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胶囊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浴式胶囊溶胶罐。
背景技术:
2.胶囊剂,是指药物类内容物装填于空胶囊中制成的制剂,主要包括硬胶囊和软胶囊两种,硬胶囊是指将一定量的药物加辅料制成均匀的粉末或颗粒,填充于空心胶囊壳中制成,或将药物直接分装于空心胶囊壳中制成;软胶囊是指将一定量的药液密封于球形或椭圆形的软质囊材中,可用滴制法或压制法制备,软质囊材是指由明胶、甘油或适宜的药用材料制成。
3.现有的胶囊溶胶罐,对罐体内的明胶搅拌过程中不便对罐体内壁以及内部底端的粘黏罐壁的明胶不断刮动,保温壳内的加热水对罐体内进行加热,罐体的罐壁的温度较高,明胶直接与罐壁接触的部分容易发生粘黏,并且不便自动检测保温壳内加热水的温度,降低了对罐体内明胶加热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水浴式胶囊溶胶罐来解决上述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浴式胶囊溶胶罐,包括罐体,罐体的外侧壁下端固定连接有保温壳,罐体的上端面安装有上壳,上壳的上端面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可拆卸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下端贯穿上壳并延伸至罐体的内部,转轴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搅拌叶片和螺旋叶片,转轴的左侧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两个连接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竖向刮板,竖向刮板的左侧与罐体以及上壳的内侧壁紧密贴合,转轴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位于两个连接柱的下方,连接杆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连接杆的左侧以及固定杆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弧形刮板,弧形刮板的外侧壁与罐体的内侧壁底端紧密贴合;
6.保温壳的内壁安装有加热管,保温壳的内部左侧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保温壳的左侧安装有温度控制器,温度传感器、温度控制器以及加热管之间均为电性连接。
7.为了方便对该装置搅拌时减震缓冲,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浴式胶囊溶胶罐优选的,保温壳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两个固定板的上端面均紧密贴合有两个防脱块,四个防脱块的下端面均可拆卸连接有缓冲柱,四个缓冲柱的下端分别贯穿两个固定板并延伸至固定板的下方,四个缓冲柱的下端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四个缓冲柱的外侧壁均套接有弹簧。
8.为了方便对罐体内以及搅拌组件进行清理,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浴式胶囊溶胶罐优选的,上壳与罐体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环,两个连接环之间通过多个螺栓可拆卸连接。
9.为了方便对保温壳内加水并排放,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浴式胶囊溶胶罐优选的,保温壳的上端面左侧以及下端面右侧分别连通有加水口和排水口。
10.为了方便带动该溶胶罐进行移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浴式胶囊溶胶罐优选的,四个支撑柱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底板,底板的下端面安装有四个均匀分布的万向轮。
11.为了方便电机的开启与关闭,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浴式胶囊溶胶罐优选的,保温壳的左侧安装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位于温度控制器的下方,控制面板与电机之间为电性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该种水浴式胶囊溶胶罐,对罐体内的明胶加热搅拌时,保温壳内的加热水对罐体内进行加热,罐体的罐壁的温度较高,明胶直接与罐壁接触的部分容易发生粘黏,进而搅拌时,通过开启电机,电机带动转轴旋转,转轴带动多个搅拌叶片以及螺旋叶片对明胶不断搅拌,同时两个连接柱带动竖向刮板不断旋转,连接杆与固定杆带动弧形刮板不断旋转,竖向刮板对罐体内壁进行三百六十度旋转刮动与罐壁接触的明胶,弧形刮板对罐体内部底端不断进行旋转刮动,从而达到了对罐体内的明胶搅拌过程中方便对罐体内壁以及内部底端的粘黏罐壁的明胶不断刮动的效果,防止对罐体内的明胶加热时容易粘黏罐壁的问题。
14.当对罐体内的明胶加热时,加热管对保温壳内的水加热,温度传感器检测保温壳内水的温度,当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后,将信号传递给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控制加热管停止加热,从而方便自动检测保温壳内加热水的温度,提高了对罐体内明胶加热的效率。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浴式胶囊溶胶罐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中符号标记说明:
20.1、罐体;101、保温壳;102、加热管;103、温度传感器;104、温度控制器;105、加水口;106、排水口;107、上壳;108、连接环;109、螺栓;2、电机;201、转轴;202、螺旋叶片;203、搅拌叶片;204、连接柱;205、竖向刮板;206、连接杆;207、固定杆;208、弧形刮板;3、支撑柱;301、底板;302、缓冲柱;303、防脱块;304、弹簧;305、万向轮;306、固定板;4、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22.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浴式胶囊溶胶罐,包括罐体1,罐体1的外侧壁下端固定连接有保温壳101,罐体1的上端面安装有上壳107,上壳107的上端面安装有电机2,电机2的输出端可拆卸连接有转轴201,转轴201的下端贯穿上壳107并延伸至罐体1的内部;转轴20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搅拌叶片203和螺旋叶片202,转轴
