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助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动刹车功能的助老椅。
背景技术:
2.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本世纪中国人口增长的重要特点,老年人辅助产品解决了高龄、带病和“空巢”老年人的部分需求。站立和洗浴是影响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独立性的至关重要因素之一。比如洗浴时浴室地面湿滑易导致老人摔倒且擦洗背部时较为吃力;老人骨密度低、心血管调节反应较差、肌肉等器官老化,因此如厕久坐后站起容易发生脑缺血,稍有不慎会造成肌肉损伤甚至骨折,这都给老人的独立生活带来了来很大的困难与风险。
3.为解决上述问题,21世纪以来,国内外的各类洗浴辅助设备不断问世,但因价格昂贵使得这类助老机械投放市场来未曾普遍广泛使用。
4.专利号为(pub.no:us 2017/0347845 al)的实用新型专利“可变高度升降椅”是一款涉及机械化座椅,可变高度机构动力来源采用电推杆,该座椅具有选择性的可变高度和操作模式来提升用户,并且可选地包括一个合并的坐便器。专门为残疾人、老年人或其他有重大身体限制的人设计的厕所座椅,但是该升降椅只能放在马桶上使用,移动不方便,不能和家庭人员共用马桶。
5.专利号为cn107638253a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多功能电动浴椅的机械系统”可通过调节浴椅靠背和坐板之间的角度改变人的背部姿势,实现洗浴时坐姿和躺姿的变换,但不具备人们如厕时由坐姿变化到站姿时腿部位姿的调整,且该装置刹车采用脚踩的方式,老人独自使用时容易遗忘踩刹,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6.专利号为cn203107475u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多功能护理椅”可沿椅子上的弯曲支撑架上下滑动,实现在升降过程中改变椅座的高度同时改变椅座的角度,以改变坐姿,从而方便护理人员护理老人如厕时对贮便盆的放置与取出及洗浴时对老人进行全方位的清洗,但是该装置在上升时对于老人位姿的调整为后仰,与独居老人在马桶如厕后起立时前倾的位姿不同,且洗浴时对于老人后背的清理需要护理人员的帮助。此外,上述两种装置都体积较大、不可折叠,不方便收纳和移动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独居老人在家如厕时久坐起立困难、洗浴时在湿滑地面站立易摔倒且背部擦洗较为吃力等生活不便的情况,设计一种适用于独居老人的可折叠、辅助如厕和洗浴的助老椅,以减少老人独居时的安全风险,提高其生活质量。
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自动刹车功能的助老椅,包括旋转机构、坐站转换机构、擦背机构、折叠机构和刹车机构;其中,
9.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水平、上下相对设置的旋转板和底板,所述旋转板和底板上均贯穿开设有同轴的第一通孔,所述旋转板绕所述第一通孔轴向转动安装在所述底板上;
10.所述坐站转换机构包括翻转板和用于驱动所述翻转板沿人体从坐下状态到站立
状态的运动轨迹进行运动的驱动组件,所述翻转板位于所述旋转板上方设置,所述翻转板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旋转板上;
11.所述擦背机构包括水平调整组件、安装在所述水平调整组件上的上下调整组件以及安装在所述上下调整组件上的擦背板;所述水平调整组件安装在所述旋转板上,用于带动所述上下调整组件在水平方向往复移动;所述上下调整组件用于调整所述擦背板与翻转板之间的间距和伸入所述翻转板上方的位置;
12.所述折叠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折叠单元,所述折叠单元为呈z字型的可折叠结构,包括上下水平相对设置的连接管和刹车槽,所述连接管和刹车槽之间通过支撑管连接;所述支撑管的顶端与所述连接管的一端通过铰接件铰接,所述铰接件通过第一卡销与所述支撑管锁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管的中部连接有第一气压杆;所述支撑管的底端与所述刹车槽的中部铰接,并通过第二卡销锁定,述支撑管的底部与所述刹车槽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气压杆,所述第二气压杆和第一气压杆分别位于所述支撑管两侧设置,所述刹车槽上开设有纵向的滑槽,所述第二气压杆的底端通过销轴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内,所述第二气压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管上;所述连接管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底部;
