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施工用外防护管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6  198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电力施工用外防护管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2.在进行电力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在建筑物内预埋外防护管以便后期穿线,然而外防护管在理出切割的过程中,都是人工手持切割工具完成切割操作的,切割后的外防护管切口平整度差,而且外防护管理出的过程中,弯曲部分较多,给预埋的工作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电力施工用外防护管切割装置,以解决外防护管在理出切割的过程中,都是人工手持切割工具完成切割操作的,切割后的外防护管切口平整度差,而且外防护管理出的过程中,弯曲部分较多,给预埋的工作带来不便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电力施工用外防护管切割装置,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后立板,所述后立板前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校直输送辊,所述后立板的后侧设置有与两个校直输送辊相适配的调节结构,所述底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侧立板,所述侧立板的右侧转动连接有转板,所述侧立板和转板的一侧均开设有供外防护管穿过的圆孔,所述转板的表面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转板的右侧设置有可调节切割组件。
5.优选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通过基块纵向转动安装在后立板后侧的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一,所述螺纹套一的前侧贯穿至后立板的前侧并与校直输送辊固定连接,所述后立板的前侧开设有供螺纹套一滑动的矩形长口,所述双向螺纹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手轮。
6.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转板表面的齿环,所述侧立板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至侧立板的右侧并固定安装有与齿环相啮合的齿轮。
7.优选的,所述可调节切割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转板右侧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壳,所述滑动壳的内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轴贯穿至滑动壳的右侧并固定安装有切割盘,所述固定块与滑动壳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和限位组件。
8.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开设在固定块右侧的腔体,所述腔体内腔底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顶部贯穿至固定块的顶部,所述螺纹柱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与滑动壳内侧固定连接的螺纹套二。
9.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滑动壳内腔前侧和后侧的长条限位块,所述固定块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供长条限位块滑动的限位长槽。
10.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结构调节两个校直输送辊之间的距离,能够适用于多种规格的外防护管,将防护管放置于两个校直输送辊之间,通过校直输送辊校直并向右输送,并穿过圆孔,直至外防护管长度够用时,通过可调节切割组件调节
切割深度,再通过驱动组件最终带动可调节切割组件转动,对外防护管环绕切割,保证切割的切口平整,即可达到校直和切口平整的目的,解决了外防护管在理出切割的过程中,都是人工手持切割工具完成切割操作的,切割后的外防护管切口平整度差,而且外防护管理出的过程中,弯曲部分较多,给预埋的工作带来不便的问题。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组件的设置,滑动壳在滑动的过程中带动长条限位块在限位长槽的内腔滑动,为滑动壳的移动进行限位和导向,提高了滑动壳移动式的稳定性。
12.3、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结构的设置,上下两个校直输送辊上的校直辊之间的中线与圆孔的圆心在同一条直线上,使用者可操作手轮带动双向螺纹杆转动,双向螺纹杆的过程中会带动两个螺纹套一在矩形长口的内腔相向和相背移动,进而带动两个校直输送辊相向和相背移动,能够使得两个校直输送辊能够适用于多种直径的外防护管。
附图说明
13.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调节组件与校直输送辊的立体拆分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侧立板与驱动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可调节切割组件的立体拆分示意图。
