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下肢活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卧床患者下肢活动的器具。
背景技术:
2.目前,目现代医疗中,常常会有因疾病或者是生理机能衰退导致的下肢不方便移动,需经常锻炼以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现有的下肢康复训练装置一般需要患者躺在康复训练装置上进行康复训练,不方便长期卧床患者使用,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推出了以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卧床患者下肢活动的器具,其解决了现有装置不方便长期卧床患者使用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卧床患者下肢活动的器具,包括支撑台、螺纹管和滑杆,还包括活动板,所述螺纹管镶嵌在支撑台侧面,所述滑杆固定连接在支撑台上表面,所述活动板设置在支撑台侧面,所述活动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活动板表面穿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中穿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另一端螺纹连接在螺纹管内部,所述支撑台侧面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表面穿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中穿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把,所述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穿设在第三轴承中,所述第二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壳体表面穿设有第四轴承,所述第四轴承中穿设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壳体表面穿设有第五轴承,所述第三转轴穿设在第五轴承中,所述第三转轴左端固定连接有可旋转杆,所述可旋转杆共有两组,另一组所述可旋转杆固定连接在第三转轴的有端,所述可旋转杆的侧面设置有踏板。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把,所述第一转把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握把,所述活动板侧面开设有定位槽,所述握把的一端卡接在定位槽中。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踏板表面固定连接有可伸缩腿部固定组件,所述可伸缩腿部固定组件内部设置有防护垫,所述可伸缩腿部固定组件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束缚带,所述束缚带共有多个,并且对称设置在可伸缩腿部固定组件侧面。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撑台侧面设置有床体,所述支撑台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滑垫,所述第二防滑垫搭接在床体侧面,所述活动板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滑垫,所述第一防滑垫搭接在床体侧面。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壳体侧面固定连接有计次器。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该方便卧床患者下肢活动的器具,通过设置螺纹柱和螺纹管,当人们需要对该装置进行固定时,人们首先将支撑台搭接在床体表面,然后拉动握把,使得握把与定位槽相脱离,然后通过转动握把,从而带动螺纹柱转动,在第一螺纹柱和螺纹管的配合下,方便了人们对活动板进行移动,当活动板移动至指定位置后,人们停止转动握把,并且将握把重新与定位槽相卡接即可,方便了人们对该装置进行固定。
11.2、该方便卧床患者下肢活动的器具,通过设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当人们需要使用该装置进行下肢活动时,人们首先将患者的下肢搭接在可伸缩腿部固定组件上端,然后通过束缚带将患者的下肢进行固定,当患者需要人们辅助进行活动时,人们只需要通过转动第二转把,从而带动第一齿轮转动,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配合下,从而带动载有可伸缩腿部固定组件的第三转轴转动,从而达到辅助患者进行下肢活动的目的。
附图说明
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壳体右视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支撑台;2、螺纹管;3、滑杆;4、活动板;5、限位环;6、第一轴承;7、第一转轴;8、螺纹柱;9、第一转把;10、限位杆;11、握把;12、定位槽;13、壳体;14、第二轴承;15、第二转轴;16、第二转把;17、第一齿轮;18、第三轴承;19、第四轴承;20、第三转轴;21、第五轴承;22、第二齿轮;23、可旋转杆;24、踏板;25、可伸缩腿部固定组件;26、防护垫;27、束缚带;28、床体;29、第一防滑垫;30、第二防滑垫;31、计次器。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实施例
20.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卧床患者下肢活动的器具,包括支撑台1、螺纹管2和滑杆3,还包括活动板4,螺纹管2镶嵌在支撑台1侧面,滑杆3固定连接在支撑台1上表面,活动板4设置在支撑台1侧面,活动板4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5,活动板4表面穿设有第一轴承6,第一轴承6中穿设有第一转轴7,第一转轴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柱8,螺纹柱8的另一端螺纹连接在螺纹管2内部,该方便卧床患者下肢活动的器具,通过设置螺纹柱8和螺纹管2,当人们需要对该装置进行固定时,人们首先将支撑台1搭接在床体28表面,然后拉动握把11,使得握把11与定位槽12相脱离,然后通过转动握把11,从而带动螺纹柱8转动,在第一螺纹柱8和螺纹管2的配合下,方便了人们对活动板4进行移动,当活动板4移动至指定位置后,人们停止转动握把11,并且将握把11重新与定位槽12相
卡接即可,方便了人们对该装置进行固定,支撑台1侧面固定连接有壳体13,壳体13表面穿设有第二轴承14,第二轴承14中穿设有第二转轴15,第二转轴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把16,壳体13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18,第二转轴15的另一端穿设在第三轴承18中,第二转轴1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7,壳体13表面穿设有第四轴承19,第四轴承19中穿设有第三转轴20,第三转轴2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22,第一齿轮17与第二齿轮22相啮合,该方便卧床患者下肢活动的器具,通过设置第一齿轮17和第二齿轮22,当人们需要使用该装置进行下肢活动时,人们首先将患者的下肢搭接在可伸缩腿部固定组件25上端,然后通过束缚带27将患者的下肢进行固定,当患者需要人们辅助进行活动时,人们只需要通过转动第二转把16,从而带动第一齿轮17转动,在第一齿轮17和第二齿轮22的配合下,从而带动载有可伸缩腿部固定组件25的第三转轴20转动,从而达到辅助患者进行下肢活动的目的,壳体13表面穿设有第五轴承21,第三转轴20穿设在第五轴承21中,第三转轴20左端固定连接有可旋转杆23,可旋转杆23共有两组,另一组可旋转杆23固定连接在第三转轴20的有端,可旋转杆23的侧面设置有踏板24。
21.具体的,第一转轴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把9,第一转把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0,限位杆10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握把11,活动板4侧面开设有定位槽12,握把11的一端卡接在定位槽12中。
22.具体的,踏板24表面固定连接有可伸缩腿部固定组件25,可伸缩腿部固定组件25内部设置有防护垫26,可伸缩腿部固定组件25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束缚带27,束缚带27共有多个,并且对称设置在可伸缩腿部固定组件25侧面。
23.具体的,支撑台1侧面设置有床体28,支撑台1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滑垫30,第二防滑垫30搭接在床体28侧面,活动板4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滑垫29,第一防滑垫29搭接在床体28侧面。
24.具体的,壳体13侧面固定连接有计次器31。
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26.s1、在使用时,首先将该装置移动之指定位置,当人们需要对该装置进行固定时,人们首先将支撑台1搭接在床体28表面,然后拉动握把11,使得握把11与定位槽12相脱离,然后通过转动握把11,从而带动螺纹柱8转动,在第一螺纹柱8和螺纹管2的配合下,方便了人们对活动板4进行移动,当活动板4移动至指定位置后,人们停止转动握把11,并且将握把11重新与定位槽12相卡接即可,方便了人们对该装置进行固定;
27.s2、当人们需要使用该装置进行下肢活动时,人们首先将患者的下肢搭接在可伸缩腿部固定组件25上端,然后通过束缚带27将患者的下肢进行固定,当患者需要人们辅助进行活动时,人们只需要通过转动第二转把16,在第一齿轮17和第二齿轮22的配合下,从而带动载有可伸缩腿部固定组件25的第三转轴20转动,从而达到辅助患者进行下肢活动的目的;
28.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改动、修改、替换和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