13.所述刹车机构包括定向轮、钢板弹簧和万向轮,所述定向轮安装在所述钢板弹簧的一端上,所述钢板弹簧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刹车槽内;所述万向轮通过连接件安装在所述第二气压杆与所述刹车槽连接的一端上。
14.进一步,所述旋转板通过牛眼轴承转动安装在所述底板上;
15.所述旋转板底部设置有与第一通孔同轴、向下延伸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外壁底部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滚动在所述底板上表面上;
16.所述底板上表面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滚动在所述限位环的外壁上;
17.所述旋转板和底板之间通过翻转铰链卡接固定。
18.进一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翻转板两侧设置的第三气压杆和电动推杆,所述第三气压杆和电动推杆均通过导向件与所述翻转板连接;
19.所述导向件包括曲管扶手和插设在所述曲管扶手两端内部的导轨,所述曲管扶手通过导轨套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导轨底端固定在所述旋转板上,所述曲管扶手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翻转板上;
20.所述第三气压杆和电动推杆底部均转动安装在所述旋转板上,顶部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曲管扶手转动连接。
21.进一步,所述水平调整组件包括滚珠丝杠和用于驱动所述滚珠丝杠转动的丝杠电机,所述滚珠丝杠两端均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所述旋转板上;
22.所述滚珠丝杠上通过滚珠丝杠副滑动安装有移动台,所述移动台内通过直线轴承滑动穿设有光轴,所述光轴平行于所述滚珠丝杠设置,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的所述轴承座上;
23.所述光轴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与所述丝杠电机信号连接;
24.所述上下调整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移动台上。
25.进一步,所述移动台与两侧的轴承座之间的滚珠丝杠上均套设有伸缩套;
26.所述丝杠电机外罩设有电机外壳;
27.所述丝杠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所述滚珠丝杠连接;
28.所述旋转板上还设置有电池盒,所述电池盒内设置有用于供电的电池以及控制器。
29.进一步,所述上下调整组件包括安装盒、调整电机和调整臂;
30.所述安装盒呈方形,包括安装板和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板两端的旋转盒,所述旋转盒底部敞口设置,扣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调整电机安装在所述旋转盒内,所述旋转盒与所述安装板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
31.所述调整臂包括摆臂、连杆和展臂,所述连杆包括第一连接杆和与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位于同一平面内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旋转盒的一侧外壁上;
32.所述摆臂与所述展臂之间通过第一齿轮组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安装在所述摆臂的一端,所述第二齿轮固定安装在展臂的一端,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侧;
33.所述摆臂与所述调整电机之间通过第二齿轮组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固定安装在所述摆臂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三齿轮转动安装在所述旋转盒上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的外侧壁上;所述第四齿轮安装在所述调整电机的转轴上;
34.所述擦背板通过安装件可左右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展臂的另一端上。
35.进一步,所述旋转盒底部的敞口端上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平行于所述调整电机轴向设置,两端连接在所述旋转盒上;
