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电位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吸尘器开关电位器。
背景技术:
2.电位器是具有三个引出端、阻值可按某种变化规律调节的电阻元件,电位器在电路中的作用是获得与输入电压成一定关系的输出电压,现有吸尘器开关电位器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误碰旋钮而导致电压发生变化影响吸尘器使用的问题,同时现有的吸尘器开关电位器在出现损坏时难以对其内部的元件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吸尘器开关电位器,以解决现有吸尘器开关电位器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误碰旋钮而导致电压发生变化影响吸尘器使用的问题,同时现有的吸尘器开关电位器在出现损坏时难以对其内部的元件进行更换的问题。
4.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吸尘器开关电位器,包括护盖、底座和防护壳,所述底座设于护盖后端,所述防护壳嵌套包裹于底座外表面;
6.所述护盖后表面上下端均固定有限位杆,所述护盖前表面中部固定有螺杆,所述螺杆前表面设有调节杆,且所述调节杆后端贯穿出护盖后表面,所述调节杆外表面左侧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片,所述底座内部后端固定有固定柱,所述底座内部设有电阻片,所述底座上下表面均开有贯穿其前表面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有封堵块,所述底座上表面偏左侧和下表面偏右侧均设有拉块。
7.优选的,所述限位杆后端朝内部凸出,所述防护套材质为橡胶。
8.优选的,所述电阻片嵌套于固定柱外表面,所述电阻片左侧表面固定有多根上下分布的接线杆,所述接线杆用于与外部电线连接,所述连接片与电阻片前后平行。
9.优选的,所述限位槽顺时针方向开设有侧槽,所述限位杆与限位槽前后对应,且所述限位杆凸出部位卡入限位槽内,且所述限位杆凸出部位嵌入侧槽内。
10.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表面偏左侧和下表面偏右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拉块内端嵌入滑槽内,所述滑槽顺时针端与限位槽内部相通,且所述封堵块逆时针端嵌入滑槽内,且所述拉块内端与封堵块外表面固定,所述滑槽内部固定有两根前后分布的弹簧一,所述弹簧一顺时针端与封堵块逆时针端固定。
11.优选的,所述调节杆后端插入固定柱内,所述固定柱内部后端固定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前端固定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前表面与调节杆后表面接触。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13.通过向后按压调节杆并使其向后推动限位板移动,且弹簧二受压收缩,之后连接片后表面会与电阻片前表面接触,随后转动调节杆便可对电压进行调节,完成调节后以弹
簧二会以自身的弹力推动调节杆恢复初始位置,而连接片会脱离电阻片,能够解决以往吸尘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误碰旋钮而导致电压发生变化影响吸尘器使用的问题;
14.通过向滑槽逆时针方向拉动拉块,并使其带动封堵块由限位槽嵌入滑槽内,当封堵块完全嵌入滑槽内后,通过逆时针转动护盖并让限位杆凸出部位由侧槽移动至限位槽内,接着向前拉动护盖并让限位杆脱离限位槽,接着将电阻片向前移动且使其脱离调节杆,之后便可对吸尘器开关电位器内部元件进行更换,之后重新固定连接片并让调节杆贯穿出螺栓前端,之后让限位杆重新插入限位槽内,随后顺时针转动护盖并让限位杆凸出部位卡入侧槽内,之后松开拉块并让弹簧一的弹力推动封堵块卡入限位槽内,并让封堵块对限位杆进行限位,最后重新将防护盖包裹嵌套在底座表面,以此便可完成对吸尘器电位器内部元件的更换,有利于解决以往吸尘器开关电位器多为一体式,在出现内部元件损坏时难以进行更换的问题。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立体拆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的立体剖切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座与护盖连接处立体剖切结构示意图。
19.图中标记:护盖1、底座2、防护壳3、螺杆4、调节杆5、电阻片6、限位杆7、封堵块8、限位槽9、拉块10、滑槽11、弹簧一12、侧槽13、连接片14、固定柱15、限位板16、弹簧二17。
具体实施方式
20.参见图1至图4,本技术是一种吸尘器开关电位器,包括护盖1、底座2和防护壳3,所述底座2设于护盖1后端,所述防护壳3嵌套包裹于底座2外表面;
21.所述护盖1后表面上下端均固定有限位杆7,所述限位杆7后端朝内部凸出,所述护盖1前表面中部固定有螺杆4,所述螺杆4前表面设有调节杆5,且所述调节杆5后端贯穿出护盖1后表面,所述调节杆5外表面左侧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片14,所述底座2内部后端固定有固定柱15,所述调节杆5后端插入固定柱15内,所述固定柱15内部后端固定有弹簧二17,所述弹簧二17前端固定有限位板16,所述限位板16前表面与调节杆5后表面接触,所述底座2内部设有电阻片6,所述电阻片6嵌套于固定柱15外表面,所述电阻片6左侧表面固定有多根上下分布的接线杆,所述接线杆用于与外部电线连接,所述连接片14与电阻片6前后平行;
22.在对电压进行调节时,通过向后按压调节杆5并使其不断深入螺杆4内,同时调节杆5后端也会不断嵌入固定柱15内,且限位板16受到固定柱15的推动而挤压弹簧二17,之后连接片14后表面会与电阻片6前表面接触,随后转动调节杆5便可对电压进行调节,在调节完成之后松开调节杆5,此时弹簧二17会以自身的弹力通过限位板16推动调节杆5恢复初始位置,而连接片14会脱离电阻片6,以此便可完成电压调节的整个操作,能够解决以往吸尘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误碰旋钮而导致电压发生变化影响吸尘器使用的问题;
23.所述底座2上下表面均开有贯穿其前表面的限位槽9,所述限位槽9顺时针方向开设有侧槽13,所述限位杆7与限位槽9前后对应,且所述限位杆7凸出部位卡入限位槽9内,且所述限位杆7凸出部位嵌入侧槽13内,所述限位槽9内设有封堵块8,所述底座2上表面偏左
侧和下表面偏右侧均设有拉块10,所述底座2上表面偏左侧和下表面偏右侧均开设有滑槽11,所述拉块10内端嵌入滑槽11内,所述滑槽11顺时针端与限位槽9内部相通,且所述封堵块8逆时针端嵌入滑槽11内,且所述拉块10内端与封堵块8外表面固定,所述滑槽11内部固定有两根前后分布的弹簧一12,所述弹簧一12顺时针端与封堵块8逆时针端固定,所述防护套3材质为橡胶;
24.进一步的,结合图1至图3所示,先将防护壳3向后拉动并使其脱离底座2,接着,通过向滑槽11逆时针方向拉动拉块10,并使其带动封堵块8由限位槽9嵌入滑槽11内,而弹簧一12受压收缩,当封堵块8完全嵌入滑槽11内后,通过逆时针转动护盖1并让限位杆7凸出部位由侧槽13移动至限位槽9内,接着向前拉动护盖1并让限位杆7脱离限位槽9,同时让调节杆5脱离护盖1,以此便可将护盖1取下,接着将电阻片6向前移动且使其脱离调节杆5,之后便可对电阻片6进行更换,在完成更换之后,重新固定连接片14并让调节杆5贯穿出螺杆4前端,之后让限位杆7重新插入限位槽9内,随后顺时针转动护盖1并让限位杆7凸出部位卡入侧槽13内,之后松开拉块10并让弹簧一12的弹力推动封堵块8卡入限位槽9内,并让封堵块8对限位杆7进行限位,最后重新将防护盖3包裹嵌套在底座2表面,以此便可完成对吸尘器电位器内部元件的更换,有利于解决以往吸尘器开关电位器内部元件损坏时难以进行更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