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致动器和摄像模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6  185



1.本公开涉及微型摄像头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光学致动器和摄像模组。


背景技术:

2.微型摄像头领域,现有的光学器件能够通过运动来实现自动对焦和防抖等功能。而在该运动过程中,由于光学器件越来越大,越来越重,受外界冲击造成晃动或振动的情况下,光学器件与两端限位面撞击容易引起异响或损伤,例如在一些ois马达中,用来装光学器件的运动部能够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相对于固定部运动,当受外冲击震动的时候,运动部会运动越过极限位置与固定部发生撞击从而损坏光学器件或者带来异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致动器及摄像模组,以解决相关技术中运动部收到外界冲击或震动时会越过极限位置撞击固定部从而损坏光学器件或者带来异响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光学致动器,用于安装光学器件,所述光学致动器包括固定部和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部移动的运动部,所述运动部在运动方向上的至少一端设置有第一磁部,所述固定部的面向第一磁部的表面设置有能够排斥所述第一磁部的第二磁部。
5.可选地,所述运动部配置为能够在互成角度的多个方向上移动,所述运动部在每个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一磁部。
6.可选地,所述第一磁部和所述第二磁部分别为永磁体。
7.可选地,所述第一磁部和所述第二磁部的充磁方向相反。
8.可选地,所述运动部的运动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磁部,且该两端的第一磁部的数量相同。
9.可选地,所述第一磁部嵌入到所述运动部中,且不凸出于所述运动部的表面;所述第二磁部嵌入到所述固定部中,且不凸出于所述固定部的表面。
10.可选地,所述第一磁部和所述第二磁部的尺寸不同,且尺寸较小的一者完全正对尺寸较大的另一者。
11.可选地,所述第一磁部和所述第二磁部的尺寸相同,且位置对齐。
12.可选地,所述固定部和所述运动部之间设置有支撑所述运动部移动的支撑件。
13.根据本公开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摄像模组,包括光学器件和根据以上所述的光学致动器。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运动部移动或者受到外界冲击而震动时,由于第一磁部和第二磁部之间具有排斥磁力,可避免运动部运动过度撞击固定部导致光学器件损伤或引起异响。
15.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6.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17.图1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光学致动器的爆炸图;
18.图2是根据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光学致动器的爆炸图;
19.图3-7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光学致动器中第一磁部和第二磁部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说明
21.10
ꢀꢀꢀꢀꢀ
固定部
ꢀꢀꢀꢀꢀꢀꢀꢀꢀꢀꢀꢀ
20
ꢀꢀꢀꢀꢀ
运动部
22.30
ꢀꢀꢀꢀꢀ
第一磁部
ꢀꢀꢀꢀꢀꢀꢀꢀꢀꢀ
40
ꢀꢀꢀꢀꢀ
第二磁部
23.50
ꢀꢀꢀꢀꢀ
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25.在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26.参照图1-图2,本公开提供一种光学致动器,用于安装光学器件,光学致动器包括固定部10和能够相对于固定部10移动的运动部20,运动部20在运动方向上的至少一端设置有第一磁部30,固定部10的面向第一磁部30的表面设置有能够排斥第一磁部30的第二磁部40。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光学器件可以是成像过程中涉及到的任何部件,例如可以为镜头,也可以为芯片。
27.这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部30可以只设置在运动部20运动方向上的一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在运动部20运动方向的两端同时设置有第一磁部30,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当运动部20移动或受到外界冲击而震动时,由于第一磁部30和第二磁部40之间具有排斥磁力,可避免运动部20运动过度撞击固定部10导致光学器件损伤或引起异响。
28.此外,需要解释的是,本公开对第一磁部30和第二磁部40的形状不作限定,参照图3-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部30和第二磁部40的形状可以同时设置为六面体;参照图7,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部30和第二磁部40的形状可同时设置为圆柱体。
29.进一步地,本公开对第一磁部30和第二磁部40的磁极数量不作限定,参照图3及图5-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部30和第二磁部40可以均为单极磁石,即只具有一个n极和一个s极;参照图4,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部30和第二磁部40可以均为双极磁石,即可以具有两个n极和两个s极,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双极充磁或者两个单极磁石拼接来形成双极磁石。
30.为了使运动部20在所有的可以运动的方向上均具有防撞的保护,在一些实施例中,运动部20配置为能够在互成角度的多个方向上移动,运动部20在每个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磁部30。这里,运动部20的运动方向可以是沿光轴方向的运动以实现光学器件对焦功能,也可以是沿垂直光轴平面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运动以实现光学器件防抖功能,
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垂直,也可以成其他角度,下文为方便描述,将以二者相互垂直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参照图1和图2,第一方向对应于图中的x方向,第二方向对应于图中的y方向,该两个方向上的移动用于实现光学器件的防抖,z方向垂直于x-y平面,该方向的移动用于实现光学器件的对焦。在这种情况下,在安装光学器件后,z方向对应于光轴的方向,x方向和y方向分别对应于垂直于光轴的方向。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光轴”方向指的是穿过光学器件的镜头中心并垂直于镜头的方向,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这里不做过多说明。在图1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运动部20沿光轴方向(z向)移动,其两端表面均设置有第一磁部30,固定部10上的第二磁部40与其一一对应;在图2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运动部20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即x向和y向)上移动,其四个侧方向的表面均设置有第一磁部30,固定部10上的第二磁部40与其一一对应。