36.所述安装板上插设有与所述限位杆相配合的限位销钉,所述限位销钉与所述限位杆配合以限制所述旋转盒的转动。
37.进一步,所述旋转盒上连接有用于罩设所述第二齿轮组的齿轮盖;
38.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置有用于罩设所述第一齿轮组的齿轮外壳。
39.进一步,所述第一卡销和第二卡销之间通过刹车线同步连接,所述刹车线穿设在所述连接管和支撑管内,所述刹车线的一端连接有刹车把手,所述刹车把手安装在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支撑管的一端上;
40.所述刹车线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卡销上,所述第二卡销与所述支撑管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底端通过固定栓与所述支撑管连接;
41.所述刹车线的中部通过连接线与所述第一卡销连接,所述连接线的两端分别绕过两个固定栓后与所述第一卡销中部固定连接,两个固定栓均安装在所述支撑管上,所述连接线的中部通过连接块与所述刹车线固定连接。
4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43.1、本技术的助老椅具有擦背功能,洗浴时可以使用擦背功能,水平调整组件带动擦背板左右移动进行擦背,上下调整组件可以调节擦背板的高度。此外,上下调整组件可以根据人的背部弧度来调节位置,在第一弹簧的拉力下,擦背板会给背部一定的压力。擦背板也可以根据人的背部弧度调整角度,确保擦背板始终与人体背部紧贴,正常坐姿就可以接触到擦背板,无需调整坐姿去迎合擦背板。
44.2、坐站转换功能,在翻转板两侧装有第三气压杆和电动推杆,第三气压杆可以代替电动推杆提供推力,这样做可以控制成本,减少重量,节约用电。控制电动推杆的伸缩实现翻转板沿导轨翻转,翻转板的翻转轨迹符合人体站立的运动轨迹,辅助老人如厕后站起,减少老人的肌肉损伤及防止无力站起的风险。
45.3、助老椅本技术的助老椅带有旋转功能,旋转板以上部件可以旋转,老人坐到助老椅上可以掰开翻转铰链解锁旋转功能,既可以像旋转座椅一样旋转,随手拿到身边的物品。不用旋转功能时可以把翻转铰链往上翻与旋转板卡住,即锁住助老椅的旋转功能。
46.4、本技术的助老椅可以折叠,即把支撑管折叠起来,降低助老椅的高度,从而节约占用空间,且便于携带。支撑管上的第一气压杆和第二气压杆可为助老椅折叠时提供缓冲的力,为助老椅展开时提供推力,省时省力,方便快捷。
47.5、助老椅的具有自动刹车功能,即老人坐到助老椅上时,在老人重力下第二气压杆会收缩,钢板弹簧也会弯曲,直到刹车槽与地面接触,从而达到稳定快速的刹车效果。相对于脚踩式刹车,可以避免老人忘记踩刹导致椅子有移动的风险,也使操作更简单。
附图说明
4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自动刹车功能的助老椅的结构板示意图一;
4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自动刹车功能的助老椅的结构板示意图二;
5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自动刹车功能的助老椅的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5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自动刹车功能的助老椅的坐站转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5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自动刹车功能的助老椅的水平调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53.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自动刹车功能的助老椅的上下调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54.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自动刹车功能的助老椅的折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55.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自动刹车功能的助老椅的刹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56.其中,旋转机构1、坐站转换机构2、擦背机构3、折叠机构4、刹车机构5、旋转板6、底板7、第一通孔8、翻转板9、第二通孔10、擦背板11、连接管12、刹车槽13、支撑管14、铰接件15、第一卡销16、第一气压杆17、第二卡销18、第二气压杆19、定向轮20、弹簧钢板21、万向轮22、连接件23、牛眼轴承24、限位环25、第一轴承26、第二轴承27、第三气压杆28、电动推杆29、曲管扶手30、导轨31、导轨套32、滚珠丝杠33、丝杠电机34、轴承座35、滚珠丝杠副36、移动台37、直线轴承38、光轴39、限位开关40、伸缩套41、电机外壳42、联轴器43、电池盒44、调整电机45、安装板46、旋转盒47、第一弹簧48、摆臂49、展臂50、第一连接杆51、第二连接杆52、第一齿轮组53、第二齿轮组54、安装件55、限位杆56、限位销钉57、齿轮盖58、齿轮外壳
