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壳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6  191



1.本实用新型涉及龟壳清洗技术领域,具体为龟壳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2.龟类整个甲壳的统称,龟的甲壳由拱起的背甲和扁平的腹甲构成,联接背、腹甲的部分称甲桥,整个龟壳呈盒状,一般龟的头颈、四肢和尾部在其中能自由伸缩,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背、腹甲均由两层构成,内层由骨板构成,来源于真皮;外层由角质盾片构成,来源于表皮,盾片和骨板的数目和排列方式,是龟类分类的依据之一,由于龟壳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也有一定的装饰价值,因而一些商家会将龟壳上面的筋肉清除后再对其进行清洗。
3.现有的龟壳清洗装置不能对大批次大规模的龟壳进行同时清洗,清洗效率较为低下,且清洗之后的晾干也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龟壳清洗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龟壳清洗装置不能对大批次大规模的龟壳进行同时清洗,清洗效率较为低下,且清洗之后的晾干也比较麻烦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龟壳清洗装置,包括清洗台,所述清洗台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清洗池,所述清洗池的内端固定安装有清洗支架,所述清洗支架为矩形结构,所述清洗支架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矩形槽,所述清洗支架的上端活动安装有龟壳本体,所述清洗池的上端活动安装有行走支架,所述行走支架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二矩形槽,所述清洗台上端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清洗液箱,所述清洗液箱的左端固定连通有清洗软管,所述清洗软管的左端固定安装有高压清洗喷头。
6.优选的,所述清洗台的左端固定连通有排污管道,所述清洗池等距排布于清洗台的上端,所述排污管道等距排布于清洗台的左端,通过同时设置两个或者多个清洗池,可以一次性对大量的龟壳进行清洗,提高了清洗的效率,通过安装清洗支架,清洗工人可以将龟壳本体放置于清洗支架的上端。
7.优选的,所述排污管道与清洗池相对应,所述第二矩形槽的尺寸大于第一矩形槽的尺寸,通过安装行走支架,可以在工人将龟壳本体码放好之后,将行走支架直接拖到清洗池的上端,既可以对龟壳本体进行限位,同时也能使清洗工人在行走支架上端行走,更加方便对于龟壳本体的全方位清洁,提高清洗的速度和质量。
8.优选的,所述第一矩形槽等距排布于清洗支架的上端,所述第二矩形槽等距排布于行走支架的上端,通过安装高压清洗喷头,在需要对龟壳本体进行清洗时,清洗液箱内的水泵开始工作,并将清洗液传送到高压清洗喷头,清洗工人手握清洗软管,即可将清洗液通过高压清洗喷头均匀地喷洒在龟壳本体的表面。
9.优选的,所述清洗支架与清洗池相适配,所述行走支架的尺寸略大于清洗池的尺寸,由于第一矩形槽的尺寸是小于龟壳本体的尺寸的,因而不需要担心龟壳本体会从第一
矩形槽漏到下面的清洗池底部。
10.优选的,所述第一矩形槽的尺寸小于龟壳本体的尺寸,所述第二矩形槽的尺寸小于龟壳本体的尺寸,通过安装排污管道,可以将清洗过后产生的污水和废渣通过排污管道排出,防止污水积存在清洗池内部,保持了装置的卫生,且清洗完成之后,由于整个装置是露天安装,所以清洗完成之后可以将龟壳本体直接原地晾干,减少了龟壳处理的步骤,操作更加简便。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该龟壳清洗装置,通过同时设置两个或者多个清洗池,可以一次性对大量的龟壳进行清洗,提高了清洗的效率,通过安装行走支架,既可以对龟壳本体进行限位,同时也能使清洗工人在行走支架上端行走,更加方便对于龟壳本体的全方位清洁,提高清洗的速度和质量,由于第一矩形槽的尺寸是小于龟壳本体的尺寸的,因而不需要担心龟壳本体会从第一矩形槽漏到下面的清洗池底部;
13.2、该龟壳清洗装置,在需要对龟壳本体进行清洗时,清洗工人手握清洗软管,即可将清洗液通过高压清洗喷头均匀地喷洒在龟壳本体的表面,喷洒面积广,操作简便;
