不正确会不利于患者的医治,故现有的急救床存在以下问题:其一、不方患者进行处于坐位;其二、当患者平躺接收治疗时,腿部的位置不方便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急诊科医生用心衰治疗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急诊科医生用心衰治疗装置,包括床板,所述床板上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内设置有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有驱动组件和翻转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固定安装在床板的底部,所述翻转组件活动安装在矩形槽内,所述驱动组件通过一号齿轮与翻转组件啮合连接。
6.优选的,所述翻转组件包括有一号固定轴,所述一号固定轴固定安装在矩形槽内,所述一号固定轴上活动安装有靠板,所述靠板上且位于床板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半齿轮。
7.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有一号电机,所述一号电机固定安装在床板的底部,所述一号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一号转轴,所述一号转轴延伸至靠板的下方,所述一号齿轮固定安装在一号转轴上,所述一号齿轮与半齿轮啮合连接。
8.优选的,所述床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轨,所述滑轨板滑动安装有两个固定组件。
9.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滑轨上,所述滑块的一侧且远离床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一号固定件,所述一号固定件的两侧均活动安装有一号连接条板和二号连接条板,所述一号连接条板和二号连接条板互为平行,所述一号连接条板和二号连接条板的一端且远离一号固定件的一端活动安装有二号固定件,所述一号固定件与二号固定件相配合。
10.优选的,所述床板的一端开设有坡度槽,所述坡度槽内设置有角度调节组件。
11.优选的,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有二号固定轴,所述二号固定轴固定安装在坡度槽内,所述坡度槽的内部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一端且靠近二号固定轴的一端开设有滑动槽,所述二号固定轴通过滑动槽与放置板活动连接,所述放置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杆,所述坡度槽的一侧且位于放置板的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杆设置在滑槽内,所述
滑槽分为水平段和圆弧段。
12.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急诊科医生用心衰治疗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13.其一:本实用新型设置与翻转机构和两个固定组件,当患者突发心衰时,需要对患者采取坐位和双腿下垂的姿势来减少静脉的回心血量,从而缓解患者的症状,当患者需要采取坐位和双腿下垂的姿势时,通过驱动组件工作带动翻转组件进行翻转,从而方便患者可以稳定的坐在急救床上,在将患者的双腿放置在两个固定组件之间,从而保证患者的身体的稳定性;具体的,当电机工作驱动一号转轴进行旋转时,一号转轴带动一号齿轮进行旋转,一号齿轮通过半齿轮带动靠板以一号固定轴为轴心进行旋转,从而靠板进行偏转,方便患者采用坐位时可以依靠在靠板上,从而保证自身的稳定性,再将二号固定件提起,将患者的腿部放置在一号固定件和二号固定件之间,在放下二号固定件并进行按压,使二号固定件和一号固定件紧密贴合在一起,从而使二号固定件和一号固定件保持患者腿部的稳定,从而避免患者在无意识状态下摔倒。
14.其二:本实用新型角度调节机构,当患者躺下进行治疗时,通过降低腿部的高度来减少静脉的回心血量,从而缓解患者的症状,通过推动放置板,使放置板在滑动槽和二号固定轴的导向下使放置板进行平行移动,同时,从而使放置板带动支杆沿着滑槽的水平段进行移动,当支杆移动至滑槽水平段与圆弧段的连接处时,再通过按压放置板,使支杆在滑槽的圆弧段的导向下以二号固定轴为轴心进行偏转,从而使放置板与坡度槽的底壁贴合,从而方便将患者的腿部移动至较低的高度,从而减少静脉的回心血量,从而缓解患者的症状。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a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b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床板;11、矩形槽;12、滑轨;13、坡度槽;
21.2、一号固定轴;21、靠板;22、半齿轮;23、一号电机;24、一号转轴; 25、一号齿轮;
