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童锁筒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6  160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童锁筒。


背景技术:

2.包装筒是一种用于包装产品的筒体结构,根据其材料可分为纸筒、木桶、铁通等,其主要功能是用于保护产品,避免产品损坏。
3.现有的包装筒包括具有收容腔且一端为开口的筒体、以及盖设于筒体开口一端的顶盖,其顶盖与筒体通过螺纹或口径匹配实现盖合,这种单一的盖合结构很容易便可打开。而幼小的儿童在未具有识别产品功能的前提下,往往会模仿大人打开包装筒,并食用其内部的产品,若内部产品为不可食用的产品,则会对儿童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能防止儿童开启的童锁筒。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童锁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童锁筒包括具有收容腔且一端为开口的筒体及盖设于所述筒体的开口端的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筒体之间设有童锁结构;
6.所述童锁结构包括贯穿所述顶盖的周壁设置的限位孔、由所述筒体的周壁的外侧对应所述限位孔的位置凸出延伸形成的限位部、以及贯穿所述筒体的周壁且分别设于所述限位部两侧的两个分隔口,两个所述分隔口由所述筒体的开口端向另一端延伸,以使所述筒体的周壁位于两个所述分隔口之间的部分形成具有弹性的弹性臂。
7.更进一步地,所述童锁结构包括两个且相互间隔设置。
8.更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童锁结构呈对称设置。
9.更进一步地,所述分隔口平行于所述筒体的轴线方向延伸。
10.更进一步地,所述分隔口沿所述筒体的轴线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顶盖的周壁沿所述筒体的轴线方向上的长度,所述分隔口沿所述筒体的轴线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筒体的周壁的长度。
11.更进一步地,所述分隔口沿所述筒体的轴线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顶盖的周壁沿所述筒体的轴线方向上的长度。
12.更进一步地,所述童锁筒还包括盖设于所述筒体远离所述开口端一侧的底盖,所述底盖与所述顶盖间隔,且所述底盖的外径与所述顶盖的外径相同,所述筒体的外径小于所述顶盖的外径。
13.更进一步地,所述底盖与所述筒体为一体结构。
14.更进一步地,所述底盖的周壁与所述分隔口沿所述筒体的轴线方向间隔。
15.更进一步地,所述筒体与所述顶盖由塑料、纸及金属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制成。
16.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童锁筒通过在顶盖的周壁设置限位孔,在筒体的
周壁对应所述限位孔的位置设置限位部,并在限位部的两侧设置贯穿筒体的分隔口,从而可以通过限位部与限位孔的限位配合实现顶盖的锁紧,以防止儿童打开顶盖,而在需要打开顶盖时,则可以通过限位孔按压限位部,使限位部通过分隔口形成的弹性臂向内凹陷以脱离限位孔,便可打开顶盖,同时,该童锁筒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1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加清晰,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其中: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童锁筒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童锁筒盖合后的正向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童锁筒盖合后的倒向示意图。
21.其中,1、筒体;10、收容腔;2、顶盖;21、顶壁;22、第一周壁;3、底盖;31、底壁;32、第二周壁;4、童锁结构;41、限位孔;42、限位部;43、分隔口;44、弹性臂。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童锁筒,如附图1和附图3所示,其包括具有收容腔10且一端为开口的筒体1及盖设于筒体1的开口端的顶盖2,顶盖2与筒体1之间设有童锁结构3。
24.具体地,筒体1与顶盖2由塑料、纸及金属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筒体1与顶盖2均由塑料制成。
25.具体地,筒体1由周壁围设形成收容腔10,其开口端为开口的一端。
26.具体地,顶盖2包括顶壁21以及由顶壁21的周缘朝向筒体1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周壁22。
27.具体地,童锁结构3包括贯穿顶盖2的第一周壁22设置的限位孔41、由筒体1的周壁的外侧对应限位孔41的位置凸出延伸形成的限位部42、以及贯穿筒体1的周壁且分别设于限位部42两侧的两个分隔口42,两个分隔口42由筒体1的开口端向另一端延伸,以使筒体1的周壁位于两个分隔口42之间的部分形成具有弹性的弹性臂44。在本实施例中,童锁结构3为一个,且分隔口42为长条状穿透孔。
28.具体地,分隔口42平行于筒体1的轴线方向,这样可以保证在按压限位部42时,使限位部42向内垂直移动,不会产生偏向移动,以提升按压手感且能省力。
29.具体地,分隔口42沿筒体1的轴线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或等于顶盖2的第一周壁22沿筒体1的轴线方向上的长度,分隔口42沿筒体1的轴线方向上的长度小于筒体1的周壁的长度。这样可以使弹性臂44的弹性更好,以在按压限位部42时省力。
30.作为分隔口42的另一种可选设置方式,分隔口42沿筒体1的轴线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或等于顶盖2的第一周壁22沿筒体1的轴线方向上的长度。这样设置可以通过顶盖2的第一周壁22遮挡分隔口42,以提升童锁筒的美感。
31.作为童锁结构3的另一可选设置方式,童锁结构3包括两个且相互间隔设置。通过设置两个童锁结构3,可以更好的锁紧顶盖2,防止儿童打开顶盖2,且可以提升盖合后的稳定性。
32.当童锁结构3为两个时,两个童锁结构3则相互对称设置,以提升美感及盖合后的稳定性。当然,童锁结构3根据实际需求还可以设置更多个,且均匀分布。
33.具体地,童锁筒还包括盖设于筒体1远离开口端一侧的底盖3,底盖3与顶盖2间隔,且底盖3的外径与顶盖2的外径相同,筒体1的外径小于顶盖2的外径。这样可以使童锁筒两端均具有外径相同的盖体,以提升童锁筒的立体美感。
34.具体地,底盖3与筒体1为一体结构,这样可以更进一步提升童锁筒的立体美感。当然,根据实际需求,底盖3与筒体1也可以设置为可拆分结构,以便于拆装。
35.具体地,底盖3包括底壁31及由底壁31的周缘朝向筒体1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二周壁32。
36.具体地,底盖3的第二周壁32与分隔口42沿筒体1的轴向间隔。
37.本实施例的童锁筒通过在顶盖2的周壁设置限位孔41,在筒体1的周壁对应限位孔41的位置设置限位部42,并在限位部42的两侧设置贯穿筒体1的分隔口42,从而可以通过限位部42与限位孔41的限位配合实现顶盖2的锁紧,以防止儿童打开顶盖2,而在需要打开顶盖2时,则可以通过限位孔41按压限位部42,使限位部42通过分隔口42形成的弹性臂44向内凹陷以脱离限位孔41,便可打开顶盖2,同时,该童锁筒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38.以上实施例仅为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包括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形状、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