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管双阀PVC软袋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7  218


一种双管双阀pvc软袋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pvc软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管双阀pvc软袋。


背景技术:

2.输液治疗疾病是现代医疗中常用的一种治疗方式。将治疗过程中人体所需要的养份或药物直接通过静脉滴注输入的方式,完成对人体进行给药,然后通过人体自身的血液循环,将药物或营养送到人体全身。输液的包装方式由最初的玻璃瓶包装,改进到塑料瓶包装,再通过技术的改进,升级到了现在最优的袋式包装。袋式包装安全性高,在输液过程中,不需引入外部空气增加压力,即可完成输液。
3.现有的输液软袋在使用时,需要一直挂在高处,当患者上厕所需要走动时,会因软袋移动导致药液回流,给患者身体造成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5.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双管双阀pvc软袋,包括软袋主体、防回流机构和消毒机构,所述软袋主体包括袋体、设置在所述袋体上的加药管、固定在所述袋体上的输液管,所述防回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输液管内部的导流通道、固定在所述导流通道内壁上的挡板、设置在所述挡板顶部的弹性件、连接在所述弹性件顶部的阀芯、开设在所述阀芯侧壁上的导流孔,所述消毒机构包括连接在所述加药管端部的放置盒、设置在所述放置盒内部的消毒棉、连接在所述消毒棉底层的胶塞、螺纹连接在所述放置盒外部的端盖、设置在所述端盖上的易撕膜。
7.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袋体的顶部开设有悬挂孔。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悬挂孔,便于对袋体进行悬挂。
9.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挡板的中部开设有通孔。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挡板,便于为弹性件提供支撑,开设通孔便于药液流出。
11.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阀芯的顶部为楔形状,且导流通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阀芯相适配的凸块。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阀芯向上移动时能够顶紧凸块,防止药液回流。
13.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流孔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导流孔左右对称开设在阀芯的侧壁上。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导流孔,能够使得袋体内的药液向下流出。
15.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放置盒的外表面开设有与端盖相适配的螺纹。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端盖进行拆卸,方便对盖杯进行在线消毒和清洁。
17.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胶塞的侧壁上开设有穿刺凹
槽。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穿刺凹槽,能够对针体进行引导,并增强胶塞的锁针效果。
19.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20.1.本实用新型中,在进行输液时,通过设置的挡板、阀芯、导流孔等结构的相互配合,能够在药液回流时使阀芯及时堵住导流通道,避免因药液回流造成患者身体不适,使得患者在需要时可以随意走动,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21.2.本实用新型中,在需要进行加药时,通过设置的消毒棉能够在针体插入时对其进行消毒,避免将外界细菌带入袋体内部污染药液,且通过设置的端盖,不仅能够对加药管端部进行拆卸,实现对盖杯的在线消毒和清洁,还能够对胶塞进行压紧,增强胶塞与加药管之间的密封性,便于进一步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整体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图2中b处结构的放大图。
25.附图标记:
26.100、软袋主体;101、袋体;102、加药管;103、输液管;
27.200、防回流机构;201、导流通道;202、挡板;203、弹性件;204、阀芯;205、导流孔;
28.300、消毒机构;301、放置盒;302、消毒棉;303、胶塞;304、端盖;305、易撕膜。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0.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31.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管双阀pvc软袋。
32.实施例一:
33.结合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管双阀pvc软袋,包括软袋主体100、防回流机构200和消毒机构300,软袋主体100包括袋体101,袋体101的顶部开设有悬挂孔、设置在袋体101上的加药管102、固定在袋体101上的输液管103,防回流机构200包括设置在输液管103内部的导流通道201、固定在导流通道201内壁上的挡板202,挡板202的中部开设有通孔、设置在挡板202顶部的弹性件203、连接在弹性件203顶部的阀芯204,阀芯204的顶部为楔形状,且导流通道20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阀芯204相适配的凸块、开设在阀芯204侧壁上的导流孔205,导流孔205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导流孔205左右对称开设在阀芯204的侧壁上。
34.具体的,在进行输液时,通过设置的挡板202、阀芯204、导流孔205等结构的相互配合,能够在药液回流时使阀芯204及时堵住导流通道201,避免因药液回流造成患者身体不适,使得患者在需要时可以随意走动,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35.实施例二:
36.结合图1-3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挡板202的中部开设有通孔,利用挡板202,便于为弹性件203提供支撑,开设通孔便于药液流出。
37.另一方面,阀芯204的顶部为楔形状,且导流通道20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阀芯204相适配的凸块,阀芯204向上移动时能够顶紧凸块,防止药液回流。
38.实施例三:
39.结合图1-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消毒机构300包括连接在加药管102端部的放置盒301,放置盒301的外表面开设有与端盖304相适配的螺纹、设置在放置盒301内部的消毒棉302、连接在消毒棉302底层的胶塞303,胶塞303的侧壁上开设有穿刺凹槽、螺纹连接在放置盒301外部的端盖304、设置在端盖304上的易撕膜305。
40.具体的,在需要进行加药时,通过设置的消毒棉302能够在针体插入时对其进行消毒,避免将外界细菌带入袋体101内部污染药液,且通过设置的端盖304,不仅能够对加药管102端部进行拆卸,实现对盖杯的在线消毒和清洁,还能够对胶塞303进行压紧,增强胶塞303与加药管102之间的密封性。
4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当需要进行加药时,将针体通过胶塞303上设置的穿刺凹槽插入,通过设置的消毒棉302对针体表面进行消毒,防止病菌污染药液,然后通过设置的端盖304,能够对胶塞303进行压紧,增强胶塞303与加药管102之间的密封性,同时在输液过程中,通过设置的挡板202、阀芯204、导流孔205等结构,在药液回流时使阀芯204向上移动及时堵住导流通道201,能够避免因药液回流造成患者身体不适,使得患者在需要时可以随意走动。
42.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装配于”、“安装于”、“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4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最新回复(0)