31.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整个防撞设计的稳定性,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部30和第二磁部40可以分别为永磁体。此外,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部30和第二磁部40可以同时设置为电磁铁。除了上述的第一磁部30和第二磁部40设置为相同类型的磁体情况以外,第一磁部30和第二磁部40还可以设置为不同类型的磁体,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部30设置为永磁铁,第二磁部40设置为电磁铁;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部30设置为电磁铁,第二磁部40设置为永磁铁,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32.参照图3-图7,为了使第一磁部30和第二磁部40之间具有相互排斥的磁力,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部30和第二磁部40的充磁方向相反。这里,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一磁部30和第二磁部40的充磁方向相互平行正对,此时排斥力最大;此外,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部30和第二磁部40的充磁方向成一定角度布置,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只要满足第一磁部30和第二磁部40之间相互排斥即可。
33.进一步地,参照图3-图7,第一磁部30和第二磁部40的充磁方向可以均为水平充磁也可以均为垂直充磁,这里,垂直充磁,即两磁部的n极和s极沿运动部20的运动方向布置;水平充磁,即两磁部的n极和s极沿与运动部20运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布置,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34.为了增加第一磁部30和第二磁部40之间的排斥力,参照图1-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运动部20的运动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多个第一磁部30,此外,为了保证运动部20排斥力的均匀性,该运动部20两端的第一磁部30的数量相同。这里,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运动部20的运动方向的两端可以设置有两个第一磁部30,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运动部20的运动方向的两端的第一磁部30数量可以设置有三个、四个等,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35.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部30和第二磁部40的数量也可以是不同,例如,第一磁部30的数量为两个,第二磁部40的数量为一个,此时第二磁部40体积较大,两个第一磁部30均与第二磁部40产生运动方向的排斥力,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36.为了节省光学致动器内部空间,参照图1-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部30嵌入到运动部20中,且不凸出于运动部20的表面;第二磁部40嵌入到固定部10中,且不凸出于固定部10的表面。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运动部20和固定部10的“表面”指的并非二者的整体外轮廓的表面,而是用来嵌入相应磁部的表面。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一磁部30嵌入运动部20中且可以第一磁部30表面与运动部20端面平齐,第二磁部40嵌入固定部10中且可以第二磁部40表面与固定部10端面平齐。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部30嵌入运动部20中且
第一磁部30端面低于运动部20表面,即隐藏在固定部10中第二磁部40嵌入固定部10中且第二磁部40端面低于固定部10表面,即隐藏在固定部10中。此外,除了上述的两种情况,还可以设置成第一磁部30与第二磁部40的嵌入位置关系不同,例如,第一磁部30嵌入运动部20中且第一磁部30端面与运动部20表面平齐,第二磁部40嵌入固定部10中且第二磁部40端面低于固定部10表面。
37.为了防止运动过程第一磁部30与第二磁部40产生错位以使两磁部之间沿运动方向的排斥力降低,参照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部30和第二磁部40的尺寸不同,且尺寸较小的磁部完全正对尺寸较大的磁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完全正对是指的运动部20在固定部的投影完全容纳在第二磁部40的表面范围内,不会出现错位降低沿运动方向排斥力的情况。此外,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一磁部30的尺寸可以小于第二磁部40,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部30的尺寸可以大于第二磁部40,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38.参照图3-图5,为了方便生产采购,降低生产工艺难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部30和第二磁部40的尺寸相同,且位置对齐。采购时,只需要统一订购一种磁性部件,安装时,不需要区分第一磁部30和第二磁部40,只需将两磁部对齐安装即可。
39.为了使固定部10和运动部20相互间隔设置且能相对运动,参照图1-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部10和运动部20之间设置有支撑运动部20移动的支撑件50。这里,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支撑件50可以为球形滚珠,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50还可以设置为滑轴、双层滑轴等,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40.根据本公开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一种摄像模组,该摄像模组包括光学器件以及上述的光学致动器,光学器件安装在光学致动器上,该光学致动器具有上述的所有有益效果,这里不再赘述,该摄像模组可以用于手机、pad等电子设备。
41.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42.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43.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