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养护系统,具体为一种混凝土桥梁喷淋养护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我国高铁桥梁大多采用混凝土浇筑硬化,而现浇混凝土结构在水泥凝固后需要进行养护,以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从而保证混凝土赢华能够顺利进行。传统的养护方式是人工进行喷淋,这种方式费时费力且容易产生喷淋不充分、漏喷等现象,影响了桥梁的质量。
3.cn108356967a公开了一种高铁预制桥梁用多角度喷淋装置,该装置体积大、结构复杂,运行时还需要专用的轨道,而且只能够在地面上进喷淋,无法得到大规模应用;cn110952458a公开的一种现浇桥梁混凝土梁体喷淋养护装置及使用方法,该装置同样需要设置导轨,大大降低了工程效率,而且上述的专利均为涉及定时、定量的智能喷淋养护,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桥梁喷淋养护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桥梁喷淋养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桥梁喷淋养护装置,包括混凝土梁体、喷淋装置和供水房,所述混凝土梁体下方设有桥墩,所述混凝土梁体包括混凝土梁体顶面,所述混凝土梁体顶面下方设有混凝土梁体内腔室,所述混凝土梁体的下方两侧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方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方设有混凝土梁体外侧面,所述桥墩侧边设有供水房,所述供水房前侧设有进水口,所述供水房左侧设有出水口。
6.优选地,所述出水口在所述混凝土梁体顶面上分支为混凝土梁体顶面喷淋水管,所述混凝土梁体顶面在所述混凝土梁体内腔室内分支为混凝土梁体内腔室喷淋水管,所述混凝土梁体顶面在所述支撑板上分支为混凝土梁体外侧喷淋水管,所述混凝土梁体顶面喷淋水管、混凝土梁体内腔室喷淋水管、混凝土梁体外侧喷淋水管上均设有多个喷淋装置。
7.优选地,所述混凝土梁体顶面上设有喷淋监控,所述混凝土梁体内腔室内设有喷淋监控,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喷淋监控。
8.优选地,所述供水房包括供水泵、储水罐,所述储水罐侧边设有储水罐进水管,所述储水罐进水管一端与进水口相连,另一端置于储水罐上方,所述储水罐进水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储水罐内侧面上方设有第一水位感应器,所述储水罐内侧面下方设有第二水位感应器,所述供水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右侧设有电机,所述泵体后侧设有供水泵出水管,所述供水泵出水管与出水口相连,所述泵体与储水罐之间设有储水罐出水管。
9.优选地,所述供水房内还设有电控箱,所述供水泵与电控箱相连,所述第一水位感应器、第二水位感应器均与电控箱连接,所述电磁阀与电控箱相连,所述喷淋监控与电控箱相连。
10.优选地,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后侧连接有喷淋装置进水管,所述喷淋装置进水管与各个水管相连,所述基座上设有旋转器,所述旋转器上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有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后侧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喷淋装置上设有喷洒管,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喷洒管,所述喷洒管上设有多个喷洒口。
11.优选地,所述混凝土梁体顶面上的喷淋装置用于喷淋混凝土梁体顶面,所述混凝土梁体内腔室内的喷淋装置用于喷淋混凝土梁体内腔室,所述支撑板上的喷淋装置用于喷淋混凝土梁体外侧面,所述喷淋装置上的调节旋钮能够调节喷淋的角度。
12.优选地,所述系统设有手动供水、自动供水、遥控供水三种模式,所述供水房内设有控制面板,能够通过手动操作控制面板进行手动供水,所述第一水位感应器、第二水位感应器与电磁阀的配合能够实现自动供水,使用手机lifesmart客户端能够实现遥控供水。
13.优选地,所述供水泵采用bz50-50自吸清水泵,所述电机采用ye2-132s2-2三相异步电动机,所述喷淋监控采用cs-c3c-3h2wfrl互联网摄像机。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通过调节供水泵的水压便可以对不同高度的桥梁进行喷淋养护,本实用新型中水管和喷洒装置的布局合理,能够对桥梁的各个面进行喷淋养护,并且本实用新型还能够实现自动喷淋、手动控制喷淋、远程遥控喷淋等功能,而且通过水位感应器和电磁阀还能够实现定时定量的喷淋,还配有喷淋监控,能够实时查看喷淋养护的状态。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供水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储水罐的剖面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喷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6是喷淋装置的剖面图。