14.3、该龟壳清洗装置,通过安装排污管道,可以将清洗过后产生的污水和废渣通过排污管道排出,防止污水积存在清洗池内部,保持了装置的卫生。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清洗池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行走支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清洗支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清洗台;2、清洗池;3、清洗支架;4、第一矩形槽;5、龟壳本体;6、行走支架;7、第二矩形槽;8、清洗液箱;9、清洗软管;10、高压清洗喷头;11、排污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龟壳清洗装置,包括清洗台1,清洗台1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清洗池2,清洗池2的内端固定安装有清洗支架3,清洗支架3为矩形结构,清洗支架3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矩形槽4,清洗支架3的上端活动安装有龟壳本体5,清洗池2的上端活动安装有行走支架6,行走支架6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二矩形槽7,清洗台1上端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清洗液箱8,清洗液箱8的左端固定连通有清洗软管9,清洗软管9的左端固定安装有高压清洗喷头10。
22.进一步的,清洗台1的左端固定连通有排污管道11,清洗池2等距排布于清洗台1的上端,排污管道11等距排布于清洗台1的左端,通过同时设置两个或者多个清洗池2,可以一次性对大量的龟壳本体5进行清洗,提高了清洗的效率,通过安装清洗支架3,清洗工人可以
将龟壳本体5放置于清洗支架3的上端。
23.进一步的,排污管道11与清洗池2相对应,第二矩形槽7的尺寸大于第一矩形槽4的尺寸,通过安装行走支架6,可以在工人将龟壳本体5码放好之后,将行走支架6直接拖到清洗池2的上端,既可以对龟壳本体5进行限位,同时也能使清洗工人在行走支架6上端行走,更加方便对于龟壳本体5的全方位清洁,提高清洗的速度和质量。
24.进一步的,第一矩形槽4等距排布于清洗支架3的上端,第二矩形槽7等距排布于行走支架6的上端,通过安装高压清洗喷头10,在需要对龟壳本体5进行清洗时,清洗液箱8内的水泵开始工作,并将清洗液传送到高压清洗喷头10,清洗工人手握清洗软管9,即可将清洗液通过高压清洗喷头10均匀地喷洒在龟壳本体5的表面。
25.进一步的,清洗支架3与清洗池2相适配,行走支架6的尺寸略大于清洗池2的尺寸,由于第一矩形槽4的尺寸是小于龟壳本体5的尺寸的,因而不需要担心龟壳本体5会从第一矩形槽4漏到下面的清洗池2底部。
26.进一步的,第一矩形槽4的尺寸小于龟壳本体5的尺寸,第二矩形槽7的尺寸小于龟壳本体5的尺寸,通过安装排污管道11,可以将清洗过后产生的污水和废渣通过排污管道11排出,防止污水积存在清洗池2内部,保持了装置的卫生,且清洗完成之后,由于整个装置是露天安装,所以清洗完成之后可以将龟壳本体5直接原地晾干,减少了龟壳处理的步骤,操作更加简便。
27.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是龟壳清洗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利用面包虫或者其他生物对龟壳本体5内部的筋肉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完成之后,由工人将龟壳本体5码放在清洗支架3的上端,随后将行走支架6拖放至清洗池2的上端,行走支架6既可以对龟壳本体5进行限位,同时也能使清洗工人在行走支架6上端行走,更加方便对于龟壳本体5的全方位清洁,提高清洗的速度和质量,此时,清洗液箱8内的水泵开始工作,并将清洗液传送到高压清洗喷头10,清洗工人手握清洗软管9,即可将清洗液通过高压清洗喷头10均匀地喷洒在龟壳本体5的表面,清洗过的污水通过第一矩形槽4流入到清洗池2的内部,由于第一矩形槽4的尺寸是小于龟壳本体5的尺寸的,因而不需要担心龟壳本体5会从第一矩形槽4漏到下面的清洗池2底部,通过安装排污管道11,可以将清洗过后产生的污水和废渣通过排污管道11排出,防止污水积存在清洗池2内部,保持了装置的卫生,清洗完成之后,将行走支架6移开,由于整个装置是露天安装,所以清洗完成之后可以将龟壳本体5直接原地晾干,减少了龟壳处理的步骤,操作更加简便。
28.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