59、滑槽60、刹车线61、刹车把手62、第二弹簧63、固定栓64、连接线65、连接块66、翻转铰链67。
具体实施方式
57.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根据下列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58.如图1-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自动刹车功能的助老椅,包括旋转机构1、坐站转换机构2、擦背机构3、折叠机构4和刹车机构5。其中,旋转机构1包括水平、上下相对设置的旋转板6和底板7,旋转板6和底板7上均贯穿开设有同轴的第一通孔8,旋转板6绕第一通孔8轴向转动安装在底板7上。坐站转换机构2包括翻转板9和用于驱动翻转板9沿人体从坐下状态到站立状态的运动轨迹进行运动的驱动组件,翻转板9位于旋转板6上方设置,翻转板9的中部设置有与第一通孔8对应的第二通孔10,驱动组件安装在旋转板6上。擦背机构3包括水平调整组件、安装在水平调整组件上的上下调整组件以及安装在上下调整组件上的擦背板11;水平调整组件安装在旋转板6上,用于带动上下调整组件在水平方向往复移动;上下调整组件用于调整擦背板11与翻转板9之间的间距和伸入翻转板9上方的位置。折叠机构4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折叠单元,折叠单元为呈z字型的可折叠结构,包括上下水平相对设置的连接管12和刹车槽13,连接管12和刹车槽13之间通过支撑管14连接;支撑管14的顶端与连接管12的一端通过铰接件15铰接,铰接件15通过第一卡销16与支撑管14锁定,连接管12的另一端与支撑管14的中部连接有第一气压杆17;支撑管14的底端与刹车槽13的中部铰接,并通过第二卡销18锁定,述支撑管14的底部与刹车槽13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气压杆19,第二气压杆19和第一气压杆17分别位于支撑管14两侧设置,第二气压杆19与刹车槽13的连接部可在刹车槽13内上下活动;连接管12固定安装在底板7底部。刹车机构5包括定向轮20、钢板弹簧21和万向轮22,定向轮20安装在钢板弹簧21的一端上,钢板弹簧21的另一端安装在刹车槽13内;万向轮22通过连接件23安装在第二气压杆19与刹车槽13连接的一端上。
59.老人坐到椅子上时,老人的重量会使第二气压杆19收缩,同时钢板弹簧21也会受力弯曲,直到刹车槽13与地面接触形成刹车效果,椅子不可移动。老人离开椅子后,第二气压杆19的反向推力和钢板弹簧21的反作用力会抬升椅子,将刹车槽13抬离地面,此时可移动椅子。
60.具体的,旋转板6通过牛眼轴承24转动安装在底板7上,牛眼轴承24安装在底板7上。旋转板6底部设置有与第一通孔8同轴、向下延伸的限位环25,限位环25的外壁底部通过轴承螺钉设置有第一轴承26,第一轴承26的外圈滚动在底板7上表面上。底板7上表面上通过轴承螺钉设置有第二轴承27,第二轴承27的外圈滚动在限位环25的外壁上。第一轴承26和第二轴承27使旋转板6保持绕第一通孔8轴向转动。旋转板6和底板7之间通过翻转铰链67卡接固定,翻转铰链67安装在底板7上。将翻转铰链67向上翻转可把旋转板6卡住固定,如需旋转板6旋转,将翻转铰链67掰离旋转板6即可解锁。
61.具体的,驱动组件包括分别位于翻转板9两侧设置的第三气压杆28和电动推杆29,第三气压杆28和电动推杆29均通过导向件与翻转板9连接。导向件包括曲管扶手30和插设
在曲管扶手30两端内部的导轨31,曲管扶手30通过导轨套32与导轨31滑动连接,导轨31底端固定在旋转板6上,曲管扶手30两端均通过法兰盘分别固定在翻转板9上。法兰盘通过子母螺栓与曲管扶手30固定,该子母螺栓穿设在导轨套32内,并活动穿设在导轨31上的导向孔内。
62.第三气压杆28和电动推杆29底部均转动安装在旋转板6上,顶部分别通过子母螺栓与对应的曲管扶手30转动连接。通过控制电动推杆29伸缩驱使曲管扶手30带动翻转板9沿着导轨31的导向孔轨迹翻转一定角度,实现辅助老人如厕后站起的功能。第三气压杆28可以代替电动推杆29提供推力,这样做可以控制成本,减少重量,节约用电。
63.具体的,水平调整组件包括滚珠丝杠33和用于驱动滚珠丝杠33转动的丝杠电机34,滚珠丝杠33两端均通过轴承座35安装在旋转板6上。滚珠丝杠33上通过滚珠丝杠副36滑动安装有移动台37,移动台37内通过直线轴承38滑动穿设有光轴39,光轴39平行于滚珠丝杠33设置,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的轴承座35上。光轴39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开关40,限位开关40与丝杠电机34信号连接,移动台37移动碰到限位开关40就会改变丝杠电机34的转动方向,从而实现移动台37的左右往复移动。上下调整组件固定安装在移动台37上。