21.图中:10-喷淋监控;11-混凝土梁体顶面;12-混凝土梁体顶面喷淋水管;13-混凝土梁体外侧喷淋水管;14-支撑板;15-支撑柱;16-进水口;17-出水口;18-混凝土梁体内腔室喷淋水管;19-桥墩;20-混凝土梁体内腔室;21-混凝土梁体外侧面;22-储水罐进水管;23-电磁阀;24-储水罐;25-储水罐出水管;26-供水泵出水管;27-泵体;28-电机;29-第一水位感应器;30-第二水位感应器;31-基座;32-喷洒管;33-喷洒口;34-调节旋钮;35-喷淋装置进水管;36-第一连杆;37-第二连杆;38-旋转器;101-混凝土梁体;102-喷淋装置;103-供水房;104-供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混凝土桥梁喷淋养护装置,包括混凝土
梁体101、喷淋装置102和供水房103,所述混凝土梁体101下方设有桥墩19,所述混凝土梁体101包括混凝土梁体顶面11,所述混凝土梁体顶面11下方设有混凝土梁体内腔室20,所述混凝土梁体101的下方两侧设有支撑柱15,所述支撑柱15上方固定有支撑板14,所述支撑板14上方设有混凝土梁体外侧面21,所述桥墩19侧边设有供水房103,所述供水房103前侧设有进水口16,所述供水房103左侧设有出水口17。
24.所述出水口17在所述混凝土梁体顶面11上分支为混凝土梁体顶面喷淋水管12,所述混凝土梁体顶面11在所述混凝土梁体内腔室20内分支为混凝土梁体内腔室喷淋水管18,所述混凝土梁体顶面11在所述支撑板14上分支为混凝土梁体外侧喷淋水管13,所述混凝土梁体顶面喷淋水管12、混凝土梁体内腔室喷淋水管18、混凝土梁体外侧喷淋水管13上均设有多个喷淋装置102。
25.所述混凝土梁体顶面11上设有喷淋监控10,所述混凝土梁体内腔室20内设有喷淋监控10,所述支撑板14上设有喷淋监控10。
26.所述供水房103包括供水泵104、储水罐24,所述储水罐24侧边设有储水罐进水管22,所述储水罐进水管22一端与进水口16相连,另一端置于储水罐24上方,所述储水罐进水管22上设有电磁阀23,所述储水罐24内侧面上方设有第一水位感应器29,所述储水罐24内侧面下方设有第二水位感应器30,所述供水泵104包括泵体27,所述泵体27右侧设有电机28,所述泵体27后侧设有供水泵出水管26,所述供水泵出水管26与出水口17相连,所述泵体27与储水罐24之间设有储水罐出水管25。
27.所述供水房103内还设有电控箱,所述供水泵104与电控箱相连,所述第一水位感应器29、第二水位感应器30均与电控箱连接,所述电磁阀23与电控箱相连,所述喷淋监控10与电控箱相连。
28.所述喷淋装置102包括基座31,所述基座31后侧连接有喷淋装置进水管35,所述喷淋装置进水管35与各个水管相连,所述基座31上设有旋转器38,所述旋转器38上铰接有第二连杆37,所述第二连杆37的另一端铰接有调节旋钮34,所述调节旋钮34后侧铰接有第一连杆36,所述喷淋装置102上设有喷洒管32,所述第一连杆36的另一端铰接于喷洒管32,所述喷洒管32上设有多个喷洒口33。
29.所述混凝土梁体顶面11上的喷淋装置102用于喷淋混凝土梁体顶面11,所述混凝土梁体内腔室20内的喷淋装置102用于喷淋混凝土梁体内腔室20,所述支撑板14上的喷淋装置102用于喷淋混凝土梁体外侧面21,所述喷淋装置102上的调节旋钮34能够调节喷淋的角度。
30.所述系统设有手动供水、自动供水、遥控供水三种模式,所述供水房103内设有控制面板,能够通过手动操作控制面板进行手动供水,所述第一水位感应器29、第二水位感应器30与电磁阀23的配合能够实现自动供水,使用手机lifesmart客户端能够实现遥控供水。
31.所述供水泵104采用bz50-50自吸清水泵,所述电机28采用ye2-132s2-2三相异步电动机,所述喷淋监控10采用cs-c3c-3h2wfrl互联网摄像机。
3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供水泵104将储水罐24中的水加压后通过出水口17送上混凝土梁体101上的各个管道中,并且通过所述喷淋装置102喷洒出来,所述储水罐24中设有水位感应器,当储水罐24中水的高度超过第一水位感应器29时,电磁阀23停止工作,停止向储水罐24中加水,当储水罐24中水的高度低于第二水位感应器30时,电磁阀开始工作,所
述储水罐进水管22开始向储水罐24中加上,避免因为储水罐24中缺水造成供水泵104空转的现象,也能够实现定时定量喷淋的功能。
33.当水流进喷淋装置102时,水能够带动旋转器38旋转,旋转器38通过第二连杆37带动调节旋钮34摆动,所述调节旋钮34通过第二连杆36带动喷洒管32左右旋转,所述调节旋钮34能够实现喷洒管32不同角度的喷洒。
34.为叙述方便,现在对上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上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35.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