18.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9.1、底板,2、后立板,3、校直输送辊,4、调节结构,41、双向螺纹杆,42、螺纹套一,43、矩形长口,44、手轮,5、侧立板,6、转板,7、圆孔,8、驱动组件,81、齿环,82、电机,83、齿轮,9、可调节切割组件,91、固定块,92、滑动壳,93、马达,94、切割盘,95、调节组件,951、腔体,952、螺纹柱,953、螺纹套二,96、限位组件,961、长条限位块,962、限位长槽。
具体实施方式
20.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电力施工用外防护管切割装置的实施例。
21.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技术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22.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23.图1-4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电力施工用外防护管切割装置,其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后立板2,后立板2前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校直输送辊3,后立板2的后侧设置有与两个校直输送辊3相适配的调节结构4,调节结构4包括通过基块纵向转动安装在后立板2后侧的双向螺纹杆41,双向螺纹杆41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螺纹连接有
螺纹套一42,螺纹套一42的前侧贯穿至后立板2的前侧并与校直输送辊3固定连接,后立板2的前侧开设有供螺纹套一42滑动的矩形长口43,双向螺纹杆4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手轮44,通过调节结构4的设置,上下两个校直输送辊3上的校直辊之间的中线与圆孔7的圆心在同一条直线上,使用者可操作手轮44带动双向螺纹杆41转动,双向螺纹杆41的过程中会带动两个螺纹套一42在矩形长口43的内腔相向和相背移动,进而带动两个校直输送辊3相向和相背移动,能够使得两个校直输送辊3能够适用于多种直径的外防护管,底板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侧立板5,侧立板5的右侧转动连接有转板6,侧立板5和转板6的一侧均开设有供外防护管穿过的圆孔7,转板6的表面设置有驱动组件8,驱动组件8包括固定连接在转板6表面的齿环81,侧立板5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电机82,电机82的输出轴贯穿至侧立板5的右侧并固定安装有与齿环81相啮合的齿轮83,转板6的右侧设置有可调节切割组件9,可调节切割组件9包括固定连接在转板6右侧的固定块91,固定块9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壳92,滑动壳92的内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马达93,马达93的输出轴贯穿至滑动壳92的右侧并固定安装有切割盘94,固定块91与滑动壳92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95和限位组件96,调节组件95包括开设在固定块91右侧的腔体951,腔体951内腔底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柱952,螺纹柱952的顶部贯穿至固定块91的顶部,螺纹柱95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与滑动壳92内侧固定连接的螺纹套二953,限位组件96包括固定连接在滑动壳92内腔前侧和后侧的长条限位块961,固定块91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供长条限位块961滑动的限位长槽962,通过限位组件96的设置,滑动壳92在滑动的过程中带动长条限位块961在限位长槽962的内腔滑动,为滑动壳92的移动进行限位和导向,提高了滑动壳92移动式的稳定性。
24.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使用者通过调节结构4调节两个校直输送辊3之间的距离,能够适用于多种规格的外防护管,将防护管放置于两个校直输送辊3之间,通过校直输送辊3校直并向右输送,外防护管穿过圆孔7,直至外防护管长度够用时,使用者转动螺纹柱952,螺纹柱952则带动螺纹套二953在腔体951的内腔滑动,螺纹套二953则带动滑动壳92在固定块91的表面滑动,滑动壳92则带动马达93和切割盘94运动,使得切割盘94的切割深度得以调整,开启马达93带动切割盘94转动对外防护管进行切割,电机82带动齿轮83转动,齿轮83通过齿环81带动转板6和可调节切割组件9转动,切割盘94能够对外防护管环绕切割,保证切割的切口平整,而且切割下来的外防护管被校直过,方便后期预埋,即可达到校直和切口平整的目的。
25.综上所述:该电力施工用外防护管切割装置,通过调节结构4调节两个校直输送辊3之间的距离,能够适用于多种规格的外防护管,将防护管放置于两个校直输送辊3之间,通过校直输送辊3校直并向右输送,并穿过圆孔7,直至外防护管长度够用时,通过可调节切割组件9调节切割深度,再通过驱动组件8最终带动可调节切割组件9转动,对外防护管环绕切割,保证切割的切口平整,即可达到校直和切口平整的目的,解决了外防护管在理出切割的过程中,都是人工手持切割工具完成切割操作的,切割后的外防护管切口平整度差,而且外防护管理出的过程中,弯曲部分较多,给预埋的工作带来不便的问题。
26.上述披露的各技术特征并不限于已披露的与其它特征的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根据实用新型之目的进行各技术特征之间的其它组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为准。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