64.进一步,移动台37与两侧的轴承座35之间的滚珠丝杠33上均套设有伸缩套41。丝杠电机34外罩设有电机外壳42。丝杠电机34通过联轴器43与滚珠丝杠33连接。旋转板6上还设置有电池盒44,电池盒44内设置有用于供电的电池以及控制器,控制器与电动推杆29和丝杠电机34信号连接,用于控制电动推杆29的伸缩和丝杠电机34正反转动。
65.具体的,上下调整组件包括安装盒、调整电机45和调整臂。安装盒呈方形,包括安装板46和通过螺栓转动连接在安装板46两端的旋转盒47,旋转盒47底部敞口设置,扣在安装板46上,调整电机45安装在旋转盒47内,旋转盒47与安装板46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48。在第一弹簧48的拉力下,擦背板11会给背部一定的压力。
66.调整臂包括摆臂49、连杆和展臂50,连杆包括第一连接杆51和与第一连接杆51一端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接杆52,第一连接杆51与第二连接杆52位于同一平面内设置;第一连接杆5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旋转盒47的一侧外壁上。
67.摆臂49与展臂50之间通过第一齿轮组53连接,第一齿轮组53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固定安装在摆臂49的一端,第二齿轮固定安装在展臂50的一端,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转动安装在第二连接杆52的一侧。
68.摆臂49与调整电机45之间通过第二齿轮组54连接,第二齿轮组54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第三齿轮固定安装在摆臂49的另一端上,第三齿轮转动安装在旋转盒47上连接有第一连接杆51的外侧壁上;第四齿轮安装在调整电机45的转轴上。
69.擦背板11通过安装件55可左右转动地安装在展臂50的另一端上。
70.调整电机45通过第四齿轮带动第三齿轮转动,从而调整摆臂49和展臂50的夹角和高度,从而调整擦背板11的位置,使擦背板11可以根据人的背部弧度调整角度,确保擦背板11始终与背部紧贴,正常坐姿就可以接触到擦背板11,无需调整坐姿去迎合擦背板11。
71.进一步,旋转盒47底部的敞口端上设置有限位杆56,限位杆56平行于调整电机45轴向设置,两端连接在旋转盒47上;安装板46上插设有与限位杆56相配合的限位销钉57,限位销钉57与限位杆56配合以限制旋转盒47的转动。拔掉限位销钉57可以将旋转盒47向外旋转90
°
,再将限位销钉57插入固定,这样可以避免使用坐站转换功能时翻转板9与擦背板11
发生碰撞。
72.进一步,旋转盒47上连接有用于罩设第二齿轮组54的齿轮盖58;第二连接杆52上设置有用于罩设第一齿轮组53的齿轮外壳59。
73.进一步,刹车槽13上开设有纵向的滑槽60,第二气压杆19的底端通过销轴滑动连接在滑槽60内,第二气压杆19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撑管14上。
74.具体的,第一卡销16和第二卡销18之间通过刹车线61同步连接,刹车线61穿设在连接管12和支撑管14内,刹车线61的一端连接有刹车把手62,刹车把手62安装在连接管12远离支撑管14的一端上。刹车线6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卡销18上,第二卡销18与支撑管14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63,第二弹簧63的底端通过固定栓64与支撑管14连接。
75.刹车线61的中部通过连接线65与第一卡销16连接,连接线65的两端分别绕过两个固定栓64后与第一卡销16中部固定连接,两个固定栓64均安装在支撑管14上,连接线65的中部通过连接块66与刹车线61固定连接。
76.第一卡销16和第二卡销18均可以在支撑管14内沿着开设的活动孔移动,第一卡销16和第二卡销18的移动方向是是相反的。静态下,第二弹簧63存在一定拉力,拉着第二卡销18把支撑管14和刹车槽13卡住,同时,在刹车线61的作用下,第一卡销16会受到一个与第二弹簧63拉力相反的拉力把铰接件15和支撑管14卡住。
77.折叠时,需要稍抬旋转板6解锁第二卡销18,然后拉动刹车把手62,刹车线61带动第一卡销16和第二卡销18反向移动,其中第二卡销18斜向上移动脱离刹车槽13,另一个第一卡销16斜向下移动脱离铰接件15后,稍用力向下压旋转板6,此时第一气压杆17和第二气压杆19会收缩,支撑管14绕着与刹车槽13的铰接点顺时针旋转至水平位置时,即可完成折叠。
78.展开轮椅时,只需稍用力抬升旋转板6一段距离,在第一气压杆17和第二气压杆19的推力下轮椅自动完成展开,在第二弹簧63的拉力下,第二卡销18会将支撑管14和刹车槽13卡住互锁,第一卡销16会将支撑管14与铰接件15卡住互锁。
79.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实用新型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