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功能锻炼装置

专利查询2022-5-17  197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锻炼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肺功能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现有技术胸外临床科中,无论是患者进行术前准备还是术后康复,都需要肺功能锻炼器械来对患者进行锻炼,肺功能锻炼可增加患者肺部耐手术性,可大大增加手术的成功率;术后锻炼可快速帮助患者进行康复。
3.现有技术中,对患者在进行肺功能锻炼过程中,往往是让患者吹气球;气球在吹几次后因为被拉伸,很容易吹起来;因此吹气球的效果不是特别明显;此外还有一些肺功能康复器械;这些器械往往只有锻炼功能,锻炼效果不明显;同时也无法将患者的锻炼效果和锻炼程度展示出来;不便于医护人员对其进行观察等;因此急需一种肺功能锻炼装置来解决当前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肺功能锻炼装置;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肺功能锻炼装置锻炼效果不明显、无法对锻炼程度直观的表述出来等;大大方便了患者的锻炼和医护人员的观察记录。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肺功能锻炼装置;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固接有固定控制管,固定控制管上可拆卸连接有第一连接管,固定控制管内设置有与第一连接管相配合的第一活塞机构,支撑块上固接有固定盘,固定盘上转动连接有与其相配合的指针,固定盘内设置有与指针相配合的第一控制机构;第一控制机构与第一活塞机构相连接。
6.进一步地:第一活塞机构包括固定控制管内滑动连接的活塞,活塞上固接有第一控制齿条,固定控制管内固接有与第一控制齿条滑动连接的第一固定支撑块;第一控制齿条外套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一端与第一固定支撑块固接,复位弹簧另一端与活塞固接;支撑块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控制齿条相啮合的第一连接齿轮,第一连接齿轮同轴固接有第二调节齿轮。
7.进一步地:第一控制机构支撑块内滑动连接的第一活动滑条,第一活动滑条与第二调节齿轮相啮合;第一活动滑条上方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连杆, 固定盘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连接连杆相转动连接的第一垂直连杆;第一垂直连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控制滑块,固定盘内转动连接有第一控制齿轮, 第一控制齿轮上固接有第一控制连杆,第一控制连杆与第一控制滑块滑动连接;固定盘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控制齿轮相啮合的第一调节齿轮;指针与第一调节齿轮同轴固接。
8.进一步地:固定盘上设置有指针相配合的刻度。
9.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管由软性橡胶材质组成。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增益效果是:
11.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操作简单;第一活塞机构与第一控制机构间的配合,实现了对肺功能锻炼和转换,复位弹簧的设置保证了本实用新型功能的完整性;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肺功能锻炼装置锻炼效果不明显、无法对锻炼程度直观的表述出来等;大大方便了患者的锻炼和医护人员的观察记录。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立体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活塞机构立体图。
15.图中:1、支撑块,2、固定盘,3、指针,4、固定控制管,5、第一连接管,6、第一调节齿轮,7、第一控制齿轮,8、第一控制连杆,9、第一控制滑块,10、第一垂直连杆,12、第一连接连杆,13、第一活动滑条,14、第二调节齿轮,15、第一连接齿轮,16、第一控制齿条,17、第一固定支撑块,18、复位弹簧,19、活塞。
具体实施方式
16.肺功能锻炼装置;包括支撑块1,支撑块1上固接有固定控制管4,固定控制管4上可拆卸连接有第一连接管5,固定控制管4内设置有与第一连接管 5相配合的第一活塞机构,支撑块1上固接有固定盘2,固定盘2上转动连接有与其相配合的指针3,固定盘2内设置有与指针3相配合的第一控制机构;第一控制机构与第一活塞机构相连接。
17.如图1所示:当患者要操作本实用新型时,医护人员可将第一连接管5 与支撑块1上的固定控制管4相连接;然后患者咬住第一连接管5进行吹气,气体通过固定控制管4内第一活塞机构带动固定盘2内第一控制机构;从而实现指针3的转动;表现出患者的锻炼强度;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肺功能锻炼装置锻炼效果不明显、无法对锻炼程度直观的表述出来等;大大方便了患者的锻炼和医护人员的观察记录。
18.第一活塞机构包括固定控制管4内滑动连接的活塞19,活塞19上固接有第一控制齿条16,固定控制管4内固接有与第一控制齿条16滑动连接的第一固定支撑块17;第一控制齿条16外套接有复位弹簧18;复位弹簧18一端与第一固定支撑块17固接,复位弹簧18另一端与活塞19固接;支撑块1 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控制齿条16相啮合的第一连接齿轮15,第一连接齿轮15同轴固接有第二调节齿轮14。
19.如图3所示:当患者在吹气时,气体推动活塞19带动第一控制齿条16 在第一固定支撑块17内滑动,第一固定支撑块17滑动带动第一连接齿轮15 转动,第一连接齿轮15转动带动第二调节齿轮14转动;在此过程中复位弹簧18被压缩。
20.第一控制机构支撑块1内滑动连接的第一活动滑条13,第一活动滑条13 与第二调节齿轮14相啮合;第一活动滑条13上方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连杆 12,固定盘2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连接连杆12相转动连接的第一垂直连杆10;第一垂直连杆10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控制滑块9,固定盘2内转动连接有第一控制齿轮7,第一控制齿轮7上固接有第一控制连杆8,第一控制连杆8 与第一控制滑块9滑动连接;固定盘2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控制齿轮7相啮合的第一调节齿轮6;指针3与第一调节齿轮6同轴固接。
21.如图1和2所示:当第二调节齿轮14转动时带动第一活动滑条13在支撑块1内进行
滑动,第一活动滑条13滑动通过第一连接连杆12带动第一垂直连杆10进行转动,第一垂直连杆10的转动通过第一控制滑块9带动第一控制连杆8进行转动,第一控制连杆8的转动通过第一控制齿轮7和第一调节齿轮6带动指针3进行转动。
22.固定盘2上设置有指针3相配合的刻度。
23.如图1所示:固定盘2上刻度线的设置实现了对锻炼强度的观察。
24.第一连接管5由软性橡胶材质组成。
25.如图1所示:橡胶可拆卸第一连接管5的设置实现了让患者操作起来更加方便。
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27.如图1、2和3所示:当患者要操作本实用新型时,医护人员可将第一连接管5与支撑块1上的固定控制管4相连接;然后患者咬住第一连接管5 进行吹气,气体通过固定控制管4内第一活塞机构带动固定盘2内第一控制机构;从而实现指针3的转动;表现出患者的锻炼强度;在此过程中,当患者在吹气时,气体推动活塞19带动第一控制齿条16在第一固定支撑块17 内滑动,第一固定支撑块17滑动带动第一连接齿轮15转动,第一连接齿轮 15转动带动第二调节齿轮14转动;在此过程中复位弹簧18被压缩;当第二调节齿轮14转动时带动第一活动滑条13在支撑块1内进行滑动,第一活动滑条13滑动通过第一连接连杆12带动第一垂直连杆10进行转动,第一垂直连杆10的转动通过第一控制滑块9带动第一控制连杆8进行转动,第一控制连杆8的转动通过第一控制齿轮7和第一调节齿轮6带动指针3进行转动;固定盘2上刻度线的设置实现了对锻炼强度的观察;橡胶可拆卸第一连接管5的设置实现了让患者操作起来更加方便;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肺功能锻炼装置锻炼效果不明显、无法对锻炼程度直观的表述出来等;大大方便了患者的锻炼和医护人员的观察记录。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