201的左侧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204,两个连接柱20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竖向刮板205,竖向刮板205的左侧与罐体1以及上壳107的内侧壁紧密贴合;转轴20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06,连接杆206位于两个连接柱204的下方,连接杆206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07,连接杆206的左侧以及固定杆207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弧形刮板208,弧形刮板208的外侧壁与罐体1的内侧壁底端紧密贴合。
23.本实施例中,保温壳101的内壁安装有加热管102,保温壳101的内部左侧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03,保温壳101的左侧安装有温度控制器104,温度传感器103、温度控制器104以及加热管102之间均为电性连接。
24.本实施例中,对罐体1内的明胶加热搅拌时,保温壳101内的加热水对罐体1内进行加热,罐体1的罐壁的温度较高,明胶直接与罐壁接触的部分容易发生粘黏,进而搅拌时,通过开启电机2,电机2带动转轴201旋转,转轴201带动多个搅拌叶片203以及螺旋叶片202对明胶不断搅拌,同时两个连接柱204带动竖向刮板205不断旋转,连接杆206与固定杆207带动弧形刮板208不断旋转,竖向刮板205对罐体1内壁进行三百六十度旋转刮动与罐壁接触的明胶,弧形刮板208对罐体1内部底端不断进行旋转刮动,从而达到了对罐体1内的明胶搅拌过程中方便对罐体1内壁以及内部底端的粘黏罐壁的明胶不断刮动的效果,防止对罐体1内的明胶加热时容易粘黏罐壁的问题。
25.本实施例中,当对罐体1内的明胶加热时,加热管102对保温壳101内的水加热,温度传感器103检测保温壳101内水的温度,当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后,将信号传递给温度控制器104,温度控制器104控制加热管102停止加热,从而方便自动检测保温壳101内加热水的温度,提高了对罐体1内明胶加热的效率。
2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保温壳10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06,两个固定板306的上端面均紧密贴合有两个防脱块303,四个防脱块303的下端面均可拆卸连接有缓冲柱302,四个缓冲柱302的下端分别贯穿两个固定板306并延伸至固定板306的下方,四个缓冲柱302的下端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3,四个缓冲柱302的外侧壁均套接有弹簧304。
27.本实施例中:该装置运行时,搅拌过程中容易发生震动,进而四个弹簧304根据自身的弹性对罐体1产生的力进行减震缓冲,带动四个固定板306以及罐体1恢复至原位,从而达到了方便对该装置搅拌时减震缓冲的效果。
2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上壳107与罐体1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环108,两个连接环108之间通过多个螺栓109可拆卸连接。
29.本实施例中,对罐体1内以及搅拌组件清理时,通过拧动多个螺栓109,使上壳107与罐体1分离,上壳107带动搅拌组件取出,对罐体1内壁以及搅拌组件进行清理,从而达到了方便对罐体1内以及搅拌组件进行清理的效果。
3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保温壳101的上端面左侧以及下端面右侧分别连通有加水口105和排水口106。
31.本实施例中,对保温壳101内加水时,通过加水口105对保温壳101内加水,当需要移动该装置时,保温壳101内的水通过排水口106排放,减轻该装置的重量便于移动,从而达到了方便对保温壳101内加水并排放的效果。
3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四个支撑柱3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底板
301,底板301的下端面安装有四个均匀分布的万向轮305。
33.本实施例中,对该溶胶罐移动时,通过四个万向轮305方便带动该溶胶罐进行移动。
3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保温壳101的左侧安装有控制面板4,控制面板4位于温度控制器104的下方,控制面板4与电机2之间为电性连接。
35.本实施例中,该装置运行时,通过控制面板4方便电机2的开启与关闭。
3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对罐体1内的明胶加热搅拌时,保温壳101内的加热水对罐体1内进行加热,对罐体1内的明胶加热时,加热管102对保温壳101内的水加热,温度传感器103检测保温壳101内水的温度,当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后,将信号传递给温度控制器104,温度控制器104控制加热管102停止加热,罐体1的罐壁的温度较高,明胶直接与罐壁接触的部分容易发生粘黏,进而搅拌时,通过开启电机2,电机2带动转轴201旋转,转轴201带动多个搅拌叶片203以及螺旋叶片202对明胶不断搅拌,同时两个连接柱204带动竖向刮板205不断旋转,连接杆206与固定杆207带动弧形刮板208不断旋转,竖向刮板205对罐体1内壁进行三百六十度旋转刮动与罐壁接触的明胶,弧形刮板208对罐体1内部底端不断进行旋转刮动,对罐体1内以及搅拌组件清理时,通过拧动多个螺栓109,使上壳107与罐体1分离,上壳107带动搅拌组件取出,对罐体1内壁以及搅拌组件进行清理,对保温壳101内加水时,通过加水口105对保温壳101内加水,当需要移动该装置时,保温壳101内的水通过排水口106排放,减轻该装置的重量便于移动。
3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诸如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8.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