22.3、滑块;31、一号固定件;32、一号连接条板;33、二号连接条板;34、二号固定件;
23.4、二号固定轴;41、放置板;42、滑动槽;43、支杆;44、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急诊科医生用心衰治疗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26.实施例一:
27.如图1-图4所示,一种急诊科医生用心衰治疗装置,包括床板1,床板1 上开设有矩形槽11,矩形槽11内设置有翻转机构,翻转机构包括有驱动组件和翻转组件,驱动组件固定安装在床板1的底部,翻转组件活动安装在矩形槽11内,驱动组件通过一号齿轮25与翻转组件啮合连接。
28.具体的,翻转组件包括有一号固定轴2,一号固定轴2固定安装在矩形槽 11内,一号固定轴2上活动安装有靠板21,靠板21上且位于床板1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半齿轮22。
29.具体的,驱动组件包括有一号电机23,一号电机23固定安装在床板1的底部,一号电机23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一号转轴24,一号转轴24延伸至靠板21的下方,一号齿轮25固定安装在一号转轴24上,一号齿轮25与半齿轮22啮合连接。
30.具体的,床板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轨12,滑轨12板滑动安装有两个固定组件。
31.具体的,固定组件包括有滑块3,滑块3滑动安装在滑轨12上,滑块3 的一侧且远离床板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一号固定件31,一号固定件31的两侧均活动安装有一号连接条板32和二号连接条板33,一号连接条板32和二号连接条板33互为平行,一号连接条板32和二号连接条板33的一端且远离一号固定件31的一端活动安装有二号固定件34,一号固定件31与二号固定件 34相配合;当患者突发心衰时,需要对患者采取坐位和双腿下垂的姿势来减少静脉的回心血量,从而缓解患者的症状,当患者需要采取坐位和双腿下垂的姿势时,电机工作驱动一号转轴24进行旋转时,一号转轴24带动一号齿轮25进行旋转,一号齿轮25通过半齿轮22带动靠板21以一号固定轴2为轴心进行旋转,从而靠板21进行偏转,方便患者采用坐位时可以依靠在靠板 21上,从而保证自身的稳定性,再将二号固定件34提起,将患者的腿部放置在一号固定件31和二号固定件34之间,在放下二号固定件34并进行按压,使二号固定件34和一号固定件31紧密贴合在一起,从而使二号固定件34和一号固定件31保持患者腿部的稳定,从而避免患者在无意识状态下摔倒。
32.具体的,床板1的一端开设有坡度槽13,坡度槽13内设置有角度调节组件。
33.具体的,角度调节组件包括有二号固定轴4,二号固定轴4固定安装在坡度槽13内,坡度槽13的内部设置有放置板41,放置板41的一端且靠近二号固定轴4的一端开设有滑动槽42,二号固定轴4通过滑动槽42与放置板41 活动连接,放置板4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杆43,坡度槽13的一侧且位于放置板41的两侧开设有滑槽44,支杆43设置在滑槽44内,滑槽44分为水平段和圆弧段;当患者躺下进行治疗时,通过降低腿部的高度来减少静脉的回心血量,从而缓解患者的症状,通过推动放置板41,使放置板41在滑动槽 42和二号固定轴4的导向下使放置板41进行平行移动,同时,从而使放置板 41带动支杆43沿着滑槽44的水平段进行移动,当支杆43移动至滑槽44水平段与圆弧段的连接处时,再通过按压放置板41,使支杆43在滑槽44的圆弧段的导向下以二号固定轴4为轴心进行偏转,从而使放置板41与坡度槽13 的底壁贴合,从而方便将患者的腿部移动至较低的高度,从而减少静脉的回心血量,从而缓解患者的症状。
34.工作原理:当患者突发心衰时,需要对患者采取坐位和双腿下垂的姿势来减少静脉的回心血量,从而缓解患者的症状,当患者需要采取坐位和双腿下垂的姿势时,电机工作驱动一号转轴24进行旋转时,一号转轴24带动一号齿轮25进行旋转,一号齿轮25通过半齿轮22带动靠板21以一号固定轴2 为轴心进行旋转,从而靠板21进行偏转,方便患者采用坐位时可以依靠在靠板21上,从而保证自身的稳定性,再将二号固定件34提起,将患者的腿部
放置在一号固定件31和二号固定件34之间,在放下二号固定件34并进行按压,使二号固定件34和一号固定件31紧密贴合在一起,从而使二号固定件 34和一号固定件31保持患者腿部的稳定,从而避免患者在无意识状态下摔倒;
35.当患者躺下进行治疗时,通过降低腿部的高度来减少静脉的回心血量,从而缓解患者的症状,通过推动放置板41,使放置板41在滑动槽42和二号固定轴4的导向下使放置板41进行平行移动,同时,从而使放置板41带动支杆43沿着滑槽44的水平段进行移动,当支杆43移动至滑槽44水平段与圆弧段的连接处时,再通过按压放置板41,使支杆43在滑槽44的圆弧段的导向下以二号固定轴4为轴心进行偏转,从而使放置板41与坡度槽13的底壁贴合,从而方便将患者的腿部移动至较低的高度,从而减少静脉的回心血量,从而缓解患者的症状。
36.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